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战略形势下的江豚保护策略思考

2017-03-28 08:27叶雨培峁健强
水产养殖 2017年3期
关键词:江豚保护区种群

叶雨培,峁健强

(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南京 210003;2.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36)

“长江大保护”战略形势下的江豚保护策略思考

叶雨培1,峁健强2

(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南京 210003;2.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36)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是鼠海豚科(Phocaenidae)中唯一的一种小型淡水鲸类动物,也是继白鱀豚功能性灭绝以后长江流域仅剩的一种淡水豚类[1]。江豚位于长江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顶端,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反映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性物种。近年来,由于遭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持续降低,目前其数量已不足千头,种群已处于十分濒危的状态。据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长江江豚仅1 040头,与1991年的2 700头相比,其种群数量每年减少了约13.7%。目前,长江江豚的现存数量已不足国宝大熊猫数量的一半,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已属于极危级(CR)。相关科研机构曾预测,如果不对长江江豚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其种群在未来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极有可能下降至野外灭绝的临界数量[2]。

2016年初,习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2016年9月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走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在这一背景下,农业部于2016年底正式发布了《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提出利用未来10年,全方位推进和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及物种资源恢复,迅速遏制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快速下降的趋势。这些利好政策为长江江豚保护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长江江豚保护工作应该准确把握这一契机、趁势而为,尽快探索出长江江豚保护工作的新途径、新策略,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关注江豚、保护江豚的意识,营造出全社会保护江豚的良好氛围。

1 规划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长江江豚生存状况的不断恶化,主要原因是江豚栖息地长期遭受人类活动影响。白鱀豚就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而导致功能性灭绝的第一种淡水鲸类,为了防止长江江豚重蹈白鱀豚的相同遭遇,亟须从长江流域产业规划入手,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长江江豚所生活的水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从源头上开展江豚保护工作。在长江江豚保护工作过程中,应该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恢复为首要目标,以水污染防治为主要工作任务,从国家层面出台长江生态保护规划,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融合[3]。应进一步加强保护区范围内的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工作力度,强化保护区周边的湿地保护和恢复进程。还应进一步优化保护区所在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布局,通过创新驱动打造清洁能源、生态农业、智能制造以及观光旅游等现代绿色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优先发展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高科技产业。以增强节能减排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环境保护为主要任务,统筹安排农村及城镇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其他类相关建设,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推广节能建筑,有效防治环境污染、修复生态,建设绿色低碳型城镇,从源头上对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2 扩容升级,优化保护区规划布局

针对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急剧衰退这一现状,农业部早在2001年就制订并发布了《长江豚类保护行动计划》,2012年国家相关部门又出台了《中国长江江豚保护宣言》。这些文件已就江豚种群保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圈养以及加强育种研究等。目前,在长江干流及鄱阳湖、洞庭湖等附属湖泊已建立了8个长江江豚就地保护区,在湖北石首、监利何王庙等4个地区建立了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还开展了江豚的人工饲养保护研究工作。多年来,这些保护区在长江江豚种群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研究中发现,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保护区之间多存在着连通水域不畅、低水位季节水域面积缩小等诸多问题,江豚种群的孤岛化(相互隔离)问题比较严重[4-5]。此外,某些保护区内还存在着维护经费不足、管理松懈、设施落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护区相关功能的更好发挥。针对这些情况,国家相关部门或机构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在现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工作的基础上,邀请领域内相关专家对保护区的位置、规模以及运行维护等环节进行充分论证,在长江干流及其连通的相关水域或已知的江豚自然栖息地再规划一批保护区,对江豚实施多层次保护。如根据相关专家建议,可以在九江至安庆的长江江段新建一个江豚自然保护区对江豚实施就地保护,而在长江上游的三峡库区、长江中游的老湾故道、长江下游的邵伯湖等自然水域则适宜建设江豚迁地保护区,让“长江大保护”的战略规划落到实处。

3 创新机制,完善保护技术创新体系

江豚保护涉及到多个省市管辖的江段和湖泊,相关环境影响评价、保护区建设等也会涉及到不同省市的局部利益,应该统筹各方力量,共同落实长江江豚保护相关规定和政策。应该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建设项目负面清单,对所有新建项目必须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后方可开工建设。近年来,长江流域各地已相继开展了一定期限的休渔制度,并开展了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对长江渔业资源的恢复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根据长江渔业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建议相关部门在长江流域实施更为严格的禁渔期制度,逐年降低长江干流的捕捞强度,确保2017年保护区内全面禁捕,2020年实现全面禁捕。在长江经济带的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生态补偿机制,对大型建设项目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害谁修复”的原则,全面实现生态效益补偿评估制度。应该继续推进长江沿岸捕捞渔民转产上岸相关工作进程,做好渔民上岸后的社会保障工作,确保渔民“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不返捕”。江豚保护工作应该探索成立专门的人员队伍,可以考虑借鉴林业系统的“护林员”和交通、治安系统的“协管员”等模式,探索组建相应的“护渔员”队伍,从而保障相关江豚保护区的正常运转。此外,还应加强江豚保护科研基地建设工作,建立完善的江豚种群信息库和基因信息库,系统开展江豚资源量的科学监测工作,定期对长江流域的江豚资源量进行科学评估,为后续江豚养护工作不间断积累相关科研数据。在保护区内则应该尽快建立更加完善的长江江豚水下声学自动监测系统,同时加强人工繁育、网箱饲养繁育等基础研究工作,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江豚搁浅救护、野化放归相关实验基地,探索和研究应急救助、野化训练和放归等技术在江豚保护工作中的积累和应用[6]。

4 营造氛围,增强全社会参与意识

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江豚保护协会等社会团体的培育和支持力度,通过开展水生生物保护宣讲进机关、进单位、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相关科教活动,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江豚保护行动计划以及水生生物保护的政策措施,提高全社会关注江豚、保护江豚的社会意识。应该不断提升长江江豚保护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使民众逐渐认识到保护江豚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最终要使全社会都能认识到,保护长江江豚不仅仅是渔业科技工作者必须关注的工作,更应该是全社会都要关心的事情。此外,还应努力发挥国内相关水产科研单位及大型水产养殖公司在硬件、软件上的优势,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参与到长江江豚的饲养、繁育、保护工作中来,逐步扩大长江江豚人工繁育群体的规模。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还应努力探索将现代遗传基因技术应用于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之中。《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中不仅要求尽快深入开展长江江豚的饲养、繁殖等研究工作,还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备的长江江豚谱系样本库和遗传基因信息库,并尽快开展长江江豚离体细胞及精子的冷冻保存技术研究。在当前江豚物种保护经费还不够充裕的现实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保护江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国内生物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成熟的基因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江豚保护工作,从而有效缓解当前长江江豚保护经费紧张的不利局面。此外,还应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积极吸收国内外在其他相关濒危物种保护方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促进我国江豚保护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1]陈佩薰,张先锋,魏卓,等.白鱀豚的现状和三峡工程对白鱀豚的影响评价及保护对策[J].水生生物学报,1993,17 (2):101-111.

[2]叶雨培,单红.长江江豚的生存境况及保护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2):120,130.

[3]吴芳丽,胡梦红,王有基.长江江豚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J].人民长江,2014,45(增刊1):40-44.

[4]王丁.长江豚类的现状及其保护[J].江西水产科技,2011,126(2):8-9.

[5]罗小勇,李斐,张季,等.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修复对策[J].人民长江,2011,42(2):45-47.

[6]王丁,张先锋,魏卓,等.白鱀豚及长江江豚种群现状和保护研究进展[C].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2000:180-187.

10.3969/j.issn.1004-2091.2017.03.012

2016-12-23)

猜你喜欢
江豚保护区种群
“微笑天使”长江江豚,你在哪里?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基于双种群CSO算法重构的含DG配网故障恢复
江豚“归来”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