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赛”大家说

2017-04-03 03:34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国赛大赛技能

由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举办,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和天津市教委、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上汽通用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国赛”)于5月24日~27日在天津市东丽区举办。本次大赛共有37支代表队、361名选手参赛。

每年国赛的举办,是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检验,是对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所取得成果的检阅,也是汽车维修行业弘扬“工匠”精神的体现,更是职业学校广大师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和熟练技能的一次展示。这对于进一步宣传职业教育,营造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对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自2007年至今,国赛已举办了11届,那么国赛对行业、职业教育、职业院校、老师及学生有哪些实际影响呢?下面来听听大家怎么说。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张京伟

本刊记者:张副会长,您好!请您谈谈技能大赛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张京伟:为了缓解汽车维修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的短缺,提高就业人员的素质,2004年教育部会同原交通部等6部委开始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汽车维修专业作为最初的4个专业之一被列入其中;2007年,为检验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成果,教育部会同原交通部等部委并联合行业,开始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运用与维修”作为第一批启动的赛项率先在重庆举办。“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从设立伊始,就坚持“政府搭台、行业指导、企业支持、学校参加”的办赛模式,赛事规模从小到大、项目数量从少到多,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规范了操作流程,组建了由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组成的稳定的专家和裁判队伍,使技能大赛全面走向成熟;实现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职业学校全部参加比赛的全家福。下一步要开拓东西部合作领域,适时选择西、北部作为竞赛地点,带动落后地区职教发展,配合重点帮扶、精准扶贫的号召。

举办技能大赛,对我国汽车类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领教学改革,引导专业建设。在行业组织的参与下,通过每2年进行一次赛项设计,将与行业企业最为贴近的工艺流程、作业项目引入到职业教学中去,实际上对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都起到了引领,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适应企业的需求。钣金和涂漆项目的设立,引导和促进了汽车车身修复、车身涂装专业建设的快速发展。

(2)吸引企业参与,促进了校企合作。通过成功举办大赛,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也实现了许多支持大赛的企业与教育部签订协议开展校企合作,这样在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企业与学校之间以各种模式开展了合作,不仅使学校获得了更为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而且也使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得到有效的实施,从而形成了行业与职业教育的双赢局面。

(3)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提升了专业教师的素质。广大的指导教师通过参与大赛,身体力行,精心指导参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在职业学校呈现了一批既掌握较深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影响巨大。

(4)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提升学生未来岗位的适应能力。学生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掌握了实际工作中的各项技能,造就了大批适应汽车维修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本刊记者:职业教育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人才供给侧,职业教育如何进行转型发展?

张京伟: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人才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行业、企业需要的职业人员,最大程度地贴近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应该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当前汽车后市场,特别是汽车维修行业处于转型升级期,《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及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实施后,给汽车后市场在政策导向上带来较大的变化,汽车维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将发生变化,因此,职业教育要顺应行业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根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修订培养目标,修改教学标准和大纲,进行转型发展。例如,为适应汽车未来新能源、智能化发展,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相关课程设计,从理论和实操培养适用对路人才。

本刊记者:请您谈谈本届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有何亮点。

张京伟:本届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整合了机修项目,取消了团体赛,全部为个人赛,并且把原来几个人做的项目全部由一人来完成。本届大赛具有以下亮点。

(1)与世界技能大赛的模式相符,同时也符合汽车维修企业的作业模式——个人作业。

(2)整合后的汽车机电维修,对于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企业的适应性更强,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为世界技能大赛培养后备人才。

(3)本届大赛对于部分有作品的子赛项——钣金和涂漆项目采用了盲评的手段,大大提高了评判的公正性。

本刊记者:请您谈谈如何促进技能大赛成果的教学转化。

张京伟:参赛学生的重点培养和所有学生的普惠学习是举办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以来的一个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这么多年一直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和开展工作。将技能大赛成果进行转化,应用到职业学校的教学之中,能有效地解决此问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转化技能大赛成果一方面需要社会企业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也需要行业的引导。我们组织获得各赛项冠军的职业学校和相关技术公司进行技能大赛成果的转化,制作多媒体教学片和实训指导书、大赛赛事指南等,用于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等专业的职业学校的教学,惠及广大的学生。未来,协会准备建立中职人才种子库,将预、决赛选手纳入,提供市场就业双向选择平台。

本刊记者:严秘书长,您好,请您谈谈技能大赛对整个行业有什么促进作用。

严波:技能大赛对整个行业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促进我们人才队伍的培养;其次促进整个行业技术的提升;同时具有前瞻性作用,随着整个汽车工业、汽车行业的发展,我们的职业教育和维修技术必须要与时俱进。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秘书长严波

本刊记者:前瞻性很重要,新能源汽车现在发展起来了,但这方面的维修人才储备几乎为零,职业学校过去也没有这个专业,现在大家都在积极地办这个专业,那么今后能不能利用技能大赛推动新能源专业的建设?

严波:利用技能大赛推动新能源专业建设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也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我们协会之所以迟迟没有在该课题上展开,主要是条件还不够成熟,我认为首先要把自己的基础打牢,其次要创造条件,相信在今后一两年里,在这方面会有所建树。

本刊记者:您觉得技能大赛的模式今后还会有怎样的变化。

严波:技能大赛并不是一成不变,有些方面可以办的再精彩一点。我们的技能大赛办的非常正规,品牌也非常响,但是缺少跟市场的融合,且观赏性不够。以观赏性为例,技能大赛可以在不丧失大赛本质的前提下,把气氛搞得再活跃一点,同时带一点娱乐在里面,让观众看起来不那么枯燥。比如央视《中国大能手》节目,对行业来说,弘扬了工匠精神;对选手来说,充满了挑战;对观众来说,观赏性很高。

本刊记者:刘秘书长,您好,请您谈谈对技能大赛的看法。

刘建农: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才与创新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努力践行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技能大赛就是教学改革的硕果之一。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运用与维修(中职组)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通过对汽车维修行业内最基本的操作、最大维修业务量的汽车机电维修(整车维护、机械拆装、故障诊断)、汽车车身修复(钣金)、车身涂装(涂漆)等项目的比赛,达到了以竞赛引领和促进教学、教改及校企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提升学生未来岗位的适应能力、培养适应汽车维修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目的。

站在汽车保修设备行业的角度,我认为大赛是优秀汽保产品的展台。

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建农

(1)小到旋具、扳手、镊子,大到举升设备、车身测量设备等,都存在于大赛的各个工序,汽保产品是否适用、好用,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因此,大赛离不开汽车保修设备的支持,汽车保修设备对大赛的支持是全方位的。在大赛中我们可以看到汽保制造商提供的都是行业内技术领先的产品,大赛中使用的设备如四轮定位、车身校正、无尘干磨、喷烤漆设备等都是汽车维修领域的高端产品。通过大赛,这些高端产品走进同学们的视野,走进千万家汽车维修企业。

(2)大赛的规范操作,推广了优秀汽保产品,提升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形象。在实际维修作业中,对人体防护产品的应用相对比较不重视,而且使用也不规范,汽车车身修复(钣金)和车身涂装(涂漆)两个赛项充分展示了防护类产品的类型及操作使用方法。

本刊记者:请您谈谈技能大赛对整个行业有什么促进作用。

刘建农:大赛促进了校企合作,促进了汽保产品的创新。具体来说包括以下2个方面。

(1)汽保产品在技能大赛及学生日常训练中的应用,促使汽保设备制造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使得汽保设备制造企业能够深入为学生实训、教师教学服务。

(2)汽保产品要在零基础的学生中得到应用,且使用频率较高,这促使汽保产品要不断升级,以满足这些要求。

本刊记者:殷校长,您好,贵校的中职技能大赛成绩非常突出,您作为学校负责人,是怎么看待技能大赛的?

殷刚:在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了一个严峻的形势,就是我国目前极度缺乏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此,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提倡工匠精神,中职教育就是改变目前这种窘境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深圳市新鹏职业高级中学校长殷刚

作为从事中职教育的管理者,如何改变长期以来人们意识里存在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落实好国家的大政方针,顺应世界潮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首要任务。那么,搞中职教育怎样才叫好呢?

对普通高中来讲,高考是块“试金石”。中职教育搞得怎么样,技能大赛是一个最好的检验手段:不仅能检验出学生掌握技能的实际能力,还能反映出教师教的水平,同时也能体现出从横向的各个层面与生产实际最前沿的契合或脱节程度。

我们新鹏职高是一个后起的中职学校,能在强手如云中连续3年打入国赛圈并获奖项,除了我们拥有技能强国的理念、努力践行中职教育的情怀,还得益于我们对技能大赛的充分认识和重视程度。

技能大赛为我们的中职教育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与社会需要密切相关,与实际操作紧密契合,精益求精,做到完美性与独特性高度统一。因此,我们整合了学校的专业,调整了专业教学模块和内容。在整合与调整中,学校的发展和未来逐渐明朗起来。

技能大赛对学校的现实影响是很大的。首先,对学生有着导向作用,让每一个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清楚地看到自己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在实践中,他们知道了什么叫“用心专注”,什么叫“精益求精”,体验了什么是“功亏一篑”等等,从而获得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其次,在形成一支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专业队伍上,技能大赛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同时,技能大赛无疑加快了专业发展,对获奖学校而言,其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大幅提高也是相当显著的。

技能大赛还对我们的教师人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那种从学校到学校的师资是不能完全适应不断进步的技能教育的。只有生产一线的技术,才是社会需要的,才是学校应该传授给学生的。技能大赛清楚地向我们展示出了最先进的技术、工具和产品,而掌握这些的人只能在企业里,从企业里直接聘任专业教师难道不应该给予足够的认可吗?我们就是这么尝试的。

我相信,在技能大赛的引领下,那种“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之上的服务精神”——工匠精神,一定会从中职教育生发开来,根植于我们的民族土壤中!

本刊记者:唐老师,您好,请您谈谈通过技能大赛在专业成长上有何收获?

唐天广:2009年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的我,成为了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一名汽车专业教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并不是很优秀,每天上几节课,带带实训,日子过得很快。2012年,我开始辅导学生参加中职汽车机电维修个人赛,情况发生了改变,以大赛故障诊断为例,经过自己的学习和对学生的指导,我明白了故障诊断的流程与操作规范。通过大赛,我得到以下几方面的收获:首先使自己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各类教师比武大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其次是以赛促教,将大赛提示性工单加工转化为上课的工作单,使学生学习实训更简易、高效,同时借助系列化工单形成了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最后大赛是对指导教师的一种磨练,期间的各种酸甜苦辣也只有真正指导过大赛的教师才能体会,最终使得教师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同时也学会了与学生相处的方法。

本刊记者:请您谈谈通过技能大赛,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有哪些变化?

唐天广:2009年前,我校汽修专业几乎是一穷二白,一辆教学用车也没有,工具、设备也少得可怜。硬件如此匮乏,就更别说专业建设了。全国技能大赛举办以来,为了能够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学校开始加大对汽车专业的投资建设。从车辆、工具、设备再到场地,机修、钣金再到喷涂逐项配齐,这样专业建设与实践就有了基础。通过大赛项目,我们也有了一些专业建设的思路,根据各个赛项的比赛内容,取其精华再适度地扩充,并结合我校现有的车辆和设备,形成了我校一部分特色专业课程。

本刊记者:请您谈谈对技能大赛培养学生有什么看法?

唐天广:谈到技能大赛培养学生方面,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大赛是为少数学生服务的,我则认为大赛可以分为直接培养和间接培养两个方面,直接培养针对的是参赛选手,通过大赛训练他们某些方面的娴熟技能,但最关键是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耐得住寂寞与枯燥,并时刻承担着比赛失利与落选的心理考验。在以往的参赛选手中,有很多都成为了所在4S店或修理厂的班组长或技术总监,甚至有个别学生已经开始自主创业。大赛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讲是一种间接培养,大赛完善了专业整体实训条件和课程体系建设,使他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虽然他们的技能水平不那么娴熟,但各个方面都能接触到,为他们以后的入职打下了基础。但是大赛毕竟是一种竞技,为了获得成绩必须要苦练某项技能,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学习,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本刊记者:梁琰老师,您好,请您谈谈技能大赛对专业教师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梁琰:2009年至今,我已经接触国赛9个年头,回顾带大赛的这些日子,其中各种的滋味不禁涌上心头,这些难忘的经历却让我这个专业教师收获颇丰,具体来说包括以下3个方面。

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指导教师梁琰(右一)

(1)大赛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技能大赛是实操能力的展现,要想让自己的选手取得好成绩,教练就得先成为“双师”。我之前学的专业是汽车机电维修,现在从事车身修复专业教学,虽然两者都是汽车专业,但是差别还是很大的。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练,就必须从头做起。技术的问题不能光凭想象,要自己动手才能有体会。于是,我将比赛项目分解成若干小技能点,利用业余时间在实训室中练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老教师和企业的师傅请教。虽然开始时水平还不及选手,但起码熟悉每个技能环节,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帮助选手渡过难关。随着练习时间久了,我的专业技能越来越娴熟,从开始的摸索,应对比赛,到现在能够熟练维修一台事故车。

(2)大赛提升了我的教学能力。自从练习大赛技能点后,我深深地理解实训课上学生喜欢怎么学,并能清楚地知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难点在哪里。例如,我把车身修复的各个技能点贯穿到金属工艺品手工制作中去,这样有的放矢地开展“玩中学”,大幅提升了学生们的兴趣。

(3)大赛让我开阔了眼界。为了能够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我经常外出培训、交流。这不仅让我的专业技能有了大幅提升,而且还让我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并和参加培训的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都让我对教师行业有了新的认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有信心。

本刊记者:尹老师,您好,请您谈谈指导选手参加技能大赛的感受。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指导教师尹宏观

尹老师:整个备赛过程,艰辛、欣慰、感动、焦虑、释然各种感觉都有。备赛初期,技术学习、训练规划、选手反馈观察的过程是很艰辛甚至痛苦的。随着训练深入,选手的不断进步,合作老师的不断帮助,渐渐收获了满满的幸福。直到临赛阶段,学校、指导老师、选手都已经付出了太多,对结果也有所期待,各方压力蜂拥而至,此阶段焦虑情绪也开始产生,但却要极度压制,不能传染给任何一方。比赛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回首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什么奖也都释然了。

本刊记者:请您对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提几点建议。

尹老师:关于技能大赛,我个人的几点建议是:是否可以适当延长比赛时间,避免由于比赛时间太紧,导致选手机械训练的现象;评分多考验选手实际能力,减少一些鸡肋的评分标准,同时为了避免选手作业不规范现象,可以适当在作业过程中设置故障来检验(参考世界技能大赛);比赛分数公布更透明,可以采取隔几个小时,就公布上一轮选手的成绩。

本刊记者:陶虎同学,你好,你获得本届大赛汽车机电维修赛项三等奖,请你谈谈为什么参加大赛?

陶虎:这个问题说来话长,最早知道大赛是在初三毕业前,皖江职业教育中心来我校做“参加大赛可以免试上大学”的宣传。我的学习成绩不好,高中都考不上,更别谈上大学了,谁不想上大学呢?我觉得上职业学校圆大学梦这条路也不错。

皖江职业教育中心选手陶虎

对于汽修专业我是一无所知,填报汽修专业也是父母“一手包办”的,就这样我踏上了学习汽修之路。我们上课大多数时间是在车间,每次去上课总能看到有同学在拆装发动机,他们的动作很流畅,犹如一台台机器手,很羡慕他们,逐渐对汽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下课的时候,我总是跑到车间去看他们训练,有时候还能遇见指导老师,这样坚持了一年的时间,指导老师对我也熟悉了,问我想不想参加比赛,我当然想了。在高二那年,我正式进入了大赛训练班,走上了大赛的道路。

本刊记者:你在技能大赛中有哪些收获?

陶虎:说起比赛的收获,我认为技能大赛可以说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不仅提升了我的技能,而且还改变了我的人生价值观。我之前参加的项目是机修个人赛,拆了2年的发动机,看了2年的电路图。今年我又学习了二级维护和车轮定位,唐老师教了我很多关于车轮定位的理论知识和调整方法,我觉得出去开个汽修门店应该可以了。我曾经的初中同学在高考中还生死未卜,而我却早早获得了二本院校的录取资格,我觉得蛮完美的。和那些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相比,我不仅收获了技能和升学,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人生历练。2年的大赛训练是非常枯燥,非常艰辛,每项操作不仅要精,还要变成自动化,一遍一遍重复,一遍一遍改进,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只有训练,临赛前的压力和比赛时的紧张,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并获得了省赛冠军和国赛三等奖。我觉得,参加过大赛,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我都可以克服!

未来的路还很长,至于是选择就业还是上大学,我还要思考一下,但这次我一定要自己选择,因为命运在自己手上。

本刊记者:赵兴东同学,你好,你获得本届大赛车身修复赛项二等奖,请你谈谈怎样从一名普通中职学生成为国赛选手,以及参加本届国赛的感受。

赵兴东:回顾3年时光,历历在目,时间留下来的是珍贵的记忆和无价的财富。

一年级下半学期,我正式踏入钣金实训室。懵懂的我一边看别人训练,一边读书学习,一天一天的重复,只为能参加省赛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二年级,距离河南选拔赛前10天,我得知比赛用的板件与之前训练的不同,但为了取得名次,我全力以赴,起早贪黑,争分夺秒,也正是这段时间,我真正体会到比赛训练的艰辛,而这一切的努力付出均为了一个国赛梦。在比赛中,由于遇到了从未接触过的问题,使得最终成绩只是一般,不过我并没有懈气。三年级,有了上一次省赛的经验,我不负众望,突破自我,成功晋级国赛行列。那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付出那么多,是得有个结果了。

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选手赵兴东

紧张训练是从开完预备会以后,每天不停地练习基本功。指导老师一一指出我的问题所在,我则静下心来,逐一攻破,从而将连续点焊、稳定板件、大梁校正等技能考点一一掌握,直至到达国赛现场。

在国赛中,车身修复赛项共分为车身电子测量、门板修复、板件更换3个项目。电子测量比赛中所接触的软、硬件都是最新的,我尽力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按时完成任务。门板修复比赛中,由于门板的材料和平时训练使用的不一样,故在收火焊机的使用中耗时略多,发挥中等。板件更换比赛中,由于提供的锯很不好用,导致整个比赛行程时间出现变化,我尽可能灵活应变,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发挥水平属于中等偏下。

虽然最终只获得了二等奖,但整个备赛的经历将令我终生难忘,那些日夜付出的汗水,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不断向前。最后,感谢这几年来校领导、老师等对我的培养,我将铭记这份恩情,并将工科人的精神不断传颂!

猜你喜欢
国赛大赛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国赛”十年:将职业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拼技能,享丰收
“国赛”背景下的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从高职焊接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反思教学方法改进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画唇技能轻松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