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三黄鸡心包积液综合征

2017-04-04 10:43陈振斌安徽省青阳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兽医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三黄鸡万羽皖南

陈振斌/安徽省青阳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皖南三黄鸡心包积液综合征

陈振斌/安徽省青阳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皖南三黄鸡产于安徽省皖南多个县、区,为安徽省优良中型肉蛋兼用的地方品种,其优质的肉、蛋产品畅销省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青阳县是皖南三黄鸡主要产区,县内建有一个省级原种鸡场,2016年全县皖南三黄鸡饲养量高达950万羽,其中年饲养量1万羽以上养鸡场有340家。从2016年4月开始,部分养鸡场的鸡群出现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心包积液、肝脏肿大出血等为特征的疫病。截止到9月上旬,全县共有26个饲养量在0.5万羽以上的鸡场鸡群发病,发病率在60%左右,病死率为100%。经过多次深入鸡场调查、剖检:初步诊断为鸡心包积液综合征。据资料介绍,该病最早于1987年发生于巴基斯坦安卡拉地区,故又称“安卡拉病”,该病主要侵害肉鸡、蛋鸡。皖南三黄鸡本次发病传播系首次。现将该病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流行情况

2016年4月12日接到本县胡姓养鸡场电话,该场饲养的皖南三黄鸡1.3万羽,70日龄,4月3日开始有10余只鸡死亡,一周后日均死亡鸡在1 000余只。该鸡群均免疫了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25日龄免疫禽流感H5亚型<Re-6+Re-7+Re-8株>三价灭活苗。鸡场远离村庄,白天整个鸡群散放于鸡舍四周山地林下,发病后曾投服抗病毒、抗菌类西药,但未见任何效果,且在投药3日后死亡数明显上升。

(二)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发病鸡精神沉郁、呆立一旁或缩头伏于地上不愿走动,采食减少或不食,从发病到死亡,病程在1~2 d。剖检心包积有大量淡黄色液体,心肌松弛,肝脏肿大,表面呈条状或块状出血,肾脏稍肿大、色暗,肺脏有水肿、呈紫红色。

(三)诊治经过

本病无有效治疗方法。指导饲养人员将病鸡从鸡群中剔出并做无害化处理;清扫粪便装袋运出场外,堆积高温发酵;对鸡舍内外、器具、周边环境每日消毒2次;停止抗病毒、抗菌类西药的使用;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投服清热解毒类中药如清瘟败毒饮等,但效果不明显。本场发病死亡鸡0.8万羽,共持续3周。

自该场首次发病后,全县相继有25个饲养批次在0.5万羽以上的皖南三黄鸡养殖场出现同样发病死亡情况,平均发病率在60%左右,病死率达100%。具有发病急、扩散快、病死率高,呈水平传播的特点。鸡群在发病一周后呈现死亡高峰,持续2~3周时间。整个发病期持续3~5周左右。

(四)讨论与分析

1.鸡心包积液综合征病原由Ⅰ群禽腺病毒4型引起,主要感染肉鸡、蛋鸡。我县皖南三黄鸡感染此病为首次发生,该病传播范围及感染鸡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说明皖南三黄鸡对本病毒有易感性。

2.从26个鸡场发病鸡群调查看,发病日龄在40~90日龄之间的有24个,占发病群数的92%,34~39日龄鸡群2个占7.6%。日龄越小,发病率、病死率越高。但30日龄以内和90日龄以上的皖南三黄鸡未见发病死亡。可见本病主要侵害40~90日龄内的皖南三黄鸡。

3.鸡群个体发病率在60%左右,均高于国内报道的10%~30%。这是否是该病毒毒力在增强,还是皖南三黄鸡对该病毒具有高度易感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4.出现症状的病鸡无治疗价值,均以死亡为转归。应及时从大群中剔出病鸡并做无害化处理,以尽量减少大群中传染源的存在。

5.从剖检的情况来看,病毒主要损害鸡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发病鸡群不可投服抗病毒、抗菌类西药,以免药物在鸡体内代谢障碍,引起死亡数上升和增加用药成本。可对鸡群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抗毒消炎类中药如清瘟败毒饮等辅助治疗,以增强未发病鸡体质。

6.发病鸡场均是养殖数量较大、养殖批次多、养殖密度高、建场时间长的鸡场,且全部采取林下放养模式,这为有效隔离、消毒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加强鸡场日常管理,防范外来病原传入,做好种蛋消毒和日常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规范各种疫苗程序化免疫;适量减少养殖数量、批次,建立鸡场歇养制,做到科学化养殖,这在预防该病上显得尤为重要。

7.呼吁有关科研单位、生产厂家研发有效的疫苗,以减少该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保护养鸡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三黄鸡万羽皖南
三黄鸡疫病防疫技术要点
蛋鸡规模养殖现状调查报告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刊 误
双重疫情下上杭县家禽业的“危”与“机”
《皖南印象》
三黄鸡果园、山地相结合的放养技术探讨
◆专利名称:一种三黄鸡用微量元素添加剂
铁老板变身“养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