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2017-03-28 01:55王招治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创新性愿景高新技术

王招治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管理学系,福建 福州,350108)

福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王招治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管理学系,福建 福州,350108)

以福建省150家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创业导向、组织学习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能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组织学习在创业导向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关系中起正向促进作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为有效提升企业绩效,须重视技术的更新换代,先机占入市场,注重培养导向型的学习文化,使组织成员协作合力,形成共同愿景,以适应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企业绩效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创业创新已然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围绕创业创新,国内外学者也做了多范围、多角度的探索研究,其中创业导向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从现有研究来看, Wiklund和Shepherd、苏晓华等均强调了创业导向对组织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当然,创业导向并非直接过渡到企业绩效,外部环境的差异、内部战略选择的异同、组织高管的影响、组织自身的学习、网络战略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地,Covin和Slevin[1]在这些因素中强调了组织学习的中介调节作用。创新需要学习来加以消化吸收,组织学习使得企业可以从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中积极获取、传递并创造出新知识,以便于企业将创新性想法付诸企业实践,改进企业行为,提高企业绩效。而作为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相对于传统行业来说,技术更新更快、经营风险更高、经营更不确定、收益要求更高,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的效应在高新技术企业上的表现更为突出。基于此,本文选取福建省150家高新技术企业来搜集问卷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重新提出组织学习与创业导向的整合是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组织学习能力的高低在创业导向促进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关键的中介调节作用。

一、研究模型和假设

(一)研究模型

本文拟构建如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涵盖了本文的研究内容:首先,创业导向的维度测量及其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其次,组织学习能力维度测量及其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第三,组织学习能力在创业导向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图1 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关系模型

(二)核心概念界定及维度划分

1.创业导向及其维度划分。早期,学者普遍认为创业导向表现为一种创新性[2],这种创新性在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或者投资某项新兴项目等方面体现出来;而后也有学者将创业导向看作一种区别于创业的一种文化[3],这种文化无法从市场上购买,而是需要依靠企业长时间发展而积累下来,分散在组织成员之中。本文将创业导向定义为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性、先动性、竞争积极性以及风险承担的精神。企业在决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性与共性则用导向维度来表示。一家高创业型的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往往具有开发新产品和市场的创新能力即创新性、能够承担一定风险即高风险承担性以及领先于对手的能力即先行性。Lumpkin和Dess[4]认为除了上述维度外,行动自主、攻击竞争等特性也是创业导向的特征。本文将创业导向划分为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先动性和竞争积极性四个维度。

2.组织学习及其测度划分。组织学习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Cyert和Macrh在1963年提出的概念,随后理论界从组织学习与外部环境、组织学习的层次性、组织学习的方式、组织学习的过程性等多角度来加以研究。对其定义,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论。综合现有研究,本文认为组织学习是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中,组织成员通过互助协作、团队互动在系统观与集体思维指导下创造、获取与整合知识,并形成一定行为规范与价值观来指导组织行为,以适应动荡环境、提升企业绩效。

相比于组织学习,组织学习维度测量则从20世纪90年代才陆陆续续有所研究。最为经典的是Senge在1990年提出的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与系统思考的组织学习的五项修炼。随后,March将组织学习划分为探索性与开发性;Leonard·Barton从解决、试验、整合、融合四个步骤概括了组织学习能力。参考上述专家学者的观点,本文的组织学习能力维度划分为学习承诺、分享愿景及开放心智。

3.企业绩效。企业绩效是个多维概念。企业绩效首先应该体现为企业经营的成果,并且这种成果可以用一些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来加以定量衡量;其次,企业绩效也应该体现企业的成长性,即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这种发展潜力可以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来综合考量;最后,企业绩效不仅仅体现为结果,与结果有关的一切经营行为也是企业绩效的构成部分,企业绩效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5]。

关于企业绩效维度的测量,现有研究包括Lumpkin和Dess Ireland、Venkatraman Cooper等普遍从财务与非财务(即成长性)两方面来衡量。财务绩效从静态角度来衡量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而成长绩效则从动态角度来考察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两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财务业绩优良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潜在股东的支持,从而更有利于未来发展;而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其财务目标也更容易实现。本文也利用财务企业绩效绩效与成长绩效来衡量。

(三)研究假设

1.创业导向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在创业导向——企业绩效关系中,不仅创业导向会提升企业绩效,创业导向各维度也会显著提升企业绩效[6],产生正向作用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对新产品、新技术更为看重,迫不及待地希望通过新产品新技术来开拓新市场,而创新性正是体现了企业投资新兴产品、新兴市场与新技术的倾向性,这样企业可以利用和发展的机会更多,利用新产品、新技术获取更多超额利润,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创新性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作用更为突出;高新技术企业在动荡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与传统企业相比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往往有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为了不失去任何一个可能的发展机会,很多时候对于结果不加以考虑而投资于新项目,虽然有时候这些新项目可能带来亏损,但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仍有可能带来高绩效;先动性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往往可以获得先动优势,特别是对于新兴产业,新进入者可以形成壁垒,最先在消费者中形成品牌认知,成为行业先驱,获取超额利润,而不给后来者任何机会;竞争积极性体现企业的努力程度,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竞争尤为激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高竞争积极性的企业往往不惜利用大幅降价、牺牲利润等短暂亏本方式来挤压现有和潜在竞争者,并通过大量投资来开发新技术以维持现有生产能力。这些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因此,假设:H1:创业导向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绩效。

2.组织学习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现有的研究,包括Slater 和 Naver、Blaze、Morales、Monte、Jover等均认为组织学习能力对于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绩效具有正向促进力,尤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讲,组织学习是动态的,擅于学习的组织面对外界复杂环境能做出适时变动,帮助企业获取超额利润[7],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此外,Barkai & Samuel和吴小波等也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组织学习各维度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首先,学习承诺性使得高新技术企业高管将组织的学习能力定位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学习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并不断改进各种方法譬如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等来提高组织的这种能力,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绩效;其次,组织的高分享愿景性使得组织中的成员十分清楚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定位,所有员工能将个人目标与自身目标有效统一起来,共同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最后,开放心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能有创新性,敢于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显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因此,根据现有研究,本文认为组织学习整体连同其三个维度均有助于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假设:H2:组织学习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绩效。

3.组织学习在创业导向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组织学习能有效促进创业导向向企业绩效的过渡[8],通过探索式的学习,组织通过获取信息——实践——犯错——再实践的学习循环过程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对知识的创新,并且在组织成员中对创新的知识进行吸收与相互分享,从而使得高新技术企业更具有创新性,对于风险的抗压性、竞争的积极性更强,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绩效。事实上,Covin和Slevin在其1991年的论文中就强调了组织变量中的组织学习对于创业导向——企业绩效有深刻的中介调节作用,Titpins也证实了组织学习在创业导向和绩效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力,而这些实证结果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同样适用。假设:H3:组织学习在创业导向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

二、 研究方法

(一) 样本的选取

本研究样本是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高新技术园区、厦门科技创新园和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发放问卷获得问卷数共150份,有效回收130份,剔除一些回答不认真以及空白等样卷22份,本次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2%。从样本数据来看,样本行业涵盖传统制造(29%)、商贸服务(4%)、科技(39%)、金融(18%)和其他(11%);企业性质包括国有(10%)、民营(70%)、中外合资(12%)和其他(8%);从企业成立时间来看,5年以内的企业占到样本数的60%,10年以内的占22%,其余则为10年以上。

(二) 变量的测量

根据Covin和slevin[3]、Mille和Fhesen等[9]的研究及量表,创业导向维度用前述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先动性和竞争积极性等来衡量,并设计包括“公司的战略更加倾向于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开发,而不是放在成熟产品(或服务)的经营上”“总体上,公司高层倾向于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而不是低风险低回报的项目”等8个测项。参照Sinkula、Baker和Cordelier等人[10]的研究,在组织学习上,用“学习承诺”“分享愿景”及“开放心智”等3个维度来衡量,并设计包括“主管们认为公司的学习能力是我们的竞争优势” “公司的员工对于公司定位及未来发展有清晰的认识”等14个问题项。对企业绩效指标的测量采用了Chandler和Hanks[11]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已在国内实证中获得良好的验证,设计包括“公司主体业务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市场份额”等6个测项来反映企业财务和成长方面的绩效,进而综合反映企业绩效。所有的调查问卷测项均采用7分制Liketer 量表。

三、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一) 信度和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一般地,Cronbach’s a系数值往往被用来衡量问卷各测向的信度,值越大,表示信度越高,通常该值要大于0.7。此外,保留在变量测度中的题项对所有题项的相关系数(即CITC值)应大于0.5。按照该判断标准,本文所涉及的28个测项(包括创业导向中创新性的2个测量项数、风险承担2项、先动性3项、竞争积极性1项;组织学习的学习承诺变量的5项测量项数、分享愿景5项、开放心智4项以及企业绩效中财务绩效3项测量项数、成长性绩效的5项)的CITC值均大于0.5,所要研究的9个变量的Cronbach’s a系数均大于0.7,这说明问卷的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企业绩效以及问卷整体的测量量表均符合信度要求,可以进一步做数据分析。

2.效度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判断问卷的效度。从表1结果来看,对创业导向量表的8个测项进行因子分析,发现特征值大于0.5的主成分因子有4个,分别为1.159、0.925、4.107和0.861,累计解释变异数大于50%,即88.144%,每个测量项目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创业导向整体KMO值为0.745,Bartlett值为254.719,且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创业导向量表的效度符合要求,提取四个因子也与之前设想的相一致。

表1 创业导向因子载荷矩阵

同理可以进一步验证组织学习量表与企业绩效量表的效度(因这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限于文章篇幅,不再详细列表显示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各测项的因子负荷值和效度),从效度分析结果来看,这两个量表的KMO值分别为为0.884和0.806,均符合效度大于0.7的检验;两个量表的 Bartlett值均通过检验(P=0.000<0.01),这说明了数据间的相关性,适合下一步的因子分析。组织学习量表和企业绩效量表的测量项目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主成分因子分别为3个和2个,与之前设想的完全一致。因此,本文研究的三个量表效度检验通过。

(二)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组织学习和创业导向分别对企业绩效变量的关系,因此,先从相关分析入手分析求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实证结果来看,当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时候,创业导向中的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先动性以及组织学习中的学习承诺、分享愿景、开放心智等变量分别与企业绩效及其相关维度呈显著相关关系,相关值分别为0.372、0.483、0.519、0.22、0.552、0.721、0.548,而创业导向中的竞争积极性与企业绩效自身及相关维度、组织学习中分享承诺与财务绩效之间也在显著性水平为0.5的时候显著相关,这说明了所要研究的对象——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均符合本文的假设,即不仅创业导向促进企业绩效,组织学习也能有效提升企业绩效。

(三) 回归分析

1.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以创业导向及其四个维度作为自变量,以企业绩效整体及其两个维度分别作为因变量,将自变量逐一放入回归方程得到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显然,在以创业导向各维度作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中,风险承担性和竞争积极性均没有通过T检验,这说明这两项变量虽然对企业绩效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但在回归分析中却解释不了对企业绩效各维度及其整体的变化,说明上文提出的风险承担性相比于企业绩效、竞争积极性相比于企业绩效的假设不能通过,而只有创新性和行动性两项变量显著地影响了企业绩效整体及其维度,能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此外,以创业导向作为自变量,企业绩效等作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显然,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的假设是成立的,即企业绩效=0.612*创业导向+常数,当然,由于R2=0.298,说明不仅仅创业导向影响企业绩效(29.8%的程度),还有其他因素也对企业绩效有影响。

表2 创业导向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 组织学习对创业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同样地,把组织学习各维度以及组织学习整体分别作为自变量来探讨其对企业财务绩效、成长性绩效和绩效整体的影响。从表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显然,组织学习中的学习承诺和开放心智两个维度没有通过T检验,这说明原有假设的学习承诺相比于企业绩效、开放心智相比于财务绩效的假设没有通过,组织学习中只有分享愿景这一维度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在现今全民创业的大环境下,一个组织内部是否有明确的、具体的并能在组织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的组织愿景对于一个组织成长与否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共同愿景可以推进组织内部各种资源和力量的整合,进而实现组织目标,提升组织绩效。

此外,以组织学习为自变量,企业绩效各维度及整体作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组织学习对企业绩效及其各维度显然存在显著的正向提升作用,相关假设成立,用回归方程可以表示为企业绩效=0.639*组织学习+常数,但由于R2=0.262,这也说明组织学习并没有全部解释企业绩效的变异,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企业绩效的变动。

表3 组织学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四)组织学习中介作用的回归分析

在验证中介作用方面,采用Baron和Kenny提出的使用最为频繁的逐步检验法[12]来加以验证。该方法设N为中介变量,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a、b、c、c’分别为回归系数。具体步骤如下:

(1)构造Y=cX+e1回归方程,c显著;

(2)构造N=aX+e2回归方程,a显著;

(3)构造Y=bN+e3回归方程,b显著;

(4)构造Y=c’X+bN+e4回归方程,c’显著,同时b减少。若b减少到不显著,则完全中介;若b减少后仍然显著,则部分中介。

若组织学习能通过上述四个步骤,则证明组织学习的中介效应。因此,根据这四个条件,将逐一验证组织学习三个维度以及组织学习整体在创业导向——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组织学习各维度及整体中介作用回归分析

如表4所示,根据中介作用的检验模型,首先检验学习承诺的中介作用。第一步,在自变量为创业导向、因变量为企业绩效的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为0.612,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上述判断条件(1)得以证实;第二步,在自变量为创业导向、因变量为组织学习的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为0.546,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上述判断条件(2)得以证实;第三步,在自变量为学习承诺、因变量为企业绩效的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为0.416,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上述判断条件(3)得以证实;第四步,在自变量为创业导向和学习承诺、因变量为企业绩效的回归方程中,虽然创业导向变量通过了T检验,但是学习承诺变量则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无法通过T检验(P=0.115>0.05)。这说明,在该回归方程中,学习承诺变量对于创业导向——企业绩效两者的相关关系的中介调节作用不显著。

同理,进一步验证分享愿景、开放心智、组织学习整体的中介作用。由表4,在分享愿景中介作用回归分析的四个步骤中,各步骤回归系数均显著,只是在第四步中,企业绩效关于创业导向的回归因为引入了分享愿景的中介变量,使得其回归系数降低了(由0.612到0.348),这说明了分享愿景变量的部分中介作用。在开放心智中介作用回归验证中,显然,在第四步中,变量开放心智的回归系数无法通过T检验(P=0.1>0.05),这说明开放心智变量的中介作用不支持。在组织学习整体中介作用的回归检验中,四个步骤的回归系数均显著,只是在第四步中,企业绩效关于创业导向的回归因为引入了组织学习的中介变量,使得其回归系数降低了(由0.612到0.370),这说明了组织学习变量的部分中介作用。

四、 结束语

本文选取福建150家高新技术企业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汇总如表5。

表5 研究假设验证情况汇总表

——表5续表

假 设结 论Hlg:先动性→成长绩效成立Hlh:竞争积极性→成长绩效不成立Hli:创新性→企业绩效不成立Hlj:风险承担→企业绩效成立Hlk:先动性→企业绩效成立Hll:竞争积极性→企业绩效不成立H1:创业导向→企业绩效成立H2a:学习承诺→财务绩效不成立H2b:分享愿景→财务绩效成立H2c:开放对智→财务绩效不成立H2d:学习承诺→成长绩效不成立H2e:分享愿景→成长绩效成立H2f:开放对智→成长绩效不成立H2g:学习承诺→企业绩效不成立H2h:分享愿景→企业绩效成立H2i:开放对智→企业绩效不成立H2:组织学习→企业绩效成立H3a:学习承诺↓创业导向→企业绩效不成立H3b:分享愿景↓创业导向→企业绩效成立H3c:开放心智↓创业导向 企业绩效不成立H3:组织学习整体↓创业导向→企业绩效成立

由表5,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创业导向可以显著正向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绩效,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承担性和竞争积极性虽然与绩效有关系,但是能否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则与本文先前假设相违背。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绩效提升与否更多地与该企业是否具有创新的视野、在新产品新市场等方面具有先动性相关,而风险承担性与竞争积极性虽然有一定关系,但对于更加重视技术更新换代、市场“先入”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创新性与先动性更为重要。

其次,组织学习也能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绩效。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学习承诺和愿景分享虽然与企业绩效相关,但却无法显著提升企业绩效,这也与前述假设相背离,说明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新技术企业是否具有清晰的愿景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在组织一致的愿景目标的指导下,组织成员能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有效结合起来,在个人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企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企业整合现有资源与能量,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最后,从组织学习对创业导向——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检验来看,组织学习中的分享愿景以及组织学习整体对于创业导向——企业绩效间的中介调节作用得到了部分支持,这就说明,通过组织学习,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创业导向背景下有效提升组织绩效。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培养导向型的学习文化,使组织成员协作合力,形成共同愿景,以适应企业外部动态复杂的企业环境,有效整合企业资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地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是,其一,本文的数据来源更多是基于调查问卷,而调查问卷本身具有受测者主观成分大等缺点,因此数据具有一定的偏差或扭曲;其二,本文的数据从高科技行业中采集,理论结果对于传统行业的适用性仍有待考量;其三,本文的数据是截面数据,而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更多是长期的影响过程;其四,在研究假设上,本文变量涉及太多可能导致研究不深入等。因此,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通过实地调研扩大样本量、延伸到其他行业、采用序列数据、引入其他变量点、选取前述变量的部分维度加以深入细化分析等方面来进行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

[1]ARGYRIS C,SCHON 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a theory in action perspective[M]. NewYork:Addison-Wesley,1978.

[2]MILLER,DANNY. The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orms [J]. Management Science,1983,29 (7): 770-792.

[3]COVIN J G,SLEVIN D P. A conceptu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as firm behavior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1,16(1):7-25.

[4]LUMPKIN,DESS. Clarify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21(1):135-172.

[5]倪昌红. 管理者的社会关系与企业绩效:制度嵌入及其影响路径[D]. 长春:吉林大学,2011.

[6]苏晓华,李倩倩,王平. 创业导向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强弱关系的调节作用[J]. 软科学,2013(1):2-9.

[7]SLATER S F,NARVER J C. Market orientation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5,59(3):63-74.

[8]MILLER D,FRIESEN P. Innovationin conser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firms: two models of strategic momentu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2(3) :1-25.

[9]BAKER,WILLIAM E,SINKULA.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and learning orientation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9,27(4):411-427.

[10]CHANDLER GN,HANKS SH.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emerging businesses: a validation study[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3(8): 391-408.

[11]BARONR M,KENNY.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51):1173-1182.

(责任编辑:杨成平)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in Fujian High-tech Enterprises

WANG Zhao-zhi

(Management Department, Concord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This paper takes 150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Fujian province as research object, then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enterpris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enterprise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high-tech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erefore, high-tech enterpris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echnology upgrading, take the initiative into the market, cultivate a learning-oriented learning culture, so that members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work together to share a common vision and adapt to complex external environment.

high-tech enterpris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enterprise performance

2016-11-01

2016年福建师范大学校内培育立项资助项目“移动互联网企业资源有效性、环境动态性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闽师科[2016]14号);2016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移动互联网企业资本运营战略与财务绩效的关联性研究”(JAS160805)。

王招治(1984- ),女,福建安溪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财务管理。

F272.1

A

2096-3300(2017)01-0045-10

猜你喜欢
创新性愿景高新技术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