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海洋人才培养若干问题思考

2017-03-29 23:50张科
创新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机遇存在问题

张科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海洋人才队伍存在的现状、机遇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洋人才培养科学化、系统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海洋人才;存在问题;机遇;具体路径

[中图分类号] G9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1-53-3

Reflections on the Problems of Marine Talents Training in the New Era

Zhang Ke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8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pportunities and problems of present marine talents team are main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path for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marine talents training.

Key words: marine talents; existing problems; opportunities; specific path

随着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海洋人才的科学化、系统化培养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海洋人才培养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并为全国产业布局调整提供智力支持。

1 海洋人才培养的意义

1.1 实现海洋强国的需要

建设海洋强国也是促成我国内部通过平稳渐进式优化提升产业布局的理想路径。建设海洋强国归根到底需要高素质的海洋人才参与才能实现。因此,在新的时期,对于海洋人才培养既要从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又要注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海洋产业覆盖面广,产业群规模宏大,就业辐射人群众多,培养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卓越的海洋人才队伍是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

1.2 为产业布局调整提供智力支持

随着传统行业竞争力日趋下降和陆地内耗性资源的枯竭,海洋经济的崛起势不可挡。海洋产业具有科学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双重特点。只有贯彻实施科学合理的海洋人才战略和措施才能把我国巨大的海洋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从而为实现海洋产业布局调整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1-2]。

1.3 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格局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围绕着国防利益、政治意图、资源争夺等核心利益的地区局部争端并没有消失,反而在某些区域尤其是海洋场合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海洋地缘特点决定了拥有绝对的制海权,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防保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制海权是国家后续开发利用丰富海洋资源、获取巨大和可持续性海洋利益的前提。海洋产业的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发展前景在当今世界格局下对国家利益维护产生直接的影响,蕴含着强大的国防价值。因此,海洋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利益在新时期的全面维护,需要从战略高度进行重视和科学统筹设计。

2 海洋人才培养的发展机遇

2.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印尼时提出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自远古时代开始就扮演了国家和地区间经贸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角色。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出现新矛盾的背景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着眼打造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提升通道价值、战略安全和国家综合实力。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更加细化规定了对海洋人才中的青年、妇女、志愿者、留学生、卫生人才等特殊群体的培养和交流[3]。

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描绘了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并为各族人民提供共同的行动纲领。“十三五”规划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十三五”规划第九章“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提出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和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十三五”规划还专辟“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一章,强调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

2.3 《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国家海洋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6年发布了《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标准化规划》)明确了加强海洋标准化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高水平、复合型的海洋標准化人才队伍的目标。《标准化规划》指出通过建立健全海洋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海洋标准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快培养精通海洋专业学科和标准化知识的技术人才。

2.4 《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国家海洋局与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2016年发布了《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软实力规划》)。《软实力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体系目标。《软实力规划》指出,在招考及就业政策中向涉海专业倾斜,培养一大批海洋领域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积极支持和引导高等院校海洋学科建设,适当增加涉海专业和涉海课程,设立海洋通识公共选修课。

3 海洋人才培养的存在问题

3.1 存在地区性的失衡现象

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不仅强调提高对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而且事关国民经济整体布局调整、经济质量优化以及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因此,对于海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摒弃只是沿海省份涉海行业内部工作的短视意识。海洋人才为海洋事业发展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并且关系到海洋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质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具体实施更加明确了沿海省份作为海洋产业发展的引擎作用,通过沿海省份的合理产业布局形成辐射内地,延伸至东盟及太平洋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4]。沿海省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推进实施中根据自身发展条件的优势,制定针对性强和彰显地方特色的海洋人才发展政策行动非常迅速和卓有成效。而非沿海省份如何落实与沿海省份海洋产业的调整升级的沟通协调机制尚未成熟,这也导致了非沿海省份对于海洋人才的培养缺乏发展性的战略规划行动,造成了目前海洋人才培养的地区性严重失衡的现象。

3.2 高科技人才缺乏

相对于其他的行业,海洋经济构成比例中依赖自然资源而形成的价值在海洋经济领域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联合编制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64 66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9.4%,第一、二、三产业占比为5.1∶42.5∶52.4。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高科技发展在海洋经济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这也凸显了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今后和未来一个时期海洋科技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缺乏、应用型人才不足、后备人才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科技创新是带动产业整体升级调整的直接和持久的推动力。海洋产业的发展要實现升级调整必须紧紧围绕提升行业科技含量。而对于海洋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科技人才必须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地实现动态的引进和自我培养,不断提升海洋产业的高科技层次才能使整体海洋产业的竞争力获得实质性的提升,从而有助于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

3.3 缺乏与其他行业的互通互赢机制

目前,传统海洋产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如何实现合作和提升竞争力在宏观战略上并没有成型的设计。这直接导致了海洋人才与其他行业人才实现互通交流的科学机制难以产生。相比其他行业,海洋行业受到海洋资源的天然性、消耗性、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巨大,使海洋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地域特色浓厚和季节性变换明显的特点。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长期以来对海洋人才主要聚焦于本行业本系统内进行封闭式的培养和交流而忽略了主动与其他行业寻求合作、融通和提升的积极作为。尤其是大型智力工程平台和共建机制的缺失导致了海洋人才在培训内容、方法技巧以及对外交流方面存在着诸多缺陷。

3.4 国际竞争力不强

我国海洋人才的国际化流动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尤其是海洋人才走出自己工作所属的局部海域,运用高科技与海外同行进行对话和合作的实践非常有限。近年来,随着太平洋沿海各国对海洋战略位置争夺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增大,在海洋产业发展中争夺海洋话语权显得极其重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着眼于推动太平洋沿海各国以积极主动、合作互利、增信相融的态度参与未来海洋产业的大建设格局中。我国海洋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强有力的对外交流能力以及维护合法海洋权益的技能都是今后海洋人才培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4 海洋人才培养科学化、系统化的具体路径

4.1 统筹布局海洋人才培养的战略机制

海洋强国战略已经成为我国今后重点带动国民经济布局调整升级的重大战略。各部门和各沿海省市在制定具体落实发展海洋经济的细化制度时要充分考虑海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注重从总体上统筹规划海洋人才培养的范围、内涵、层次。尤其是对于沿海地区的海洋人才培养要注意与中西部海洋联动产业的人才培养形成共享和交流机制。海洋人才的整体战略要注重整合优化各学科海洋科技人才资源,建设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海洋人才队伍。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是高等院校都需要充分重视利用网络平台整合海洋人才培养的资源,使海洋人才培养的资源能实现远程化、规模化和推广化,从而使海洋人才的培养打破沿海地区局部培养的藩篱。“十三五”规划在第九篇中强调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沿海海洋人才的培养与中西部产业布局调整提供了新的机遇。中西部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工业科技优势能够为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极大的优势支撑,为海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提供充分的支持。

4.2 加大高科技在海洋人才培养中的分量

海洋资源在21世纪成为国际主体,尤其是沿海国家地区争夺的焦点很大程度也在于海洋蕴含着丰富的可待高科技进行开发的宝贵资源。因此,需要在人才培养上加大对海洋人才培养的科技含量。各沿海国家对海洋资源尤其是传统渔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历史和技术方法都基本相似。要在海洋产业上形成强大的经济优势从而巩固海洋战略控制态势必须靠绝对的科技实力作为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在融通太平洋沿海各国与中国的商贸、航行共赢互利的前提下也有助于国家战略地位尤其是海洋权益的维护。因此,作为未来海洋强国战略实施者建设者的海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高科技内容的培养份量。高科技海洋人才的培养需要充分整合利用高校和产业园区这两个主要平台。高校是海洋人才储备最重要的培养场所,在海洋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传授科技前沿的最新理论与技术,而产业园区侧重在实践中培养海洋人才运用高科技技术的能力[5]。

4.3 注重与其他行业的合作交流

海洋强国战略的实现并不是只单独强调海洋事业的发展,而是需要对与海洋相关的行业进行整体的开发利用,带动起与海洋相关行业的兴起。同样,海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海洋技能上的培训,而应该注重整体层次的提高,注重海洋人才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十三五”规划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了若干战略,包括制造强国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生态保护发展战略等[6]。这些涉及行业调整的战略与海洋强国战略都能寻求到合作点和发展平台。海洋人才的培养要紧紧抓住海洋强国战略与其他行业调整升级战略的横向合作和拓展延伸的资源优势,增强新时期海洋人才的竞争力,使海洋人才培养能够为海洋产业的调整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4.4 拓宽国际视野,打造国际化人才港

海洋产业的发展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共赢性。随着国际格局向纵深复杂化方向发展以及沿海各国对海洋权益争夺的加剧,海洋产业与国际对话的空间构筑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7]。因此,海洋人才培养要注重拓展人才国际化视野,增强海洋人才在新时期进行国际有效对话和争取合法权益能力的培养。“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我国将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海洋人才的培养在国际化的路径上要注意本土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和外来引进人才的重点化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王刚,王琪.整合海洋教育资源 加快海洋人才培养[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11):35-38.

[2] 魏婷,李双建,于保华.我国海洋人才发展的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11):18-20.

[3] 陈晓伟.海洋强国呼唤海洋人才高地[J].中国人才,2012(23):14-16.

[4] 李明秋,郭艳玲.建构“海洋文化”教育课堂载体的海洋人才培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84-186.

[5] 王璇,刘小杰.我国海洋储备人才队伍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12(5):140-145.

[6] 中国经济网.图解《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6》[EB/OL].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609/28/t20160928_16342724.shtml.2016-11-15.

[7] 国家海洋人才网.海洋强国人才工程示意图[EB/OL].http://www.ohrc.org.cn/tzgg/201505/t20150511_32546.html,2016-08-20.

猜你喜欢
机遇存在问题
再见,机遇号
泸指v型逆转 进场机遇可期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机遇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