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

2017-03-25 00:43孙建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手段模式情景

孙建民

摘 要: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为此搭建平台、做好铺垫,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让学生更多地思考、更多地探索、更多地说和做,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关键词:效率 情景 兴趣 模式 手段

課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数学原理与方法,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感化他们,多一点亲切,多一点微笑,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鼓励、表扬,少批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若是教师对学生不闻不问,或是打骂他们,容易造成学生情绪低落,对教师有成见,不接受老师的教导,以至于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下降。

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抽象、枯燥,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利用初中学生爱好广泛、对新生事物感兴趣、好奇等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备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学生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三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好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答案,这时学生会感觉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二、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许多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阅读,熟悉课本内容并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做标记”,如函数这一节内容不易懂,就在不懂的地方打上标记,同时联系学过的内容进行反复思考。

教学生会听课、听好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多数学生在上课时听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那么,怎样听好课呢?第一,在听课过程中必须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记重点。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课时,只是暂时地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和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到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的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三、创设互助合作氛围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形成的班级必然会有差异性,这对于教学其实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差异,组建学习小组,创设出一种合作互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中实现互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异质性来分组,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优势互补,形成共同的学习合力。在小组组建成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分配角色,划分小组的策划者、问题的设计者,引领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去思考和探究问题。

例如,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学习内容,采用异质分组的办法,将男生和女生、学习成绩好一点的和学习成绩差一点的、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的互相搭配,其目的就是让全班形成一种互补,实现互助合作。这样既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展开合作,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又有利于在全班形成积极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全班学生一起学习、探究、讨论,往往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来创设温馨积极的课堂情境,如,开动脑筋想一想,说错了也没关系;教师喜欢爱动脑筋的同学;你回答得很棒,等等,以此来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主动对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不但会积极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还会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

四、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具有激励、导向、评价作用,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设置数学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数学教学不仅要注意问题的解决,也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五、开展数学活动,巩固课堂效率

数学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巩固课堂知识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教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比如在进行“概率的意义”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随机抛掷一枚硬币,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但大家很容易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那么,大家的这种直觉是否正确呢?然后,教师布置试验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在各组测得数据后,填写教材上的表格,教师将各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全班学生对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总结交流。一道数学题,就在“乐中学,学中悟”得到最后答案。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教师潜心钻研,我们一定能找到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手段模式情景
情景交际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把美留在心里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