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学生表现性评价研究

2017-03-28 19:01孟微
新课程·中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多样化思想品德

孟微

(抚顺市第十八中学)

摘 要:表现性评价既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又重视学生的表现过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三年的跟踪研究,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谈话、活动等方式,采用多种研究方法,逐步形成学生表现性评价研究的相应策略。在教学中,能够在评价参与者多元化、内容细节化、形式多样化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教育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学习理念。

关键词:思想品德;表现性评价;多元化;细节化;多样化

一、问题的提出

表现性评价是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又称为“真实性评价”或“给予表现的评价”。它的评价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是对学生能力进行直接评价。为了切实贯彻新课改精神,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我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生的表现性评价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目前在学习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订相应的策略。

2.资料法。从网络、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获得理论资料,通过比较研究,掌握有关研究动态,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3.研究法。针对所任教年级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解决他们出现的实际问题。

4.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要对典型活动及课例进行分析,不断总结规律。

三、研究的过程

(一)努力让表现性评价的参与者多元化

传统评价的主体是班主任,直接导致了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片面。我通过让评价的参与者多元化来解决这一问题:

1.提倡学生本身的评价。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小组成员互评,让评价更真实。

2.加入家长参与的评价。采用课后活动、家长参与评价的方式,让评价更客观。

3.加大其他任课教师的评价。采用上课后打分的方式,使评价更全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二)力求使表现性评价的内容细节化

思想品德课的本质表现在学生日常品德行为的实施,也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习惯。因此,在课堂上,我努力让评价内容细节化。

1.教师加入备评价环节。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恰当地对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发言活跃度,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提倡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并进行互评。

3.增加思想品德课堂内外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进行互评,倡导学生“实践导行”的学习理念。

在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我以自主设计的学案作为学生课堂表现性评价的主线,以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为辅助,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评价。每学期都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设置一些专题活动,并进行评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尽力让表现性评价的形式多样化

“期末一考制”的評价方式已经不适合目前教育的发展。就思想品德学科而言,可以通过多元的表现性评价方式,让学生真正受益。

1.努力充实自身,力求课堂上表现性评价语言的多样化。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我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加以调节,巧妙地使用一些谚语、流行语、顺口溜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2.每学期初进行课堂问卷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自评及预习的学习习惯。

3.进行学期“颁奖典礼”活动。通过优秀奖、积极表现奖、奋斗奖、进步奖等不同奖项的设立,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不再单一靠期末考试成绩。

四、研究的成果及结论

(一)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完善了学习评价的内容

在对学生表现性评价研究的过程中,我通过加入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的参与评价、其他任课教师的辅助评价,达到使表现性评价参与者多元化的目的,从而完善了学习评价的内容。

(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了教育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学习理念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表现性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课堂上的情境表演、辩论赛等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评价的兴趣。学生进行评价时,我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及时表扬,表现沉默的同学给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采用同桌协作、小组交流、全班竞赛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积极表现,主动交流,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在思想品德课堂之外,表现性评价落实了教育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学习理念

在思想品德课堂之外,调查问卷、班徽设计、法制小报等活动的设计,既让学生参与到表现性评价之中,又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细化了评价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我全面地观察记录学生的行为过程与结果,在学生交流与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课件,采用召开“颁奖典礼”活动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综合评价。

优秀奖激发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热情,积极表现奖激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进步奖给学生增添前进的动力,团队奖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奋斗奖使学生产生拼搏的勇气。

(四)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我的业务能力

通过研究,我意识到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大胆交流、主动表达。这使我的教育理念更新得很快。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多样化思想品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