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敬畏之心,让教育变轻松

2017-03-30 15:20林德钊
课外语文·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常怀敬畏能力

林德钊

【摘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我们的岗位,敬畏我们的学生,敬畏我们的课堂,从而提升我们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感染学生,以出色的教学成果赢得学生的好评,让教育变得更轻松,让学生变得更优秀。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将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和成就感,将变得更加充满快乐和智慧。

【关键词】敬畏之心;教育变轻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为什么要常怀敬畏之心?因为教师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事业。常怀敬畏之心,是我们教师对生命、对社会的负责和奉献。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时刻提醒自己,行有所止。

古之圣人智者之所以不凡,是因他们有所敬畏。儒学大师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大唐盛世的李世民常说:“人言作天子则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这位皇帝有什么可畏惧?唐太宗如是说:“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

一、敬畏岗位,提升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我们如果能敬畏岗位,就会懂得珍惜岗位,就会尽职尽责。毕竟教书育人,不只是简单的备课与上课,它需要全神投入,全力以赴。

(一)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生活中我们敬畏什么就拥有什么,我们轻慢什么就失去什么。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越研究越深。事实上能花时间深入钻研教学的教师不多。在办公室我常看到个别老师很少在批改作业,备课,他们多在QQ发言,刷微信,网上遨游。因此,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必须分清楚。

(二)把教师职业当成是自己的事业、信仰来做

这个定位很关键。教师这个职业,天然是为了引领学生,帮助学生。我们如果能够把自己定位为来这个世界不是来取的,而是来给的。那么,我们就能够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信仰来做,结果将截然不同。

我们教师最珍贵的不是知识,而是精神,精神能诞生出智慧,有了智慧,然后再去使用知识。当我们把教师职业当成是自己的事业、信仰来做的时候,我们就懂得如何帮助学生去建立去实现伟大、美好、无私的梦想。学生也会因为有了这个梦想而快速成长,这样,不知有多少教育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如果教师自己没有成就感,怎么培养有成就感的学生

人最大的成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为梦想而努力。学生如果个个都乐于去做,成就感自然就有了。我们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把这感觉找到:帮他找到他能做的题,帮他找到他能画的画,帮他找到他能写的作文。他就有成就感,他自然就快乐起来。对一个学生来说,纵然是全班倒数第一,但当他感受到学习本身给他带来了成就感时,不就是真正找到了快乐吗?

世上没有一份职业超过教师,因为教师是在做影响学生生命的事业!工作中教师如果自己没有找到成就感,那他是不称职的教师。因为自己都没有成就感,怎么培养出有成就感的学生。

二、敬畏学生,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感染学生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一切有效的教育都是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教育的核心是触动心灵,我们只有抓住了核心,学生就会改变。

(一)心中要有学生

我们心中要有学生,要和学生亦师亦友。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不能只教书而教书,我们要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去感染学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灵,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接受我们的教育而改变。

(二)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

教师除了心中要有学生之外,如果没有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也是事倍功半。实际上学生需要的不只是分数,他们需要我们去关心去认同!

我们想引领学生向前走,就必须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有些教师无法引领学生,是因为不在同一个世界里面。因为小孩只喜欢跟小孩玩,不喜欢跟大人玩。如果不是在同一个世界,没有了共同语言,就“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是在同一个世界,就“酒逢知己千杯少”。当我们能够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根本就不需要过多的说教,更不需要太多的规矩来约束学生。我们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同学们就心领神会了。

(三)要与学生进行“谈判”

在引领学生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比较恰当的处理方法是与学生进行“谈判”。所以我们要学会有效的与学生进行“谈判”。为什么呢?因为谈判是最简单最有效率。到菜市场时我们都会谈判,把很高的价,谈得很低。在引领学生的过程中,为什么没想到我们要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谈判”呢?

譬如某同学最近的考试退步了,老师说,每天放学回家不能再打游戏!发现老师说了没用。那怎么谈判呢?我们可以对学生提,每天玩半个小时,少玩半个小时,好不好?你语文成绩只要提高2分就可以。实际上1分2分,是一个方向的引导,不是真的要他保证上升2分。而是在意他为了这2分的努力过程,在意他的用心和态度,这是给学生一个方向的引导,这才是关键。

三、敬畏课堂,以出色的教学成果赢得学生的好评

课堂是我们实施教书育人的主场地。教学是一个同化的过程,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天才会教出天才的学生,人才会教出人才的学生。

当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学习的时候,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我们的课没准备好,没钻研好?还是课讲得太深奥,没把握住重点难点?所以,每次备课我们都要研究,课堂上如何用通俗易懂,简单的方法破解深奥的知识,打通知识与学生的链接,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简单,学得快乐?

1.培养学生具备四大能力

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行动能力,是成功的人具备的四大能力。学习能力好比是吃东西的能力,思考能力好比是消化东西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科学?教学的环节是否合理?教学的方法是否恰当?问题的设置是否有效?这些都是我们要紧紧地围绕这四大能力来展开的。

你看我们的毛主席,他是师范学校毕业,你看他的学习能力强不强?他的思考能力?他的表达能力?他的行动能力?所以这四大能力比我们的分数更重要。

2.谁的境界越高,谁的教学成果就越出色。

人生的境界决定了人生的成长速度,直接提升境界就是跨越人生障碍的最简单方法。有些老师,是不是在别的行业找不到比这更高的工资,才选择当教师?他会干得好吗?他们当中或有人会想,当教师可以有更好的待遇,可以买车子,可以有更好的未来。

当清洁工也一样,如果是因为文化低,没什么能力才扫地,她有前途吗?如果换一个人,她总想,她要把地扫干净,她要让校园看着更舒服,她要把干净美丽的环境带给别人。她如果每天也是这样用心去扫地,那么不用三五年她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一个是自私自利,心不在焉;一个是无私奉献,全力以赴。两者相比,谁的境界更高?谁的工作成果更出色?答案不言而喻。那些教师因为境界是自私的,我们就知道其教学多是得过且过,其人生也是了无生趣的。

3.课堂应该是簡单快乐高效

如果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喜悦,学生哪里有不喜欢学?有教育智慧的老师,课堂上常常花时间跟同学们互动,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同学们学得更快,古诗词、文言文很快就背诵下来,写作文一下子就有灵感,学习不再觉得是痛苦的事情,期末考试,成绩提高明显。

四、结语

究竟用什么方法让同学们快乐地高效地学习?常怀敬畏之心的人,就能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让教育变得更轻松,让学生变得更优秀。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将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和成就感,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将变得更加充满快乐和智慧。

参考文献

[1]李妙兰.常怀敬畏之心,提升师德修养[J].大学教育,2014(13).

[2]董玉叶.敬畏让语文教师更优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13).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常怀敬畏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蒋鹏举:常怀报国志 建功在中吴
一些敬畏
常怀感恩之心 肩担代表责任
常怀“愧对”之意——怀的是无为而愧的操守良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敬畏先烈
敬畏 果决 笃信
常怀关爱心 山里帮穷娃:记阳城县董封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