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痢的临床诊断

2017-04-04 10:43李敏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畜牧兽医站
兽医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黄痢病理变化粘膜

李敏/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畜牧兽医站

仔猪黄痢的临床诊断

李敏/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畜牧兽医站

仔猪黄痢又称为早发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大肠埃希菌又称为大肠杆菌。该菌还能引起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仔猪黄痢多发生在1~3日龄,较大日龄的原发病较少见。由于发病日龄较小,其致死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仔猪黄痢的临床诊断进行阐述,为仔猪护理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一)流行病学调查

当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生腹泻,尤其是1~3日龄发生时,应当将仔猪黄痢作为重点诊断内容。

(二)临床症状

仔猪黄痢,先是1~2头发病,排黄色浆状稀便,内含有凝乳小块,急性者消瘦、昏迷,突然死亡。

(三)病理剖检

仔猪黄痢,病死猪脱水,肠管膨胀,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粘膜附着多量粘液,潮红,十二指肠病变程度较重,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点状出血,肝脏、肾脏有凝固型小坏死灶。

(四)鉴别诊断

1.仔猪白痢。多发生在10~30日龄,以10~20日龄发生者居多。另外,卫生、温度、湿度等也是导致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主要诱因。病猪常突然发生腹泻,稀便呈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糊状,有腥臭味,病程长的可达1周左右,多数能自行康复,死亡率较低。体表皮肤苍白、消瘦、肠粘膜有多量粘液、潮红,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

2.仔猪红痢。主要发生在1~3日龄的仔猪,但7日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同一猪群中不同窝的发病率不同,最高的可高达100%,病死率一般为20%~70%。最急性者,1日龄内仔猪即可发病,临床表现不明显,可见发病猪后驱粘有血样稀便,进而死亡,有的病猪不见血痢而死亡。急性者,发病仔猪排含有灰色组织碎片的红褐色稀粪,逐渐消瘦,病程1~3 d。一般以死亡告终。亚急性者,常表现为持续性腹泻,发病初期排黄色软便,随之出现含有组织碎片的液状稀便,病猪严重脱水,一般5~7 d死亡。慢性者,病程可长达1周以上,腹泻次数没有规律,粪便呈黄灰色糊状,发病猪生长停滞,以死亡告终。病理变化主要见于空肠,有的也见于回肠。浆膜下和肠系膜中见有数量不等的小气泡,空肠外观呈暗红色,肠腔内充满血样液体,肠系膜淋巴结呈鲜红色。病程较长的,肠粘膜附着易剥离的黄色或灰色坏死性假膜,肠内容混有坏死的组织碎片。脾脏半圆有小点出血,肾脏呈灰白色,肾皮质部有小点出血,有的病例出现胸水或腹水。

3.猪伪狂犬病。2周龄以内仔猪发病时,表现为发热、呕吐、下痢、厌食,精神沉郁,有的病猪还会出现明显的震颤、共济失调,头向后仰或外向一侧等神经症状,其他日龄猪发病则下痢不明显。病理剖检一般较少有特征性病理变化。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具有神经症状的脑膜明显充血、出血和水肿,脑脊液增多。肺脏颜色较淡,间质增宽,呈现肺水肿的病理变化,有时伴有出血点。有的扁桃体、肝脏和脾脏有白色坏死点。胃粘膜有卡他性炎症,胃底粘膜弥漫性出血。

4.仔猪球虫病。是由球虫引起猪的一种寄生虫病。仔猪较易感,5~10日龄仔猪最敏感。发病初期为黄色粘性粪便,1~2 d后排水样稀粪,腹泻可持续8 d。病死猪病变主要见于空肠和回肠,肠粘膜覆盖异物。

5.消化不良性腹泻。一般病程较长,除了腹泻其他症状不明显,抗生素治疗无效。

(五)实验室检验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鉴别诊断,在初步作出仔猪黄痢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大肠杆菌实验室检验。可采取发炎的肠粘膜进行大肠杆菌分离,同时进行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针对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可以进行毒力因子的检测。

(六)小结

仔猪黄痢是仔猪腹泻病中较常见的一种,根据该病特点,同时基层不具备快速实验室检验的条件,临床上往往根据初步诊断进行治疗性诊断。

除了本文所提到的几种较易混淆的仔猪腹泻病之外,猪瘟、蓝耳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病也能引起仔猪腹泻,由于其在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病理变化上有较大区别,本文未进行阐述。

(略)

猜你喜欢
黄痢病理变化粘膜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仔猪黄痢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防控措施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
《中药皮炎片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图版
中药治疗仔猪黄痢有良效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CD45、CD72表达分析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