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概念浅析

2017-03-30 09:58蒋茜
科教导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蒋茜

摘 要 为了针对大学生群体展开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证研究,构建相关概念的分析框架是必要前提。在梳理现有研究基础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进行内涵界定、概念分解和维度分析,设定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为一级维度,以各具体核心价值观为二级维度,以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为三级维度,设计相应测量指标,考察大学生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为丰富相关实证研究和提高教学针对性、有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概念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2.026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and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relevant concepts.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research, defined the connotation, concept decomposition and dimension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 identity, setting the core value of national, social and civic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cept of a specific dimension, the core values of the two dimensions, with cognitive identity and emotional identity, behavior identity was three dimensions, design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ment index, evalu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eaching reference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tinence to enrich the relevant empiric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dentification; concept analysis

在当前思想领域各种价值观念纷繁复杂、交错交锋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社会思想文化、掌握价值观念领域主导权的重要工程。高校是这一工程最重要的阵地,抓住了大学生,就抓住了中国意识形态的未来。为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有效性,须切实把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这就需要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等相关概念进行内涵界定、概念分解和维度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夯实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为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前提条件。

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界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相对稳定的价值信念,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精神、社会理念和公民道德的抽象概括。认同即认可、赞同,既指一种心理状态,又可指心理的发展过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能够躬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从动态角度看,包含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发展阶段,经历从知性到感性再到理性,从内在的心理态度再外化为行动的发展过程。从静态角度看,“认同”又具有程度的差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层次的内容具有阶段性和程度差异的认可状态。深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和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在价值选择多元、思想观念多变的社会背景中明辨是非,成长为才高德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现状

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前期可追溯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概念,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2007年曾在全国进行抽样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情况等,这些调查研究既凸显了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刘铮201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探讨》(刘凤英2014)、《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路径选择》(张斌2014)、《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实证研究》(郭朝辉2014)等,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大作用和意义,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促进认同的措施、方法、途径、机制、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学者们在上海(陶倩)、河北(田海舰)、广东(宁晓菊)、福建、湖南、四川、云南、新疆等地高校开展了某地区内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调研活动,还进行了一些跨省联合调研。学者们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进一步丰富了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区域研究、跨学科研究,夯实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另外,很多西方国家也十分重视价值观教育, 其中的有益方法值得研究、反思、借鉴。例如,美国的大学没有设立专门的政治教育课,但在公立高中实际上已经对学生进行了系统思想道德教育。美国人的理念是,大学以前是对学生思想道德体系的塑形。在美国,一个人进入大学后就一般不再进行专门的道德教育,但仍然开设许多人文社科类的通识课程,其中就融入了国家的政治思想价值理念,并借助于知识传授传递给学生,让美国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得到延续。

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概念分解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这一抽象概念做出分解和细化,使之成为可供观察和分析的工具,将有利于将实证研究的内容具体化,克服长期以来对“价值观认同”这一抽象问题的笼统和表面化的分析,是维度分析的基础。

根據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在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是三组典型的意识形态、社会理念和行为法则;而认同的发展和表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内在到外在,又存在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差别;二者组合形成了3€?的矩阵结构(图1),它们相互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如国家层面的价值观,主要通过情感认同来体现,即从感情上希望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个人作为国家一员怀有自豪感;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认知上的认同,如通过科学理论的学习和思辨,认同只有“平等”才能实现社会长治久安,“法治”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最优方案等;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则主要通过行为认同来表现。经过分解和细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可以作为分析工具,进一步具体化为各种可独立考察的问题。通过分析不同的认知方式出现的问题,也更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切合实效的对策,如情感认同通过加强历史学习,进行情感教育;认知认同通过理论学习和辩论,明辨是非;行为认同则通过行为引导来矫正等。

4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维度分析

为了准确反映民众对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需在设计问卷时对各个维度下的问项设置、影响因素、问项的相关性等作全面考量,使问卷设项具体而易于填写。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调查主要有:一是教育部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开展的“当前我国公众认同、接收核心价值观调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道德、生态六个维度,对当前我国公众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状况进行分析;①二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个重大关系研究”课题组开展的“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调查”,从政治价值观、宗教观、友谊观、爱情观、家庭观、品德观等维度进行问卷调查,并撰写出版了《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调查研究》一书;②三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核心价值体系与首都市民价值观调查模型研究”课题组从公德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法制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生活价值观、婚育与性价值观六个维度构建“首都市民价值观评价指标体系”。③

在相关的概念分解和借鉴宣兆凯、④杨奎、⑤刘顺厚⑥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涉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问卷,包括除基本信息之外的至少36个条目,以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为一级维度,以各具体核心价值观为二级维度,以认知认同、情感(包括意志、信念、信仰等)认同、行为认同为三级维度,设计相关调查指标,以科学性、可操作性、适量化、引导性、可比性的原则全面衡量大学生价值观理论认知、情感共鸣及行为践履程度,掌握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的整体状况(表1)。

合理的维度分析不仅有利于掌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发展阶段和程度差异,从理论上丰富有关问题的实证研究;在教育教学上有利于相关教师立足现实,贴近学生心理和生活实际,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内容和模式,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力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为大学生群体所认同并外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消除负面的文化因素影响;还有利于学校和社会在“全环境”下营造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文化氛围;进而有利于为国家加强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供措施建议。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研究项目(德育专项)“毗邻港澳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的实证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2014JKDYY31)

注释

① 宣兆凯.“与公众对话”:公众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调查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5).

② 龚群.当代社会价值观调查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③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核心价值体系与首都市民价值观调查模型研究”课题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首都市民价值观调查模型研究》,2008年研究报告,第8页,内部资料。转引自:杨奎.首都市民社会主义价值观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

④ 宣兆凯.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及演变趋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

⑤ 杨奎.首都市民社会主义价值观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

⑥ 刘顺厚.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基于多元文化的视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2.

猜你喜欢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