教吾子弟以及人之子弟

2017-03-24 03:36朱晓辉
江苏教育 2017年52期
关键词:爱生子弟职业

朱晓辉

教吾子弟以及人之子弟

朱晓辉

职业教育;爱生;敬业

当前,师资匮乏、生源缺乏、投入不足等问题困扰着职业学校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办,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职业学校办的是平民教育,培养的是有现代公民意识、高素质的劳动者。虽然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但职业学校依然是国民教育序列中半壁江山,仍要承担好现代公民教育的重任。职业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转变观念,恪守师德,做一名爱生、敬业并且坚守理想的职教人。

一、始终以人为本,保持对学生的充分尊重

经常听到同仁们说的一句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种教育情怀堪比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却有偏差,在职业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确实存在漠视学生的现象。

有的教师认为现在自己学校生源素质差,不管是从事教育管理还是从事教学工作,都极其痛苦,甚至老是把现在的学生和当年的自己作对比,难以走出精英教育的困惑,工作缺乏成就感。

个别教师觉得教现在的学生很委屈,怀才不遇,空有一身本领,不肯下功夫备课,也懒得去了解学生,甚至当年在大学里老师怎么教自己,自己现在就怎么教学生;有的考试全班没几个学生及格,还自我标榜“有原则”“不降低标准”。

有的做班主任,总认为学生拖累了自己,麻烦了自己,什么事都抱着一种受虐的心态,看不起学生,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没有一点温情,没有一点亮色,甚至一见学生就如临大敌。

尊重,源自爱心。孟子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仁爱”之心也可推及我们职业教育——教吾子弟以及人之子弟,用看待自己子弟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学生,以上种种问题无须刻意矫正,自然会迎刃而解。谁家的孩子没惹过家长生气?谁家的孩子能样样优秀?但每个家长还是最疼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是从心底发出的,无可替代。推己及人,我们的孩子如果不能像“别人家孩子”那样有出息,难道我们就放弃他们吗?如果带着这种尊重和爱去理解自己的工作,相信绝大多数职教工作者都能做到严厉也必得生之爱戴,慈爱也必得生之爱戴。

眼里有人,心中有爱,这是教育者的高境界。

二、教育无小事,保持对教育的敬意

一个学校对学生有什么样的态度,学生也必对这个学校有什么样的感情。虽然有人说“母校,只能自己骂,别人骂就不行”,但职业学校有些教育管理带来的冲突,的确令人唏嘘,有学生在论坛、贴吧上攻击学校的,甚至还有故意毁坏学校公物的,虽然是个例,也促使我们反思。

我们的教师、学校领导长年工作于斯,年复一年,面对一届一届的学生来来去去,很容易产生一种倦怠。但对每一届学生来说,在学校度过的却是他们人生的黄金时光,而且一生仅有一次,这种宝贵容不得我们有半点忽视。

所以,不管我们有没有大爱之心,能不能视他们如子弟,也一定要怀有对教育和教师职业的敬意,是为“敬业”。

朱熹说过“主一无适便是敬”,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这一点,不仅在职业学校,即使在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也早撂得不知哪儿去了,教师有兼着外职的,有忙着开公司的,有忙着校外兼课的。且不论人的精力差异,用这种方式对待本职工作,对教育的敬意怕早丢得一干二净。

近年,不少届学生没拍过毕业照,就是拍了,也难见多少教师的身影。网传某高中拍毕业照时留好位置,把老师P上去,想想他们还是“蛮有”职业操守的,起码知道应该怎么做,更不用说什么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能省皆省了。这些看似是小事,但在学生成长历程中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仪式。

敬业,就要注意教育的细节,这事关师品。教师上课准备不充分、坐着上课、课堂容量不足、闲扯无关内容,看是小事,日复一日,于教学质量贻害大矣。

有的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对学校形象的影响不可低估。一个人可以影响一批人,大家都照着轻松地做,能省事谁不省事,别人能做自己为啥不行?缺了这份“敬意”,可能触及师品下限。因此,我们应当保持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在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时,尽可能“主一无适”,做老师就认真备课上课,做班主任就心系学生、甘于奉献,所有一切的“企业实践”“社会兼职、兼课”应该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目标。

敬业,是教育者的基本操守。

三、教育本寂寞,务实是根本

教育是百年大计,只有甘于寂寞,胸怀理想,才能不随波逐流,不能哪儿热闹往哪儿凑,甚至模糊了办学的方向。有的学校专业名称换得比翻书还快,还有的什么专业火就办什么,各种改革一轮接着一轮,竞赛、评比、验收一项都不落。看上去这样的职业教育很热闹,但长久下来,根本无法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办不出自己的特色。

傅斯年先生主张教育就应该平淡无奇,他引用老子所谓“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善治国者,无赫赫之名”的话,明确表示只知道一步一步实实在在地办学,而不是想尽办法把学校办得很热闹。

我们职业学校也应如此。当今教育体制掣肘于行政干预太多,职业教育往往很难有自己的办学自主权。但在这种体制之下,职业学校应走出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不搞没有主心骨的“唯上是从”,要从学生成长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成就学生”为中心,不搞或少搞政绩工程,学生成人、成才、成功是对社会、对人民最好的交代。而面子工程、政治运动式的工作方式,空喊号子、只管做样子不管实际效果的做法只能贻误发展良机。

因此,作为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不管面对的学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都应该坚守理想,耐得寂寞,爱生敬业。如果能视学生如子弟,我们面临的难题和困惑也许就有了正确的解决方向,职业教育也一定会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G710

C

1005-6009(2017)52-0042-02

猜你喜欢
爱生子弟职业
江东子弟多才俊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职业写作
“教育老兵”李守义:为打工子弟打开一扇窗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展出多种无人机产品
教师品德修养浅谈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八旬老人创建"农民子弟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