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作文教学的初探

2017-03-27 07:53舒慧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语言运用能力三步走写作兴趣

舒慧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循序渐進,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文并不难,只需把自己所见所闻真实地表达出来,从而从心理上彻底消除对作文恐惧感。“三步走”教学法能引领学生学会习作,在习作中得到快乐,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三步走”;写作兴趣;语言运用能力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语文作为一门核心课程,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克服作文畏难的心理,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因此,“三步走”教学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第一步,说写结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我国文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如果说出来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这一精辟论述为我们习作教学指明了方向。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我们要重视口语交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我在组织学生完成作文《秋天的校园》时,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接着,用电教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从方位、景物、人物等特点来说。有的学生说校园中的花坛最美丽,初秋时节,在浓郁的绿色中绽放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好似一副艳丽的百花图;有的学生发现校园的青松最美丽,不管严寒酷暑,它们总是挺直胸膛像钢铁战士;有的学生认为办公室最吸引人,因为那里有辛勤的园丁;有的学生觉得秋天翩飞的落叶像是下着的糖果雨……一堂课结束,学生几乎说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真实想法,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了。这样学生才在听、说的基础上化难为易,才能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第二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小学生虽然接触大自然的时间有限,但是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至茫茫宇宙,小至学校家庭,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他们有一个五彩缤纷、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领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平时以无目的性观察为主,面对习作题目便无从下手,尽管老师反复指导,也无济于事。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捕捉素材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习作前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观察,以获得写作素材,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捕捉生活中可以利用的素材的能力。例如,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正处于作文起步阶段,我们可以适当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如,书包、文具盒、小玩具等,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以“文具盒”为例,我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从外到内的顺序仔细观察文具盒的特点,根据文具盒的形状、体积、图案、构造、内部结构、用途、感受、来历、喜爱程度等方面综合起来进行描述,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真正地、积极地讨论发言,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逐步扩大深入由简到繁的习作练习,只要学会掌握了观察方法,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第三步,从仿写入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课标中指出“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扩写。”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可以起到范文引路的作用。仿写不仅是学生较快掌握习作方法的一个有效途径,还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仿写的模本,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沃土。从简单的诗歌《雪地里的小画家》《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到有趣的说明文《鲸》《松鼠》等都为学生掌握习作的知识和技巧搭建了一条捷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情的特点,挖掘教材资源,用活教材。例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它是(一年级上册)一首趣味性强的小诗,形象地介绍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的特点。在学了课文后,我为学生布置了配图仿写作文。学生课前已经查找了资料,了解到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小画家。因此,为课后仿写准备了充足的材料。我要求学生按课文的格式仿写,开篇可以沿用原诗的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背景,合理想象,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写到:“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天鹅画枫叶,小猴画五星,小马画小船,小象画扇子。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小蛇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了。”为鼓励学生习作中的点滴进步,每次作文后,我都从一般的习作中找出精彩的词、句、段,或整篇文章,制作成课件,注上姓名,让大家品味、欣赏,引导学生点评,并广泛讨论,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保持学生习作的热情,体验习作成功的欢乐,形成良好的写作内驱力,使习作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表达情感的一种激情和需要,一种展示才华的机会,一种不断学习他人和自我挑战的最佳途径,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总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步地引领学生学会习作,在习作中得到快乐,实现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2]沈大安.小学语文教学[M].山西省太原市出版社,2009.

[3]路聚芳.在习作中放飞学生的心灵[J].小学教学参考,2013(4).

猜你喜欢
语言运用能力三步走写作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能力
谈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会
从高三英语阅读 “借力” 提高写作质量
中国创新“三步走”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