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体系构建

2017-03-30 02:49陈海霞陈美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葛 李,顾 立,章 卓,李 华,陈海霞,陈美娟

(西南医科大学 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体系构建

葛 李,顾 立,章 卓,李 华,陈海霞,陈美娟

(西南医科大学 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本文针对医科院校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药理实验教学现状,提出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体系:以教学观念创新为指导;教学制度创新为保障;师资、内容、手段、方法、教材、管理创新为核心;考核创新为检验的创新体系,进而建成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体系,具有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药理学;实验;改革

药理实验教学作为药理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验证某些理论,巩固学生对药理学理论知识理解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团队合作的科学精神,提高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合作精神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认为实验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从属于理论教学.针对这一现状,一些高职高专医科院校、药科大学等对护理专业、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纷纷改进[1-5],文献报道多为经验总结及体会,均未能形成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创新理论体系,故而本文提出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体系构建,以达到全面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1 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认为实验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从属于理论教学.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依附于理论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实验教学分散、简单重复的内容多,反映科学技术新知识、新成果的内容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教师为学生预先准备的多,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动手机会少,实验教学自身功能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实验教学缺乏先进教学手段,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下面听,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再者考核方法不科学,实验考核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作为给分的标准,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的要求按时完成、上交报告,便可获得很好的成绩,而且千篇一律的实验报告屡屡可见,体现不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忽视了对学生实验过程中行为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优点是便于教师掌握实验内容和进度,配合理论课教学.但是其弊端在于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独立思考的机会少.学生对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远不能适应当今“以问题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要培养出具备竞争实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教师在教学多个环节均需改变教学观念,加大教改力度[6-7].

2 药理学实验教学创机关报体系构建

基于目前医科院校药理学实验教学现状,本课题组提出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体系构建——以教学观念创新为指导;教学制度创新为保障;师资、内容、手段、方法、教材、管理创新为核心;考核创新为检验的创新体系,进而建成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体系.

2.1 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树立科学的创新体系指导思想

树立“重视实验的教育功能、重视对实验过程的探索、重视能力培养及渗透素质教育”的实验教学理念,随着课程功能由原有的知识本位向态度、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并重转变,迫使我们必须对实验教学的目的进行重新认识.实验教学不仅要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应将临床用药的相关知识渗透到药理学实验教学之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满足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将“以人为本、爱岗敬业、严谨规范的工作态度”渗透到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恰如其分地实施培养其职业素质的教育,并将此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

2.2 实验教学制度改革是创新体系顺利实施的保障

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预试验、实验室开放制度,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统一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排除个人认识偏差,利于年轻教师提高.通过预试验,可对实验细节进行排查调整,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灵敏度和准确度,确保实验成功,使学生也能做出较好的结果,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提升其对药理实验的兴趣,同时理清重点、难点,在随后开展的学生实验中做到有的放矢,高效利用实验课的上课时间,相应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实验室开放是进行综合性、探索性实验的技术保障,通过开放1-2间实验室,安排指导老师指导,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自已的实验,或者让课堂上实验失败的同学找到失败的原因,这样能更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其创造能力.

2.3 实验教学师资、教材、内容、方法、手段、管理改革是创新体系核心

2.3.1 师资培养

每年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医院临床科室进修学习、开设专题讲座,参加学术会议等措施加大师资培训力度.让中青年教师树立“重视实验的教育功能、重视对实验过程的探索、重视能力培养及渗透素质教育”的实验教学理念,不仅要求掌握更全面的知识,更娴熟的操作技术,还要求有更高的职业道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2.3.2 教材建设

选用机能学实验分册,加强与生理、病生学科间联系、整合,避免实验内容重复且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汇贯通、举一反三.

2.3.3 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将原来过多的验证性小实验只保留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实用性强的、符合专业要求的技能性实验,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熟悉、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方法,增设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如“药物LD50的测定”、“药物T1/2测定”、“传出药物对兔血压影响”“病案讨论”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合作精神.实验学时将原2学时改为4学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实验.针对不同专业各有侧重点,区别对待.

2.3.4 教学方法改革

改变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法,引入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病案讨论;竞赛教学法;项目-导师制.

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从实验设计-操作-结果观察-数据收集处理-实验报告的书写,其间包含着实验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情景教学法:实验教学中针对临床专业引导学生摸拟医生、患者角色,加强对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理解记忆;针对药学专业引导学生摸拟药房工作人员、患者角色,加强对药物、处方知识的理解记忆.

病案讨论:在完成理论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安排1-2次病案讨论,达到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竞赛教学法: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老师先把实验操作技术说明要点,然后同学们练习,之后每组选派代表参加班级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竞赛.这种方法使同学认识到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项目-导师制:在导师指导下选题-实验-结题-论文撰写,把药理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药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而且通过查文献、实验设计、撰写科研论文等,了解药理学科的一些新进展,系统地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获取知识的科学途径提高了学生独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3.5 教学手段改革

将CAI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中,采用BL642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半自动生化仪、教学录像等,新增开放多媒体仿真实验室,给学生提供通过网络,在电脑上可以模拟进行生理、病生、药理三门机能实验的机会,可以弥补传统实验在时间与空间、物质与技术上的缺陷.

2.3.6 教学管理

开放实验室管理:安排实验教学一线教师值班,指导学生实验过程,有效应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实验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器材、动物和药品的更换与调整,或者是对实验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革等.

网络管理:推行网络管理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上通过网络博客、电子邮件和QQ聊天等方式与学生交流和探讨,增加学生学习的互动性,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4 改革考核方式,重在过程性评价并检验创新体系运行效果

改变单一的技能评价,采用将技能评价、能力评价、态度评价融为一体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实验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报告、平时成绩、考勤、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计能力.实验报告重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其结果和讨论为重点考核内容,要求不能是简单的文字叙述而是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提示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上提问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考勤作为实验成绩的一部分可以加强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防止迟到早退现象.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作为独立考核内容,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科技创新性,运用新的思维方法,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发明和创新.

综上,现状分析是创新体系构建的前提,使研究工作有的放矢;该体系具有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进行不断的效果广泛调研,逐渐完善该体系结构,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1〕喻泽兰,卢新华,曹喻灵,等.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施[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59-61.

〔2〕崔武庚,黄卉.PBL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4):130-132.

〔3〕鲁艺,张杰,邓秀兰,等.中医拔尖人才培养中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拓展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43):264-265.

〔4〕许晓乐,曾翼.浅析药理学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6(1): 85-85.

〔5〕何颖娜,刘姣,任艳青,等.翻转课堂在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J].教育教学论坛, 2016(7):225-226.

〔6〕陈敏,张明升,王燕,等.基于学生科研兴趣培养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51-53.

〔7〕尤婷婷,陈博,邹丽宜,等.培养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9):55-56.

G642

A

1673-260X(2017)08-0079-03

2017-03-26

西南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099)

陈美娟(1969.07-),女,泸州,硕士,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心脑血管药理

猜你喜欢
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改革之路
艺术药理学
改革备忘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