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规则下幼儿自主性缺失及应对策略微探

2017-03-25 23:33王雅楠
教师·中 2017年2期
关键词:缺失自主性幼儿

王雅楠

摘 要:幼儿区域活动中,自主与规则的矛盾愈演愈烈,很大程度上规则束缚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文章力求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与探索,总结归纳在区域活动中实现幼儿自主性的对策,为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提供依据,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区域活动规则;幼儿;自主性;缺失;对策

一、引言

自主性(autonomy)又称独立性(independence),是个体符合社会规范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能力,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建构健康人格的过程。教育是指向人未来的事业,学前期是人格的初步形成期,也是发展与培育幼儿自主性的最佳关键期。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建构认知的过程,为幼儿自主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烦琐的规则要求与幼儿自由和自主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矛盾。

二、自主与规则能否兼得

“规则”即人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需要遵循的,对于幼儿初步认同和内化社会行为规范有着积极的意义。自主,简单来说,就是幼儿自主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表现自我的意志。

“自主”和“规则”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一味地强调规则的严格遵守,可能使幼儿养成循规蹈矩的行为模式,抑制幼儿自主性的发展。然而,幼儿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遵守社会行为规则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有利于社会性发展的发展。

对于规则教育,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其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 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这要求我们让幼儿自己在理解体验中主动建构规则,在成长中生成并内化规则。可以说,规则是幼儿自主开展区域活动的保障,自主是区域活动的内在要求。

三、教师高控下幼儿自主权的异化

(1)显性与隐性控制中规则的外在功利化。现实中出于提高保教工作效率的考虑,教师过度强调规则的习得,给予幼儿太多的束缚和限制,以实现对集体教学秩序的维护,严重阻碍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幼儿只是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完成一些教师交给的任务,区域活动变成了教师导、幼儿演的游戏。教师所谓的给幼儿的自主权,其实不是出于对幼儿的尊重,而是出于外在的功利化的目的。

(2)教师主导下“自上而下”的游戏规则。在区域活动中,通常教师用自上而下“告知”的方法强制要求幼儿遵守各种规则,而很难兼顾幼儿的想法和兴趣,教师对幼儿来说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教师的话语霸权和条条框框的规则使幼儿自主意识、自主表达的愿望遭到压制和否定,一定程度上造成幼儿天性的缺失。

(3)幼儿自主意愿的表达必须符合教师内心的意愿。预设与生成是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的永恒话题,幼儿的自主表现一旦超出教师的预设规则,就会导致师幼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教师所谓的给予幼儿的自主权力其实是一种异化了的“自主” ,前提是遵守规矩,才能得到自主选择权。例如,在环境布置中,教师规定要符合环境布置的美观原则,符合教师的审美原则。

(4)“一切为了孩子”的美丽外壳扼杀幼儿的创造性。教师是幼儿获得自我认同的重要对象。“一切为了孩子”的标榜,迷失了教育育人的本质,幼儿主动放弃了主体地位,逐渐用求同、服从的心态对待一切规则的要求。被动适应规则成为教师美其名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四、区域活动中实现幼儿自主性的对策

(1)强化内部规则,将规则内化为幼儿的需求。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兴趣、需要,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根本动力。强化内部规则只有在“我想”“我要”的意识下,才能激发幼儿自身的内在动力。例如,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做规则的体验者和维护者,增强规则的自我认同,从而成为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2)与幼儿对话,自主建构集体规则。共同的活动规则既体现了对于幼儿作为活动主体的“主体性”的尊重,而且也有助于形成幼儿以活动为纽带共同创造游戏的快乐。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进行开放性“对话”,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才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和遵守。当规则成为幼儿内部的控制,主体地位自然得以体现。

(3)适当放宽规则,关注区域活动的生成性。在区域活动中,为了安全起见,平时幼儿的表演都在室内的榻榻米上,有一天幼儿突发奇想,要求到外面的平台上表演舞蹈。老师此时并没有拒绝,而是嘱咐幼儿一些注意事项,作为观众参与并充当他们的参谋者与指导者。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将生活中的经验创造性地重现在自己的游戏当中,心情是愉快喜悦的,体验是充分强烈的。案例中的老师敏感地觉察到幼儿的学习兴趣与需要,选择了突破和适当地放宽固定化的规则,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求知欲。

(4)正确处理规则,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创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层次的表现。幼儿的创造性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幼儿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规则被包裹在了“一切为了孩子”的美丽外壳之下,存在的弊端屡屡被忽视。

区角活动中,希XX在制作圣诞树,她把礼物藏到树叶里面,把自己亲手画的美丽图案贴在圣诞树上,旁边的老师着急了:“礼物藏起来,圣诞树就不好看啦!别人都是用礼物装饰圣诞树的,这样才丰富嘛。”“不要把你的画贴在树上,一会在树叶树枝上贴上金色的星星,用彩灯装饰,就很漂亮了。”希XX觉得难以理解:“我刚才费了好大的力气画的画怎么办?”“可以用树叶遮住它,不容易被人发现,拨开树叶就可以看见,要很聪明爱动脑筋的人才能找到这些礼物。”案例中希XX创意的自我表达是自主性的最高形式,它带给孩子最大的满足感并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创造性体验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五、结语

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是有能力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者应当树立幼儿主体的观念。好老师,不仅要学会收,也要学会放,相信幼儿能够通过对活动规则的遵守来調节自己的行为。我们要努力做到的是如何使自主性区域活动更有意义、更具生命力、更好地为幼儿自主性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林 华.“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实践和探索”的行动研究[J].商情(科学教育家版),2008(5).

[3]杨春燕,张庆林.谈谈幼儿自主性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1997(5).

[4]焦 婷.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究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06(3).

(作者单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缺失自主性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