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汉字听写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7-03-30 15:12蔡振为
课外语文·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汉字

蔡振为

【摘要】开展汉字听写活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推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构建书香校园,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人文素养,陶冶情操。

【关键词】汉字;听写;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现阶段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已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语文学科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沉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智慧和文化,因此,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等方面,语文教师义不容辞,应当努力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构建热爱母语、陶冶人文精神的平台。

一、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瑰宝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它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就是中华民族綿延不绝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汉语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是世界上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它承载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历经沧桑,绵延不断,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汉字构形与表意功能系统的形成,是长期历史积淀的产物,每个汉字都贮存着丰富的信息,有自己发展的历史,详解其内蕴,就可以了解它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但也应当看到,汉字又是世界上最难书写的文字,不少汉字结构复杂,独特的方块字形需要不断记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写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及其他课程并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因此,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形成更加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能只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进行规范有序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当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开展相关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不仅感受到汉字结构的均衡美与变化美,而且引导他们感悟其内在的意境美,真正掌握好汉字,让自己的书写更规范、更美观。

二、学生汉字运用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渐丰富,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目前中学生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对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部分学生在阅读写作过程中正在逐渐丢失了传统文化,人文素养不够,无论是在价值取向,还是在言谈举止方面,都有庸俗化和功利主义的倾向。具体到汉字的书写能力方面,由于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于依靠键盘等输入工具书写,手写汉字的机会大大减少,准确、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有所下降。我校语文教研组曾对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日常缴交的作业情况进行了普查,发现学生在规范汉字的书写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书写方面比较随意,即便是高中学生中也大有人在,主要表现为字形潦草、杂乱,卷面不整洁,不按汉字规范的笔画顺序书写,作文训练簿中,错别字随处可见(排除笔误因素),个别学生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常用字都未掌握好。究其原因,与学生课余的作业量过大,缺乏认真、耐心的书写练习时间有关,加之中考、高考考试压力较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学习任务的完成,忽视了规范书写的重要性。而从教师角度看,有些老师在常规教学活动也重视不够,往往忽略了书写指导,没有在书写方面提出严格而明确的要求。

要改变部分学生中存在的书写不规范现象,当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师生双方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必须做出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有收效。语文老师除了自身作出表率,在板书、作文批阅等方面正确书写规范汉字外,还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具体指导,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如举办讲座、开设书法课、组织书法作品竞赛展览等多种活动。

三、以汉字听写活动为载体,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弘扬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感受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研究制定了许多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举措,寓传统文化教育于学科教学过程中,这些学科包括语文、政治、历史和地理等。但就语文学科而言,课堂渗透传统文化还是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还是受到教材的制约。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后,每周语文课的学时更加有限,语文老师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力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他们把关注点放在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等方面,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涉及传统文化方面往往很有限,一般情况下,要具体到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感受汉字的文化魅力,也只能点到而止,否则喧宾夺主,反而失去了课堂教学的侧重点。面对课内学时有限这一情况,如何很好地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就是语文老师应当重视的重要方面了,显然,课外活动无疑可以成为学生课内学习的重要补充。近年来,我校以语文教研组为主,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在校内开展了汉字听写活动,与学生课内所学文言文或知识短文联系起来,拓展课内所学,使课程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通过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增强了自身的文化积淀。

这项活动在初高中非毕业年段开展,每学期举办一届,以年级为单位,学生全员参加,由面到点。各年级语文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将教材中的生僻字词整理出来,充分利用《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熟练掌握这些词语。老师在指导积累的过程中,随时帮助学生辨析字形,解读方块字中的乾坤,帮助他们了解汉字中丰富多彩的文化韵味。接着,在班级中进行听写选拔,词语覆盖面要广,每班选出5名优胜者组成代表队,参加年段的决赛。决赛采取现场听写方式,由浅入深,由教材中的词语,适当延及课外,采用逐一淘汰出错选手的形式,最终决出冠军,并评出前三名的团队进行奖励。这项活动产生了很大的激励力量,全体学生现场参与,兴趣盎然,这对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注意识记汉字字形,美观书写汉字,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实践证明,开展汉字听写活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推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构建书香校园,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人文素养,陶冶情操。这项活动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责任,对不断强化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着深远的意义。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汉字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