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铜人十四经腧穴定位与功法练习的实验与分析

2017-03-28 01:10郭娅静程相琨吴亚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腧穴功法

郭娅静 程相琨 周 巧 吴亚鹏

(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郑州450008)

针灸铜人十四经腧穴定位与功法练习的实验与分析

郭娅静 程相琨 周 巧 吴亚鹏

(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郑州450008)

为解决传统针灸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定穴不准确的问题,本实验研究通过观察组学生在等大的没有标注穴位的铜人上,对十四经各个腧穴的位置进行摸索从而练习定位,同时配合功法练习,提高临床能力。对照组学生按照大纲要求完成基本课程学习,学期结束后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成绩,平时成绩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成绩为36.36±1.73,对照组成绩为34.67±2.34,P<0.05),总成绩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成绩为84.79±7.48,对照组成绩为78.64±7.56,P<0.05)。针灸铜人十四经腧穴定位与功法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了专业技能,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其今后从事针灸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针灸铜人;腧穴;定位;功法练习;临床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饮食结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在发生改变,生活压力及社会压力不断增加,各种环境污染及饮食污染日趋严重,人们要求回归自然疗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德国等一些国家已将针灸列入其国民医保范围[1]。

针灸已经走向世界,而其发展更需要专业的人才。在校的中医院校学生对中医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则有待提高。为培养高素质的针灸专业人才,提高学生针灸操作水平,作为针灸操作的基础—腧穴的定位与功法练习显得尤为重要。实训教学中,点穴是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进行确定穴位实践操作的活动[2],配合功法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1 针灸实训教学的发展和现状

针灸已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市场要求更专业的临床针灸医生和更精湛的针灸技术,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针灸教学平台[3]。从北宋王惟一铸造的针灸铜人以及配套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开始,针灸教学模型便开始应用并发展起来。教学方式也随着发展出现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差异,但整体上促进了实训教学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大批的针灸人才,促进了中医事业的发展。

1.1 古代针灸教学模型宋代王惟一,按人形绘制人体正面、侧面图,明确腧穴的精确位置,搜集古今临床经验,汇集诸家针灸理论,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卷,共载腧穴354个,采用按部位和经络相结合的腧穴排列方法,并铸造针灸铜人用于直观教学和实物模型考核[4]。这是记载最早的针灸实训模型。中国历史博物馆亦藏有一具针灸铜人,高178厘米,为晚清制造[5]。针灸铜人是学生准确操作的有效的模型,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

1.2 现代针灸的实训教学模型近年来,随着针灸与现代多学科技术的结合,计算机技术及声、光、电、磁等技术在针灸器材研制中的运用,针灸器具的研究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功能、材料及工艺方而的改进和提高其突出特点是将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及技术手段与古老的传统针灸学相结合,是中医针灸学在通往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桥梁[6]。就针灸教学仪器而言,目前主要有两大类:计算机多功能经络腧穴显示系统,针刺手法教学仪器。先进的技术也进一步促进了针灸事业的发展,但是这些仪器并没有大量普及使用,学生在日常中的练习也有所欠缺。人体经络腧穴模型是目前针灸教学实训中心应用最多的仪器,属于传统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即在人体模型上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循行,并在经络上点状注明穴位。

针灸的实训教学,由课堂上最基础的穴位定位及其主治的学习,到实训课上老师在真人模特身上的点穴,再到课下同学之间的练习,加深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但是由于上课模特的局限性,同学们并不能有效的掌握穴位的定位,且不能立即操作练习,对穴位定位这一基本功,同学们的掌握尚有欠缺,进针及力度练习也有待提高。本实验研究通过针灸铜人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定穴的准确性,同时配合功法练习,促进学生熟练掌握针灸的临床技能。

2 研究思路及方法

2.1 对象及方法将已经完成基础教学的针灸推拿专业某本科班学生,通过自愿原则参加此实验研究,共49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4人,对照组25人。2组学生均按照大纲要求,完成针灸学的基础教学课程。试验组学生在实训中增加十四经铜人定穴以及功法练习课程,一学期结束后根据两组学生定穴以及针刺手法的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2.2 教学内容本实验研究包括针灸铜人十四经腧穴定位练习和本校提出的功法练习两部分,在针灸铜人模型的基础上,对试验组学生进行一学期的分课时实训教学。

2.2.1 针灸铜人腧穴定位练习试验组的24个学生,分成3个小组,进行针灸铜人腧穴定位的练习。由专业老师对没有穴位的同青年男子等大的、有模拟体表标志的铜人进行腧穴定位指导。先讲解经络的循行路线,之后定位该经络上的腧穴,同时使学生及时定位所讲解的穴位。课后,针灸模型供试验组学生开放式使用,学生分组在铜人上用铅笔画出穴位,若出错或者反复练习,可经橡皮擦过后继续使用,此方法简单易行且实用性强。在下次实训课上,由老师对学生在课下定位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指导另一条经络穴位的定位。待学生反复的循经画穴后,根据不同部位进行综合画穴,比如头部的头维穴、曲差穴、角孙穴,分别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腧穴,在讲解完这三条经络的穴位后,可把这些穴位放一块进行练习考察。过程中就会发现,穴位容易记混淆。相近穴位为不同经络循行所过,通过身体部位的不同,进行考察,能使学生对穴位的定位有更深刻的记忆。

试验组学生在铜人身上练习穴位定位时,一定要亲手画穴位以增强记忆力。同时要善于同老师和小组学生交流,及时解决不明确定位的穴位,做到不遗留问题穴位。阶段性的考核主要分为穴位定位以及功法考核,可用来记录学生对穴位定位的掌握情况,既是一种测试,也可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2.2.2 功法练习试验组的学生,在平时的功法练习中主要按照本校在之前提出的“三练”的要求和原则进行训练,即力量练习、协调性练习、针灸基本功针对性练习[7]。

2.3 考核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总成绩均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49位同学的考核内容一样,平时成绩分为4次考核,包括阶段性的考勤、穴位定位以及身体素质考核。每次成绩为25分,由专业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打出相应的分数,记录在册。期末成绩共100分,包含针灸铜人十四经穴位定位以及针刺手法的成绩。具体考题为十个穴位的定位(每个穴位定位的分值为5分)及模特体位(5分)、消毒(5分)、进针(12分)、行针(10分)、出针(8分)、意外情况的处理(10分)。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3 结果

2组学生的成绩(平时成绩和总成绩)经统计分析,由表1可知,两组学生的平时成绩比较,t=2.944,P<0.05;两组学生的总成绩比较,t=3.003,P<0.05,由此可得出试验组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学生平时成绩和总成绩的对比(x±s)

4 讨论

针灸作为中医学中的特色疗法,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和信任,中医院校在培养针灸专业人才方而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要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提高大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需要新的教学改革、需要实实在在的实训课程。目前规范化、标准化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任何一门学科的基本要求,针灸教学也不能例外。在临床中,经常遇到对穴位定位很明确的学生,但让其操作,却找不到穴位的问题,影响了针灸疗效。在校针灸专业学生承担着针灸事业发展的重任,最基础的穴位定位需要进一步加强。

本实验通过没有穴位的针灸铜人模型来提高学生的定位能力,更简便,实用性更强。课堂基础学习与课下相互练习结合,老师讲授与监督考核结合。在原有针灸基础上,使学生接触铜人,对每个穴位先有最基础的练习,在铜人上画出穴位,由专门老师对该组同学定穴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并予以指导,再次确定穴位的位置。一根铅笔,一个橡皮,一具铜人,即可解决学生定穴不准的问题。教学方式简单易行,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动手能力,而非眼高手低,停留于表面的穴位记忆。本研究可使大批学生受益,从而为学生练习针刺手法,提高针刺技术起着最基础的作用。本校开展的“三练”实训课程,提高了学生的针刺手法。针灸操作手法是针灸理论与临床治疗之间的桥梁,也是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指力练习是每个针灸学习者的必经过程,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毫针针体细而软,缺乏一定的指力,就很难完成进针及进行各种操作[8]。“三练”(力量练习、协调性练习、针灸基本功针对性练习)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指力,还能针对性的提高针刺手法和协调性,为学生进入临床提供了良好的技能基础。

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针灸学习热情,如何提高学生的针灸临床操作技能,如何提高学生独立的针灸处置能力及其临床疗效,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学效果而要不断探索的问题。适应时代、适应社会的针灸教学模式应既能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又能取得高质量、高产出的教学效果[9]。十四经铜人腧穴定位与功法练习完善了原有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准确定位每个穴位,形成完善的自主学习及考核制度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充分利用针灸铜人,提高针灸疗效。在校中医院校大学生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在校时间,提高个人技能,促进针灸学科在全世界的发展。

[1]王辉文.国际针灸培训临床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2(2):24-25.

[2]孙志.《针灸学》腧穴教学方法探讨[J].中医杂志,2011,52(5):448-449.

[3]杨华元,刘堂义.针灸器材的研究与思考[C].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器材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2010:186-190.

[4]许敬生.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J].中医学报,2009,24(5):7-12.

[5]甄志亚.中国医学史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

[6]周华,孔立红,徐眠.《实验针灸学》教学方法探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2):120-121.

[7]马巧琳,高希言.针推专业学生基础功法训练和针灸技能提高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针灸,2014,34(1):93-95.

[8]汪碧涛.提高高职学生针刺技能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2):43-44.

[9]郑入文,任毅,胡慧.改进学生本科阶段针灸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2):1296-1297.

Experiment Analysis on Location of Bronze Acupuncture Figure Points and Training Practice

GUO Yajin g,CHENG Xiangkun,ZHOU Qiao,WU Yapeng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Henan Univeris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8,China)

In order to solve traditional teaching problems,such as th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is poor,and the location of point is not exact,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practice point location on the bronze acupuncture figure which has no marked points and training exercise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ability.The control group students received the basic courses as requested in the syllabus. Students'resulta at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Th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36.36±1.73) which was better than(34.67±2.34)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84.79±7.48) which was better than(78.64±7.56)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experiment made students master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developed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to lay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acupuncture clinic in the future.

bronze acupuncture figure;points;location;training practice;clinical skill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6.051

1672-2779(2017)-06-0112-03

:张文娟本文校对:李静静

2016-11-20)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腧穴功法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我国中医传统功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于工科专业课平时成绩的思考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旅途止泻按脾腧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八段锦功法对艾滋病携带者的戒毒人员情志影响的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