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语文教学对留守儿童问题的人文性关照

2017-03-30 15:06高吟梅
课外语文·下 2017年2期

高吟梅

【摘要】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者任意一方外出务工,而独自留在农村生活的一批儿童,他们大都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隔代照顾,甚至由父母方的远房亲戚抚养。居住环境复杂,父母角色长期缺席,导致留守儿童现状堪忧,一系列心理问题也会随之滋生,他们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当前农村学校教育存在师资力量匮乏,家长教育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提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留守儿童进行人文熏陶,通过定期进行家访,编制适用留守儿童的教材,用人文精神灌输正确价值观,用情感教育抚慰留守儿童心灵等举措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治疗,摆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从而使这些“缺翼”的天使走上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

【关键词】留守儿童;语文教学;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一、留守儿童的定义及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长期由长辈亲属或他人代为照顾的未成年人。有些儿童是由父亲或母亲任意一方外出务工(多为父亲单独外出),而留下另一方在家带孩子,父母的教育功能还在,能够较好地管理孩子。还有一种现象是父母双方带着子女一起外出务工,子女随父母在打工当地上学生活,这批儿童称为流动儿童。本文主要研究父母均不在身边的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抚养,隔代带孩子容易造成诸多问题,例如“重养轻教、重满足轻管束”等等,加之老一辈农村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孩子的学习方面很少能有帮助”,所以会忽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少了父母的监督,儿童的自制能力较差,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惯,比如抽烟喝酒打架等恶习,在农村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还有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年龄大,因此容易遭遇同龄群体的孤立,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校园暴力的频繁发生。

留守儿童现状堪忧,一系列心理问题也会随之滋生。一部分儿童由于长期被孤立,会产生自卑心理,严重的甚至患上自闭症。经常在学校受欺负也会导致孩子的厌学心理,害怕去学校而不去上学,甚至早早地辍学在家。失学加之亲情本位的缺失导致孩子内心孤单冷漠,甚至对现实麻木,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青少年犯罪往往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有多罪恶,这与他们的认知有极大关系。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深入到留守儿童内心深处,发挥语文教育的精神关怀。

二、语文的人文功能关照留守儿童心灵的具体举措

(一)定期进行家访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加上小孩的模仿天性,放任不管的话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性。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特点,对于他们家庭环境中不利于成长的复杂因素及时加以引导,多和他们的监护人沟通,以得到家长的全力支持。建立留守儿童个人进步档案,平时多对儿童进行激励教育,儿童在老师的引导下每做出一点改变,都应该对其进行鼓励,以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课下加强和学生的联系,使他们养成及时完成家庭作业,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二)编制留守儿童专用教材

语文教育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教师应把握教材中的人文性,以真挚的感情带入课堂,创造一种温情的氛围,使留守儿童在上课的同时既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又能体会到父母不在身边所缺失的亲情。语文教师在使用统一教材进行教学的同时,鼓励他们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编制一套留守儿童专用教材。叶圣陶先生以儿童本位为理念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作为小学教材,注重儿童的心理特点,内容活泼隽永,深受小朋友的喜爱。语文教师可以加以借鉴,选择符合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文章,汇入教材中,以温情和人文教育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良好的课堂情境不仅可以吸引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在平和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三)用人文精神灌输正确价值观

语文教材提倡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的实质即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包含情感,意志,人格,心理因素等,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以通过对学生灌输人文精神来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教学过程来实现的。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在力求公平的情况下保证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与其他同学均衡发展。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留守儿童的自我成长,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还可以为其插上想象的翅膀。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他们的自我发展,有利于他们增强自控能力,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

(四)用情感教育抚慰留守儿童的心灵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失可能会直接引发种种心理问题,不加以疏导的话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儿童因为常年没有亲人的陪伴而封闭自己的心灵,常人难以走进其内心世界,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可以解开他们的心结。情感教育指教育者用美好的,善良的,积极的,正确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在心灵与道德情面給予关注和理解。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身处地地融入教学情境中去,想作者之所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将这些灵魂深处的情怀融入课堂氛围中,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与之相似的精神世界,慢慢打开他们的情感大门,引导他们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加强锻炼一些从来不敢开口的留守儿童说出自己的所感所想,一点一滴地对其进行感化教育,使人文情怀融入每一位儿童的内心深处去。这样,阳光照耀在每个人的心房,留守儿童看世界的眼光将多姿多彩。

三、总结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脆弱需要用心去保护,他们的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广大农村一线教师在处理留守儿童问题上应该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学校应鼓励语文教师用语文教材的人文功能关照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为留守儿童点亮一盏明灯!

参考文献

[1]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

[2]陶然、周敏慧.父母外出务工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J].管理世界(月刊),2012(8).

[3]李学.也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

刊,2012(12).

附注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中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河南省中小学国学教育推广与师资培训研究”(编号:2017—JSJYYB—081)的项目成果。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