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艺术院校教学楼教室空间的研究与分析★

2017-03-29 09:15
山西建筑 2017年5期
关键词:自习室教学楼工科

吕 雪 汪 江 刘 原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工科类艺术院校教学楼教室空间的研究与分析★

吕 雪 汪 江 刘 原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调研的方法,从教室采光、自习空间、教师办公空间等方面,分析了部分工科类艺术专业教学楼教室空间设计的优缺点,并探讨了适宜的空间设计方案,有利于为师生创造出舒适的工作与学习环境。

教学楼,教室,自习空间,办公空间

1 研究背景

由于各方面因素,现今部分高校教学楼的内部空间划分仍以老一辈传统的格局为基调,在部分专业上确实能满足教学、教育的需要,并能够很好的将空间循环利用,实现“多专业共用一室”的较完美设想。然而全部的统一必然有其局限性,其中对建筑学、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的局限性尤为显著。对于纯粹的工科类院校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老旧教学楼对空间的划分、对文化底蕴的渗透,以及对内部空间形态的塑造,都显得十分薄弱,因而在师生互动、老师教学以及学生间的交流上都会暴露出其隐性的弊端。

根据某网站初步统计,在全国312所工科类大学中有86.67%的大学设有艺术设计专业。211工程学校共42所工科学校中仅有3所无艺术设计专业,有艺术专业的院校比例达到了93%[1]。可见艺术设计专业的普遍。当下,对工科类艺术院校的教学楼的改造,重组,划分,便变得十分重要。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以及各种数据的推敲研究,得出一个可以相对于工科类艺术院校教学空间广泛适用的模式化结论,就变得十分有意义。

所谓的模式化结论,实则就是将空间构成模块化,将各大工科院校艺术专业的教学空间中的相似的空间、相近的格局等进行研究,使它们能够用一套或几套方案概括出,从而供未来工科类艺术专业教学楼的建设或改造提供思路,并能为广大的师生与学子提供更为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以便于师生的交流、学习与互动。

2 研究方法

首先要对文献进行采集,由于该研究隶属于理论研究,因此充足的理论依据可以作为模块化结论得出参考,其中勒柯布西耶提出的“多米诺式”构成法可以作为模块化理念的雏形,同时经过处理,与中国的国情以及社会的发展进行融合改进。再者,诸如徐元卿的《高校艺术教学楼建筑设计研究》、王坚的《高校公共教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等都可以作为文献研究,以供参考。

其次,对于人群应进行有效的调研。该研究课题主要针对工科院校艺术专业的师生,因此从该人群中做调研可以得到相对有价值的信息。而调研方式不应仅仅局限于填写调查表这样较为普遍的方式,毕竟这种对于实体空间的建议通过选项得出的结论会略显苍白。而在调研的方式上,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如开展“我心目中的教学空间”等小型互动比赛,这样既能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又可从同学们的作品中了解到其内心对教学空间真正的需求与期许。同时让大众对参赛的同学进行投票评比,这样得出的调研结果无论从真实还是意义上都更为有价值。

再者,实地考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由于南北方环境气候的差异,在教学空间的分布考量上也会有所不同。同时实地考察可以更为直观的看出好的教学空间的优势之处,同时也更容易找出部分院校教学空间在多方面的不足,从而更好的得出模块化方案。

3 典型案例分析与结论

3.1 关于教室的采光

以东北大学浑南校区建筑学教学楼为例,该教学楼在采光方面既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也有很多弊端。

该教学楼采用三角或多角外探式窗,此窗最大的优点就是利用最小的开窗面积, 却满足了极大的光照需求,同时因为外探式窗口的原因,阳光在进入室内的过程中被弱化,其光线照射路径为扇形,宽敞的墙面上仅安置两扇小窗就能够基本满足该空间对光照的需求,大大节省了空间(见图1)。

此处为该校1层的大自习空间,该自习空间学习氛围浓厚,空间宽敞明亮。但是由于这是纯粹的大自习空间,学生多会在此长时间的读书学习,但是由于1层楼高设计较矮,即使采用整面玻璃作为自习室的长墙,其室内光线依旧很弱,只能使用灯光进行辅助照明,即使白天进入,如若没有人工光源的辅助,依旧无法满足学习交流的需求。但长时间在人为光源提供照明的环境里工作学习,这对人的身体健康乃至心理健康都会有不好的影响。

小结:通过以上几个案例可以分析得出,三角(多角)外探式窗可以解决小空间或小墙面的采光需求,同时具有一定的特色。1层以及大公共自习室的采光要注意自然光照的需求,给人以心理、身体上的舒适感。

3.2 关于自习空间

关于自习空间普遍有四种形式,一种为全通透的自习室(见图2),另一种为半封闭式自习室(见图3),再一种为全封闭式自习室,最后一种为交错式自习室。这四种自习室各有优缺点,且都有各自存在的原因。

3.2.1 全通透自习室

代表: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自习室。特点:将不同年级的建筑、环艺、园林等设计专业的学生安排在一间大教室里,整个自习室完全通透,教室面积非常大,人均面积足够,采光充足。优点:更便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方便老师教学指导,同学之间合作完成作业等。缺点:教室容纳人数多,无法保证相对安静的自习环境,有些情况下并不便于管理,同时在对于教室清洁等更务实的方面,会带来诸多不便。

3.2.2 半封闭自习室

代表:东北大学设计专业自习室。特点:房间较大,以告示板、软墙以及板墙等作为分隔,采光较好,部分位置有采光死角。优点:能将建筑、环艺、园林、城规等专业通过隔断划分开来,但仍能满足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互动也依然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在教室清洁上会相对便利。缺点:教室容纳人数较多,无法保证相对安静的自习环境,有些情况不便于管理。同时由于板墙、软隔断的添加,人均面积相对减小,部分自习区域会出现采光死角。

3.2.3 全封闭自习室

代表:辽宁科技大学各设计专业自习室。特点:是传统的教学楼格局,每个班级安排固定的桌子。优点:可以将各个专业,各个班级,用墙体分隔开来,相对于以上两种自习室来讲较为安静,管理与清洁方面也会相对方便。缺点:单个自习室面积小,可能无法容纳一个班级的同学,同时因为面积的原因,导致学生划分到人均面积明显减少,甚至不能满足基本需求。造成教室拥挤的现象。再者老师在于教学上,因一个班级的学生很难完全容纳在一个教室中,也会有很多困难,学生的学习交流也会因为教室面积小,人均面积小,同一班级有墙体分隔而有很多局限性。光照也不是很充足。

3.2.4 交错式自习室

代表:天津大学。特点:采用单体相对较大的自习空间,做成一个一个的小教室,和第三种全封闭自习室有相似之处,但与之相比面积明显要大。然而局部地区光照仍然有问题,部分死角光线太暗。优点:通过墙体划分班级,整体性较强。管理方便,清洁容易。缺点:由于墙体划分出了多个教室空间,因此导致小空间布局凌乱。造成交通走廊等其他空间黑房间较多,且光线较差,人均面积也仅仅只能满足基本需求,给人一种较为压抑的心理感受。

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形式的自习室划分方式各有优缺点,但从整体上来看,老楼(如辽宁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的自习室空间划分明显会带来诸多问题,相对于已建成的全封闭自习室,可以通过打通非承重墙,从而使得单向空间得到延展,解决班级之间被墙体分隔开影响交流的问题,但基本模式可以保留,继续营造相对自我、安静的自习空间。而交错型自习室相比于全封闭自习室的问题较小,但教室内部空间的运用就变得至关重要,如何安排绘图桌、工具柜对整个自习空间的整洁性都会有影响,后面我会通过数据来提出一些观点。

建筑学专业自习室空间的功能分析表见表1。

表1 建筑学专业自习室空间的功能分析表

3.3 关于办公空间

通过调研,我发现在很多工科类艺术专业教学楼中,教师的办公空间的建设经常被忽视,然而作为交流互动性比较强的设计专业,老师们在办公室能否很好的评图、交流讨论,从而指导学生做出更完美的设计,办公室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办公室作为办公空间,基本的办公设施应有配备,考虑到建筑学专业基本图纸的大小多为500×700,为了老师们评图的方便,建议使用较大的办公桌,长1 500 mm以上,宽900 mm以上。这样在摆放图纸,誊写评语时都会比较方便。

同时,作为建筑专业的教师办公室,应具备学术探讨的小型交流会议空间,当学生与老师的理解出现分歧时,需要探讨以及老师与老师集体评图时,能够更为迅速的得出结果。再者,优秀作业的存档空间也应具备,这样老师也能直观的看出每届学生的优缺点,在教学上加以拓展创新,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存档空间可以通过隔挡,分隔架来摆放模型,建议改分隔架可以自行改变格与格之间的距离,从而容纳更多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模型作业。而图纸等易在光照等因素下有所改变的作业可以存档在密闭的空间内,因此教室的办公空间也可以适当的设置暗室、暗格等空间,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见图4)。

4 结语

教学环境的舒适与否,给学生和老师都会带来不同意义上的影响,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交流、学习,从而做出更完善更具有人文情怀的设计,图纸的质量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压抑的学习空间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种潜在的影响也会渗透在学生的设计风格中。同时,舒适的教师办公空间也能大大提高老师的效率,从而使老师在教学上也能有更好的发挥。从广义上来讲,教学空间在教学上的影响是深远的,一个好的教学空间的建设在当下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本文通过阅读资料,实地考察,对比分析,数据整理,并对整体进行一定的总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个人能力有限,如出现部分小的纰漏也在所难免。希望未来他人在做工科类艺术专业教学楼空间规划时,这篇文章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想法和帮助。

[1] 王丹琳.理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空间多义性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3.

On classroom space of teaching buildings in art schools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Lv Xue Wang Jiang Liu Yuan

(CollegeofArchitectureandArtDesig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Liaoning,Anshan114051,China)

By referring to literature and site investig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lassroom space design of some teaching buildings for art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from the classroom light, self-learning space, and teachers’ office space, and explores the suitable space design, so as to create the comfortable work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teaching building, classroom, self-learning space, office space

1009-6825(2017)05-0003-03

2016-12-08★:2016年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项目(项目编号:201610146032)

吕 雪(1995- ),女,在读本科生

TU-024

A

猜你喜欢
自习室教学楼工科
为逃家务花钱去自习室(2022年 第44期)
付费自习室爆火,“焦虑性充电”有无必要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付费自习室走红
付费自习室悄然成为热门创业项目
教学楼,作文本里的方格 组诗
基于遗传算法的教学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for Cultural Dial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