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疆方略的五个维度

2017-04-02 19:22夏文斌史明轩
关键词:理政民族团结新疆

夏文斌,史明轩

(石河子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新疆 石河子 832003)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专题研究】

习近平治疆方略的五个维度

夏文斌,史明轩

(石河子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新疆 石河子 832003)

习近平治疆方略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新疆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把握习近平治疆方略对于新时期新疆治理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该文从五个维度提出把握习近平治疆方略,有助于结合新疆实际,深化对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解;有助于深化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把握新疆小康社会建设的特殊要求;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必然性,不断增强对民族团结目标任务的认识和执行力。

习近平;治疆方略;民族团结;长治久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使得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焕发生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艰辛探索,中国人民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中国以新的速度、新的智慧、新的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向全国、全世界发出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强音。这一时代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接近民族复兴这一伟大目标,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比任何时期都要强。但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还没有完全改变。尤其是包括新疆在内的民族地区,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与发展,但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如何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如何促进新疆与全国一道又好又快发展,等等。这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目标任务的落实,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真正实现。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提出了治疆方略的总体思想。如何深刻理解与把握习近平治疆方略,需要从五个方面深化认识。

一、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维度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这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出现的新气象,正是缘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着宏大的视野和格局,更有着务实的精神,从问题出发,从当代中国人民所思所想出发,接地气,有底蕴。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仅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而且得到世界各国学者及政要的高度肯定。中国方案已经成为世界治理的“必选题”。

习近平治疆方略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大美新疆,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千百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辛勤劳作,为新疆的和谐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敌对势力对新疆历史问题、民族问题、发展问题等进行错误解读,这些严重影响到新疆的稳定与发展。此外,境内外“三股势力”在新疆挑起了一系列暴恐事件。他们的所作所为,根本目的就是要分裂新疆,破坏新疆和谐稳定的环境,就是要阻碍新疆各族人民奔小康。面对新疆特殊而复杂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统的治疆方略。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并且围绕着这一总目标提出了一整套战略部署。新疆的问题比较复杂,如何看待国际、国内因素相互作用并对新疆进行影响,如何看待多民族、多宗教、跨文化因素对新疆治理所带来的挑战,如何站在历史方位解析新疆问题,如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构建各民族团结的新格局……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必须回应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指出:“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全国大局,决不仅仅是新疆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全党全国的事。全党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多算大账,少算小账,特别要多算政治账、战略账,少算经济账、眼前账,加大对口援疆工作力度,完善对口援疆工作机制,共同努力,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1]

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来深化对治疆方略的理解,需要我们以更开阔的视野、更系统的思想、更辩证的方法去把握治疆方略的目标和内涵。这包括:一是要从国际国内的大势出发,深刻分析当代世界的走向,深刻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内在规律。“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新疆问题既是国家的问题,还是世界的问题,只有从世界和中国形势变化中来把握新疆问题的核心,才能从大局观上把握解决新疆问题之道。我们讲的这个大局,当然还包括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关联,如何从新疆历史中把握新疆多民族团结的历史,如何在现实复杂因素中见证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化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解。二是需要有系统的思维。无论是研究改革发展问题,还是关注稳定和平问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绝非就事论事,而是善于运用整体系统思维。因为无论是新疆的稳定问题还是发展问题,还有民族问题,都绝非单一影响因素造成,而是由多重复杂因素促成。问题的复杂性倒逼我们需要有系统思维。坚持把握新疆问题的系统观,我们就能保持一种定力,坚定一种自信,否则就可能陷入被动或疲于应付。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维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具备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又更上一层楼,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号角。我国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向全世界表明我国的战略规划和发展雄心。当然,我国还是一个处于发展中且发展不尽平衡的大国,最大的困难和短板来自于农村,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农村。针对当下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老乡,千万别忽视了分布在农村牧区、边疆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中国共产党一再强调,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对于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必须关注两点:一是农村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康,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幸福和解放。如果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进程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加大,那么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民族复兴目标就不可能完全实现,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将会受到挑战。从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来讲,农村地区迈入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当下一项重中之重的责任和使命。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下的重点和着力点就要放在农村。中国农村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由于历史等原因,在各方面建设中还“欠账”很多,农村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农民生活水平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扶持对象,又是新的市场、新的动能、新的发展空间所在。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旦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的积极性创造性被全面激活,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速度和质量必然会走向新境界。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当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把这一短板补上,想方设法使农民增产增收,使其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维度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类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给国家的治理带来许多新挑战。无论是治理的对象、标准和要求,还是治理的机制体制,甚至于治理文化等都变得更加复杂。这样一个复杂的格局需要我国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正如习近平所指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相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说,边疆治理面临的挑战性显而易见。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中,有近2/3的属于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非常宝贵且不可复制。它们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是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一方面,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这些地区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作用。没有这些独特而宝贵的资源、水系和生态环境,我们的经济建设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长久。另外,边疆9省区居住着全国近60%的少数民族人口,这里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何保护并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文化的进步发展,如何既从国家大局出发,又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利益诉求,统筹兼顾,各得其所。所有这些都是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十分关心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从边疆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等,尤其是从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可持续性的角度,深入论述了边疆治理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他专门强调指出,要“重点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3]274-275。这些深刻的认识,是对边疆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不仅为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推动边疆全面发展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还对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维度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将新疆工作的总目标确定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总目标的确定,也标志着习近平治疆方略的精准性和深刻性。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我国改革开放走向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这一基本经验不是抽象的,而是同特定的历史进程分不开的,是同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整体上来说,我们必须将改革、发展、稳定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考虑。没有改革,社会发展就失去动力;没有发展,社会进步就没有基础;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会失去前提保障。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单一片面地看待这三者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4]53。当下,我们深刻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内在联系十分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将这三者一视同仁、平均用力,而是要从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区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如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十年动乱,使得我国国民经济走向崩溃边缘,在这样一个历史关键点,就需要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勇于改革,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真正发挥出来。也就是说,这一时期,改革是我们的聚焦点和第一主题。让东南沿海地区先改起来、先富起来,这是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成果和经验。就当下新疆而言,不能说改革发展不重要,但我们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稳定。从总体上来说,新疆还是稳定和谐的,但必须看到,一些敌对势力特别是“三股势力”总是在千方百计地用各种方式颠覆和破坏新疆安定局面,歪曲伊斯兰教教义,宣扬宗教极端思想,组织实施暴力恐怖活动,危害国家安全,制造国家和民族分裂。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新疆和国家的政治安全、政权安全。这些不安定的因素不除,新疆的改革发展就会失去基本保障。

从新疆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抓住了总目标,就是抓住了新疆工作的本质。任何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走势都是由其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抓住了事物的纲,纲举目张。从当前新疆复杂问题相互交织的状况来看,我国明确地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发展总目标,也就是保证新疆的改革发展有良好的环境保障,在稳定的大环境下,改革发展才会使新疆更上一层楼。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抓住这一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可以回应好全世界和全国人民的关切。新疆治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治理具有全国意义,更有着国际意义。通过打击“三股势力”,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改革发展,建设一个政通人和、民族和谐、法制健全、经济繁盛的大美新疆,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愿望。

五、增强民族团结的维度

做好新疆工作最难最长远的就是民族团结问题。这一问题解决好了,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就有了保障的基石,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必然会有更大的保证。从民族团结的高度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治疆方略的理解,就是要从根本上去理解团结的重大意义,理解如何进一步推进新疆的民族团结工作。

习近平对民族团结高度重视。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强调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也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5]。

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治疆方略的一个宝贵经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当然,民族团结还需要与时俱进,要从新实际、新情况、新问题出发,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走入新境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民族团结工作总体是成功的,但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也都在迅速发展,势头非常好,但不能不看到由于各种原因,民族地区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一时半会难以改变;国家从总体发展平衡出发,不断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但也要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要持续提升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还需假以时日;随着我国民族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在朝良性的、健康的方面发展,但同样必须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涉及民族纠纷问题还时有出现,并呈上升之势;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力度,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拥护。把握民族团结面临的新情况,才能够不断推出增强民族团结的新举措新对策。习近平也正是从这些特殊复杂情况出发,提出了系列战略对策。

习近平指出,当前要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很显然,这“八个坚持”正是抓住了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最为关键性的问题,既有方向性问题,也有制度性问题,还有思想性问题。这八个问题抓紧抓实,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一定会出现更好的局面。要真正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还需在发展上下工夫。面对少数民族发展的突出问题,尤其是涉及少数民族的民生问题,习近平强调,“要紧紧围绕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多搞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人民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日子越过越好,就会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6]。为此,一是坚持走跨越式发展之路。正是由于发展,才使得中国的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以迅速提高,更使得边疆地区人民富起来。面向未来,民族地区更需要创造条件,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二是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本。发展是基础,但发展本身不是目的。我们要让发展成果更多地为民族地区广大百姓所享用,特别是发展成果能够为民族团结增添力量和智慧,这是我们的发展目的所在。三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既要在物质上让更多的民族地区群众富起来、生活好起来,也要让先进文化进入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在精神上也“富”起来。在物质扶持中融入价值文化,在精神支持中体现物质要素。两者相互融合,形成合力。四是坚持扩大开放,促进各民族在不同区域的交往和流动。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要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7]。很显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让各族人民进行深度交流,大家在交流中互学互鉴,共同提高。

[1]李斌,霍小光.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习近平同志新疆考察纪实[N].人民日报,2014-05-04(01).

[2]黄锐.习近平春节“走亲戚”:满满的都是牵挂[N/OL].新华网, ht t p://news.xi nhuanet.com/pol i t i cs/2016-01/26/c_1117890904. ht m,2016-01-26.

[3]中央文献出版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Z].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新疆日报评论员.新疆:坚定不移巩固民族团结[N].新疆日报,2017-03-16.

[6]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N].人民日报,2015-11-25.

[7]马俊卿.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OL].新华网,ht t p://news.xi nhuanet.com/phot o/2014-05/ 29/c_126564529.ht m,2014-05-29.

(责任编辑:李平)

Five Dimensions of Xi Jinping’s Strategy of Governance in Xinjiang

XIA Wen-bin,SHI Ming-xuan
(Research Center of Socialistic Theoretic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3,China)

Xi Jinping’s strategy of governance in Xinjiang embodies CPC’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ulations of governance in Xinjiang.In the new era of governing Xinjiang,understanding Xi Jinping’s strateg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This essay propose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Xi Jinping’s strategy of governance in Xinjiang from five dimensions.Our aims are such as follows:to investigate the reality in Xinjiang and deepen understanding the new concept and new strategy of ruling state;to fully comprehend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fully grasp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Xinjiang;to further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reality of the ethnic areas in the borderland and promote their level of modernization on the governing system and governing ability;to underst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Xinjiang’s goal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lasting political stability,and constantly enhance the cognition and execution in the aim and task of national unity.

Xi JinPing;strategy of governance in Xinjiang;national unity;long-term stability

D610

A

1671-0304(2017)03-0001-05

URI: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70616.1255.022.html

2017-01-15[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12:5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治疆方略与新疆长治久安研究”(15ZDA005)。

夏文斌,男,安徽天长人,石河子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理政民族团结新疆
民族团结之歌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신시대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新疆多怪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