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具有化学特色的生命安全教育途径

2017-04-01 08:46刘宏霞�ソ�国利
中学化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化学物质物质

刘宏霞�ソ�国利

化学的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将:“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而生活在物质世界中的学生,除了意外伤害,其他的生命安全问题几乎都跟他们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及其变化有关。所以,在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探索具有化学特色的生命安全教育途径是非常必要的。现将笔者探索的成果与广大同仁共享。

一、以化学实验为契机,增强安全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与其他学科实验最大的区别就是时刻存在安全隐患,稍一疏忽不仅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还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所以,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增强安全意识的最佳契机。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利用化学实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第一,深刻挖掘每个化学实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在学生初学化学时,对化学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容易因好奇随意操作或将不该混合的物质混合到一起而酿成事故。据报道,江苏某地一名初三学生借给老师送实验用品的机会,偷偷将氯酸钾和红磷带回家,在家中将两种药品放在玻璃瓶中混合时,突然发生爆炸,结果面部和颈部受伤,还炸掉半个手指。所以,教师在上第一节实验课时,就应该强调让学生严格按要求做实验,如果想进行创新探究,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同时要求教师要给学生规范、科学的操作示范,讲清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在做每个实验前,将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给学生以足够的提示,这样既能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又能杜绝发生事故。如,在做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时,笔者给学生的温馨提示是:盐酸、稀硫酸都有腐蚀性,取用时避免与皮肤、衣物接触;酸要取少量;观察时要从侧面观察,不能将眼睛直视试管口;点燃产生的气体时,也要注意面部躲闪等。

第二,将实验中的安全问题由课内引申到课外。让学生在掌握化学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增强安全意识。

如,在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时,需要将收集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观察液面上升的高度,该实验要注意带上胶皮手套进行操作,防止氢氧化钠溶液腐蚀皮肤。由此引申到生活中用含有氢氧化钠的油烟清洁剂清洗烟机时也应该带上胶皮手套,防止腐蚀。

二、以研究物质为主线,树立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化学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研究物质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物质。我们就应该以研究物质为主线,学习每种物质时,都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化学物质,并让学生意识到不合理使用化学物质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

1.利用物质性质和用途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化学物质

如,当学习软水和硬水时,学生知道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所以就指导学生要检验一下家中用水的水质,根据水质合理选择洗涤剂。

再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目前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涉及到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要引导学生从物质的性质出发来科学判断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得当,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近日,一则题为《震惊!在外面喝粥等于服毒?太恐怖了!》的帖子在网上炸开了锅。帖子称:在外食用的浓稠的粥,很有可能是添加了“粥宝”——黄原胶。这种黄原胶加入粥里后,只需用少量的米、花十几分钟就能熬制一大锅浓稠的粥,而且卖相更好。在粥中添加黄原胶真的能使人中毒吗?上海天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品研發部的陶善利表示,黄原胶是以玉米为原料、经生物发酵生产的高分子多糖聚合物,可广泛用作增稠剂。“国家有规定,粥里面不可以添加增稠剂。”陶善利称,主要原因还是为了防止商家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增稠剂也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而使用食品添加剂应该符合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由此可见,只有从化学角度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才能科学的利用物质。

2.通过组织辩论某些物质的利与弊,树立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如,学习“化学肥料”一课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化肥和农药的利与弊”。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会促进粮食增产,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但是,如果只为了增产,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就会造成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甚至导致作物上残留农药,危及人类和其它动物的健康。

再如,学习“合成材料”时,组织学生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通过激烈的辩论,学生充分认识到塑料制品有成本低、易加工、抗腐蚀能力强、防水、防电、质轻、耐用等优点;同时也知道了回收废弃塑料成本高、有些塑料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甚至高温环境也会导致塑料分解出有毒成分,塑料自身不腐烂,无法自然降解,容易导致白色污染等缺点。

通过上述的讨论或辩论的形式,学生对如何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塑料制品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物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科学合理的利用化学物质造福人类,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充分利用为人类服务化学物质。

3.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原理,学会控制化学变化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我们要促进对人类有利的变化,阻止或限制对人类不利的变化发生。而化学就是研究物质变化的学科,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科教育功能,探究化学变化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化学变化的条件,使化学变化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如, 学习了燃烧的条件之后,当想利用燃烧变化产生的热量的时候,就应该加大空气的流量或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这样既节约燃料,又减少污染;但是一旦发生火灾危害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时,

就应该破坏燃烧条件,阻止燃烧变化的发生。

三、以突发事件为情境,训练生存技能

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突发事件很多,因化学知识匮乏,处理不当造成生命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所以根据相关教学内容,用突发事件创设教学情境,既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能训练学生的生存技能。

如,在讲解生石灰的性质时,笔者首先给学生讲述一个突发事件,“上海前几年有一个儿童把生石灰干燥剂弄进眼睛里,家长不知如何解救,只会抱起孩子往医院赶,等赶到医院,医生检察后发现儿童的眼角膜已经烧坏,孩子视力已严重损坏无法恢复了。”接着提出问题:生石灰进入眼睛为什么伤害这样大?一旦进入眼睛后应该怎样处理?

学生在这样一个真实事件的促动下,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要了解生石灰的性质,并努力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想象,如果这个孩子的家长有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就不会束以待毙,导致孩子视力受损。

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生活情境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训练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将生命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以化学基础知识为载体,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使命,作为化学教师要善于挖掘与化学有关的生命安全教育素材,努力探索具有化学特色的生命安全教育途径。

(收稿日期:2016-10-11)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化学物质物质
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探究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现状与解决策略
高职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融合探究
关于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
高中化学物质的漂白性辨析
专题I身边的化学物质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参考答案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