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土神

2017-04-05 00:32蒋先平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贫困户攻坚

蒋先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拂了大江南北、巴蜀大地,不仅给川中丘陵广阔农村播下了致富的种子,而且增添了致富的翅膀。

然而,在四川省大英县河边镇福禄兰泥村显得格外平静,步子迈得不大,农村改革这么多年了,依然贫穷落后,位居全县45个贫困村之一。

党中央作出扶贫攻坚的重大决策,彻底解决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问题。扶贫攻坚的东风,唤醒了兰泥村这个“土神”。从2015年开始,经过文化扶贫攻坚,点亮了沉睡的烂泥。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村人民向贫穷宣战,勾画出了长远的宏伟蓝图,在三年内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使老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这一切来得有些悄然,竟没有谁曾感觉到一丝足音的颤动。

这一切确实也来得太迟缓了,沉睡数千年的烂泥湾,不知经受了多少世代的翘盼和绝望,如今,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必将迸发出泥土的芬芳……

土神不语

金秋,收获的季节。

夏日,还没有褪去燥热,秋天的脚步已姗姗而来。

2016年9月29日,也就是国庆节前两天的清晨,天刚蒙蒙亮,秋阳很快露出了笑脸。不一会儿,四川省大英县文广局组织12名文化人采风团,乘坐2辆私家小车,向河边镇福禄兰泥村驶去。

一路风情,一路歌。

从县城出发,途径太吉、团结、玉峰、智水、福禄一路颠簸,在车子里看到两边的土瓦房、楼房、山林绿水、羊肠小道……

上午9时许,采风团的车子路边停下,带路的文广局派驻第一书记赵显海介绍说:“兰泥村到了,上边就是村办公室。”采风团中,有一部分人还是第一次到这个偏僻农村,在村办公室里,见到了正在工作的村党支部书记曹德勋、村主任王松涛、文书唐文成,他们热情地接待了采风团全体人员,并滔滔不绝地介绍了全村的情况,然后引领采风团成员走村入户深入采访。

走出村办公室,只见漫山遍野绿树成荫,虽然秋阳普照,但凉风习习。已收割的稻田里,鸭鹅成群,农家小院鸡鸣狗叫,人语花香,空气清新,山村一派盎然生机。

生活在秀美山村里的人们多么舒适啊,城里人平时根本享受不到这种田园风光。

兰泥古称烂泥,浅丘地貌,山头多小而不高。毗连鹿角村、解化村、坤龙村、石龙村,泥土堆积形成烂泥,田里淤泥差不多有一人深,烂泥湾因此而得名。

解放前,这里流传着一首歌谣:“烂泥湾、烂泥湾,两条龙夹中间,十年有九旱,吃饭靠老天。有女莫嫁烂泥湾,缺吃又缺穿,女儿早出嫁,光棍一串串。”

兰泥村距河边场镇约9公里,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属于典型的旱片死角,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极差。星花水库的水隔山而过,水源奇缺,天不下雨地无收,遇雨又成灾,纯属靠天吃饭。交通不便,进出困难,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每时每刻都在梦想着早日脱贫,走上康庄大道,过上幸福生活。

兰泥人坚守着祖辈留下的这片土地,日夜辛勤的劳动,到头来还是贫穷,令人心寒啊。

全村总人口1437人,有12个村民小组,农户376户,其中:五保户1户,低保户25户5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259人,残疾人33人,贫困发生率17.2%。

兰泥村,一个忌讳的村名。我们采访中,开口一个“烂泥”、闭口一个“烂泥”,谁知,当地农民很忌讳这个村名。原来,兰泥谐音“烂泥”。本地人的心,被这个晦气的谐音深深刺痛了。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兰泥人都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温与饱这两个基本的生存条件成了他们最高的奢望,饥饿和寒冷像恶魔一样缠着每个人,这就是旧社会的真实写照。解放后,尽管辛勤的兰泥人历经苦难的熬煎、迷蒙的求索、自强的抗争,1983年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从“大锅饭”中解脱出来。党的一系列富民强国政策,像一把金钥匙,交到了农民的手头。然而,兰泥村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始终没有摆脱羁绊,迈不过贫困的门槛。

有人断言:“兰泥想致富,那是做梦娶媳妇,想得美。”

有人说,这个村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它东邻石龙村,西邻坤龙村,双龙不但不显灵,反而把兰泥村死死夹在中间,动弹不得,导致了兰泥一块块死泥,没有一点点活力与生机,基础设施更是跟不上。

2008年,村里采取政府投入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集资30万元,修通了3米宽的通村水泥路2.5公里,通组公路2公里,交通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村民出行方便了许多。时至今日,还有7公里未硬化,仍是泥泞小道。

毛泽东主席曾精辟地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兰泥村缺水,是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全村仅有塘堰14口,还有8口未整治,遇到天下大雨,塘堰里关不住水,蓄水能力不足7500方。村内无河流通过,处于旱片死角的有10个村民小组,村民全部靠天吃饭,这些自然条件都是制约该村发展的瓶颈。

1983年以来,兰泥村村民虽然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贫困这个令人诅咒又让人无力摆脱的魔爪,残忍地摧残着雄鹰的翅膀。

唉!爛泥在沉睡,土神在呻吟,伤痕累累的兰泥人,心在滴血。

在采访中,9村民小组84岁的老农妇田永珍对天旱记忆犹新。她回忆道:“远的不说,就说近的。那是2000年6月,大英遭受了严重夏旱,兰泥村更为严峻,水田开裂巴掌大,土里干燥苗死。村里发动群众打井抗旱,广辟地下水源,保‘四苗,我们村本身没有外来水源,全靠塘堰和抗旱井,保大春作物满栽满插和人畜用水,尽管这样,当年粮食收获不到6成,减产减收,我家只收了200多斤粮食,一家三口人,怎么过日子?后来政府给予了救济,我们才度过了难关。”

俗话说:“烂泥糊不上墙”。

吃尽了苦头的兰泥人,不管白天黑夜,天晴下雨,守护着这块肥沃的土地受穷,心里多么难过,祖辈生我养我在这里,别无选择。

他们想哭,却流不出眼泪。只好仰望着苍天,背靠着大地,默默地哭泣……

以文为魂

有人说:“兰泥村穷,那是土地爷爷不显灵。”他们期盼,土地菩萨善心大发,造福于人类,让兰泥人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中午,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红的秋日给兰泥山坡田野洒满了金色的光辉。

这时,采风团的文人们,有的把外套衣服脱下;有的热得穿短袖,走村串户,调查研究,深入采访,追根寻源,兰泥村贫困何在?

陪同采访的村党支书记曹德勋边走边说:“兰泥村交通闭塞,水源奇缺,经济落后这是事实,但我们不能老守着老祖宗留下的大片土地无所作为,更不能把它再交给子孙,怨天尤人改变不了面貌,真抓实干才能脱贫致富。”

曹书记的话,说得在理,中央提出扶贫攻坚,下大力气,下大决心,用三年时间,全面脱贫。这是个大气候,应该顺势而上,攻坚破难。

曹德勋是本村人,在兰泥村当了20多年的村干部,2013年以前是村文书,当年担任村支部书记。他看上去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比较瘦弱,衣着朴实,为人低调。他今年69岁了,不久就会面临农村支部换届,即将退下来,换上新书记。但他无怨言,人退心不退,在村里干了这么多年,对村情了如指掌,继续发挥余热。

采风团成员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地到了4村民小组,在龚家院坝里,村主任王松涛对大家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兰泥村改革以来,变化确实不大,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老百姓思想不解放,文化科学技术缺乏,习惯于传统耕作农业生产,造成经济发展缓慢,贫困户较多,占了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我们负有责任。”

王松涛主任直言不讳,说出了心里话,令人敬佩。

2014年,兰泥村人均纯收入仅2733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被县委确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当年纳入全县贫困村之列。2015年4月,县委确定文广局联系扶贫攻坚兰泥村,派出优秀干部赵显海驻村任第一书记,在“两学一做”活动中,配合县委组织部、河边镇党委对该村进行全面整顿,指导和监督村支书、村主任利用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化解了过去一些积怨和矛盾,力求和睦相处。

是啊,人心齐、泰山移。

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心结打开了,出现了一个团结、奋进、开拓的班子,以群众利益为重,合力为扶贫攻坚并肩战斗,早日实现脱贫目标。2016年,兰泥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帽子被摘掉,还有一顶贫困村的帽子扣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头上。

第一书记赵显海,在村书记和主任和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当兵退伍于2004年被安排在县文广局工作,后来担任中层干部,工作认真踏实,组织协调能力强。经局里推荐,组织部门考察,决定派他到兰泥村任第一书记,全脱产驻村,吃住在那里,全身心地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当他得知书记和主任长期有矛盾时,主动搭起沟通的桥梁,与他们促膝谈心,要求相互理解和包容,最终,两人握手言和。班子团结了,赵显海的工作就好做了,他进村入户,熟练地掌握了全村的情况,凡在田间地头、村庄院坝,村民们都认识他,亲切地叫他“赵书记”。驻村一年多,他真正成为受基层群众欢迎和拥护的人,成为基层党建和改变贫困面貌的中堅力量。他把智慧、青春和才华献给任职的兰泥村;把真情、热情留给朝夕相处的群众;把努力、奋斗和收获的成果留在了农村的土地上。

2015年6月,当新任县委书记蒋喻新在全县扶贫攻坚干部大会上,宣布河边镇兰泥村为全县45个贫困村之一时,时任河边镇党委书记刘春燕、镇长杨洪林,把头埋得低低的,一脸愁云。

会后,刘春燕、杨洪林都在思考:“兰泥村的希望在哪里?”

恰巧,县里安排县文广局和机关事务局两个单位结对帮扶兰泥村。宣布不到一周时间,文广局就召开党组会,成立兰泥村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局长周松林任组长,几名班子成员任副组长,落实了驻村第一书记。周局长随后带领局班子成员,深入到该村调研,寻找兰泥村贫穷原因,以便因地因人施策,帮扶脱贫。他在走访中发现,兰泥村除了自然和地理条件较差之外,群众的文化水平低,科学技术知识、思想观念都比较落后,习惯于传统的种植,缺乏科技含量,收益低。

贫穷,是文明社会的顽疾。

当然,对贫困群众,党和政府还是十分关心的,年年给予救济,还有粮食直补款。这些并没有把他们救出贫困,相反却养成了部分村民安于贫困的惰性,扼杀着他们同贫困抗争的意志。

兰泥村贫困的症结找到了,周松林又先后四次到兰泥村,汇同村党支部、村委会,大胆地提出了“扶贫先扶智,实施文化扶贫战略”的设想,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开展“村村通”建设惠及千家万户,使全村12个组均能收听广播,宣传党的扶贫攻坚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齐心奔小康。

在当地政府、县卫生计生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文广局积极参与,从资金上给予扶持,在4组建起了村级卫生室,面积60多平方米,配备专职乡村医生1人,基本配齐各种基本医疗设施设备,为老百姓解决了就医难问题。

文化进村、百姓欢兴。

县文广局发挥部门优势,争取到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工程,为兰泥村配备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1套,成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还配备了电脑2台,音响1套,打印机1台,音像150张(盘),报刊50多种,DVD机1台,建起了农家书屋,提供农业、科技、文化、经济、生活、少儿等各类书籍。请专业图书管理人员对该村图书进行分类、编目、上架,并申报为市级农家书屋,现有图书2500多册,书架6个,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乐园”和“致富加油站”,科普知识在兰泥村得到了广泛运用。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过:“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

乡村的夜晚像死一般的寂静,唯有在兰泥村4组龚家大院还灯火通明。龚大财在院坝里干活,吆喝着鸡、鸭、鹅进圈歇息。他已64岁了,曾经当过兵,妻子彭玉蓉是驼背残疾人。夫妻俩都没有什么文化,吃够了无文化的苦头。他们生有一儿一女,儿子龚海军,女儿龚义华。1990年儿子高中毕业,考取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得到录取通知书,龚大财夫妻俩既高兴又忧愁,读大学一年要好几千元啊,家里穷得叮当响,哪找学费?

龚海军见此情景,面对父母那张愁脸,一言不发,几天都不出门,躲在家里生闷气。怪罪父母无能,把自己生在偏僻农村这个穷棒子家里。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话是这样说,当今时代,年轻人普遍存在着攀比心理,农村娃儿,哪个不想跳出“农门”呢?龚大财知道儿子的心事。

为供儿子读大学,龚大财把家里能值几个钱的东西都卖了,东拼西凑不到2000元,还差一半。龚大财奔走了4天,找亲戚战友,好话说尽,身子弓完,才把学费凑齐,龚海军到校报名上学了。3年后,女儿龚义华又考上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儿子未毕业,女儿又上学,两个大学生,一个贫困家庭,压力可想而知,老两口省吃俭用,起早贪黑,勤扒苦挣,把勒紧裤腰带节省下来的钱供儿女们读书。龚海军顺利完成学业,大学毕业后在成都找到了一份工作。龚义华读完大学到深圳打工去了,龚大财的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好转。2015年,他还是被评为贫困户,在扶贫攻坚政策的感召下,龚大财说:“我再苦再累,砸锅卖铁,总算把两个学生攻了出来,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在外干事,发展他们的事业,为社会作贡献。我们两口子没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扶持,我们自身也要努力,摆脱贫困。”

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

龚大财的话语掷地有声,显示出中国农民敢于与贫穷抗争的胆识和气魄!

穷则思变。

龚大财通过村图书室的书籍、报刊学科技知识,还参加了当地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学到了种植和养殖技术,用在实践中,积极发展种植、养殖业。在2015年养鸡、鸭、鹅几十只的基础上,2016年扩大到养鸭100只、养鹅110只、养鸡50只,日产蛋30多个,年收入1万余元。他家种地10亩,收获玉米5000多公斤,还有小麦、红苕、谷子、粮食堆满仓。他已成为该村发家致富的典范,2016年宣告脱贫。

文化扶贫,不仅是句口号,它的内涵很深。

自2015年4月,县文广局联系兰泥村结对帮扶以来,文化氛围浓了,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村有77户贫困户看到了电视,这都是文广局免费为他们安装的。该局投入3万元购置了体育设施,利用节假日开展群众性的体育竞技活动,激发了全民参与热情。村上还组建了15人的老年秧歌队,村党支部、村委会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书画比赛等,建立微信群,在网上进行交流,沟通、互通信息。

在猴年的农历二月初八,人们还沉浸在节日温馨的气氛里,兰泥村老年活动中心举行了一场大型的庙会,参加人数达200多人,开展了文娱表演、秧歌舞、健身体育文化活动,文化氛围十分浓烈,活跃了节日气氛,增强了村民们的凝聚力。借此机会,县文广局为兰泥村制作了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卡,共106张,内容为户主姓名、住址、家庭人口、致贫原因、帮扶单位、责任人、联系人电话、脱贫时间、帮扶措施等,发放到人,悬挂在106户贫困户家中显著位置。当年5月,县文广局相关人员组队到兰泥村开展送法进村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解答村民法律咨询5起,村民法制意识得到增强。

天地万物,融会贯通。

文化纷纷进农家,这是为贫困群众进行智力开发的最好良方,文广局对兰泥村大手笔的文化投入,发挥的效果得到显现。用知识武裝村民的头脑,让他们凭借智慧和勇气开辟脱贫致富的门路,使精神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广阔农村,在烂泥湾开花结果。

这两年,兰泥村有所变化,吸引了有志之士的眼球,纷纷回乡创业。

大自然的情怀,拥抱着苍天,对懒惰无能的人总是鄙视和吝啬,而对勤劳勇敢和掌握了科学技术金钥匙的人,却又是那么慷慨大方。

这是为什么,答案很简单:苍天有眼。

烂泥复苏

扶贫攻坚的雷声,响彻云霄,震动大地,烂泥的土神终于醒来。

当她慢慢地睁开眼睛,惊奇地发现,昔日石龙和坤龙夹击的兰泥村,如今变成了致富的金钩,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习近平主席说:“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龚成发,46岁,地地道道的本村人,以前一直在浙江打工,中央扶贫攻坚的战鼓,震憾了他的心。日思夜想,沿海地区与内地的差距太大了,家乡更是贫穷落后。他与妻子商量,毅然作出决定,放弃丰厚的打工收入,带着技术、带着资金为家乡建设作一点贡献。

2015年2月,过完春节,龚成发便留在村里,没有再外出打工。他广泛浏览了网络上的农副产品信息平台,考察了一些地方种冬桃的产销情况,随后在兰泥村4组租用流转土地60亩,种植晚熟水果山东冬桃、竹柳,共投入资金100万元,到2016年已栽冬桃15500株,发展25家农户参与种植。在桃树未成林的情况下,在桃树空隙配种了玉米、小辣椒、南瓜等蔬菜,增加附产收入。为便于开展经营活动,他成立了福禄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扩大规模又租用了100亩,采取公司+农户、土地入股分红的经营模式,土地占毛收入的25%,实现土地的效益最大化,入股的贫困户占全村贫困户的70%,果树苗由政府购买,村上占毛收入的10%。挂桃后,年产值将达到200万元,个人、集体有望双丰收,从而增加了村集体经济。从此,兰泥村有了“摇钱树”。

一人干、带一片。

在外地打工的龚成福,看到龚成发回乡创业,也萌生了这一念头,于是急匆匆地回乡搞起家禽养殖业来。

龚成福懂养殖技术,将打工积累的钱投资20万元,建设立体生态养殖园,以发酵床养鸡、林果种植、旅游观光为主要产业,并成立了权福专业合作社,有15家农户加入该公司。前期已建设2座200平方米鸡舍,养鸡规模达6000只,年收入10余万元。他带动农户17家(其中贫困户12户)发展养鸡业。养鸡当年见效,让短平快的脱贫项目显神威。

在一次巧合的机会,县文广局长周松林在办公室主任张永亮的引见下,认识了本县隆盛镇在成都做药材生意的李顺成,相互往来,建立了感情。李对种植中药材颇感兴趣,又有这方面的技术和实践经验。通过几次协调,李同意在大英县河边镇兰泥村建立药材基地。周松林趁热打铁,陪同李顺成到兰泥村实地考察,村支书曹德勋、村主任王松涛、第一书记赵显海分别介绍了全村情况,对土质、气候、水源、交通等作了详细说明,帮助协调种植户。4组农民龚成发和龚大财积极性很高,在这2户中先行试点,然后再大面积推广。试点户每户种3亩,农户出资600元,政府补贴800元,其余投入全部由李顺成出资。

为让种药农户接受,增长见识,2016年4月26日,由文广局副局长吴雪梅、河边镇党委副书记舒建国带队,组织兰泥村三职干部、党员代表、社员代表、贫困户代表、中药材种植李顺成老板,共24人,租用一辆大巴车,前往中江县龙泉山现代中药材产业园进行参观学习,开阔了大家的眼界,坚定了农户种植药瓜的信心和决心,2016年已种药瓜20多亩,当年结瓜,每亩产瓜3000多斤,产值3000多元。当地还成立了药材专业合作社,指导和管理药材基地的发展。

扶贫攻坚东风吹、战鼓擂的大好形势,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猛然清醒过来,兰泥人也不例外。现在,农村里有一部分村民,在勤劳致富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他们善于学习,勇于开拓,在实践中迅速发展自己的事业,对社会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自己也率先富裕起来。

那么,没有富起来的贫困户就注定贫穷吗?

“不!”蘭泥村12村民组唐胜强坚定地说。他在村里既是一个党员,也是一个贫困户,他的贫穷,是因有病而导致的。作为一名党员,就这样甘于贫穷吗?在一次“两学一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上,唐胜强既讲了客观原因,也谈了主观因素,但他表明了一个态度,无论如何也要尽快脱贫。

路在何方?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思考。”唐胜强一次次地参加了扶贫攻坚动员会、党员会、议事会、社员代表会,学习了党的扶贫攻坚方面一系列方针政策,参加了党员远程教育、农村推广实用技术培训,终于头脑开了窍,决心不等不靠,自己干点事情。他认为养鱼是一种投资小、花工少、效益大的致富路子。同村干部商量后,他承包了4亩堰塘用来养鱼。河边镇党委把他纳入党员示范项目建设,给予扶持,他出一部分资金购买鱼苗。鱼长大了,卖钱自得,一年产鱼3000斤,收入1800多元,加上其他收入,可望达到脱贫标准。

猴年闹春,大地欢歌。

2016年1月,春节临近,县文广局局长周松林时刻想着兰泥村贫困群众的温暖。12日一大早,他与县机关事务局副局长赵泽兵一道,带领20多名干部职工,驱车来到兰泥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走村入户对陈泽友、唐孟亭等24名贫困党员、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特困户开展过冬送温暖活动,送去大米、干面、菜油和每人200元的慰问金,共计7200元。

一份礼品,一份情意,令人为之点赞。贫困户和残疾人,都是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周松林等人做到了。

慰问结束了,在返回的途中,周松林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这种“发发钱,拜拜年”的输血式救助,固然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然而,这种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长远贫穷问题,必须改变。应该帮助他们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由输血变为造血,增加经济收入,不再贫穷。

于是,周松林决定对兰泥村106户贫困户逐一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因人扶贫。周松林年富力强,气宇轩昂,有魄力,有水平,做事干脆利落。他在一次局党组会上说,兰泥村条件较差,县委安排联系结对扶贫,这是县委对文广局的信任,要把它扶起来谈何容易!但是,这是硬任务,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县委三年脱贫的目标任务。

他说到做到。春节刚过,周松林带领相关人员直奔兰泥村,在1村民小组李金兰家里,详细询问了她的家庭情况。现年49岁的李金兰,2012年得了动脉血管破裂,做了开颅手术,手脚不灵活,留下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其丈夫唐志华在成都打工,儿子唐建军年仅20岁,在成都学汽车喷漆,他们家因病返贫,欠债10万多元。周松林听后,对身旁陪同走访的村干部说:“李金兰农村低保解决了没有?医疗费用解决了没有?”“解决了。”村干部回答。

“李金兰这家很特殊,要作为重点扶贫对象,当地政府和我们文广局从项目、资金、技术全力支持。”

李金兰听到周局长的这番话,顿时高兴得热泪盈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后来,她和丈夫、儿子一商量,决定选择一个适合的项目,在政府的支持下,加上自身的努力,争取在三年内脱贫,决不拖全村的后腿。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015年至2016年,县文广局和县机关事务局对兰泥村的支持力度非常之大,协调争取各类扶贫资金共计12万元,不仅解决了12个村民小组网络信息员1.8万元劳务补助,而且解决了五保户吴得银电视,陈西先、刘华光烧房重建资金困难,大部分资金则用于村上的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了该村文化扶贫的阶段性目标。

泥土芬芳

兰泥村是大英县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2014年,全县已完成解困9320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10.95%;2015年仍有45个贫困村16004户34191人没有脱贫,已全部录入全国扶贫建档立卡网络信息系统。

2016年1月5日,在全县扶贫攻坚大会上,县委书记蒋喻新语重心长地说:“大英一些边远落后、旱片死角和水库淹没的村,长期处于交通不便、水源缺乏的境地,导致了行路难、增收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实际困难,扶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打硬仗的攻坚期,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这一仗。”

会议精神迅速在全县各地贯彻落实。

2016年1月19日,县文广局和县机关事务局干部职工29人奔赴兰泥村,开展大规模结对帮扶工作,拉开了扶贫攻坚序幕。1月26日,河边镇党委、政府召开全镇三职干部会议,传达县委扶贫攻坚会议精神。镇党委书记杨洪林强调:“扶贫攻坚到了关键时期,必须举全镇之力,为摘掉贫困村的穷帽子,村党支部‘一班人,要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当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热情支持,全力帮助;对那些没有能力致富的特贫困户,村‘两委通过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开展‘一带一、‘结对帮扶活动,为他们脱贫铺平道路。”1月31日,兰泥村党支部、村委会召开有党代表,议事员和贫困户代表120多人的扶贫攻坚会议,曹得勋书记传达了县上镇上的会议精神,对贯彻意见作了具体安排。

2016年3月初,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川中大地,一派生机勃勃。一天,大英县委副书记、县长胡铭超在隆盛镇到村入户访贫问苦时,对随同的党委书记岳宁、镇长余素华说:“扶贫攻坚不是喊在嘴上,重点在行动上,要创优方法,破解难题,抓好落实。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尽快脱贫,奔小康”。

兰泥村村民们从电视上、广播里看到了、听到了扶贫攻坚的浩大声势,一时间,烂泥湾沸腾开了。村民们在高兴、期盼的同时,压力油然而生。

省、市、县三年扶贫攻坚实施方案出爐之后,兰泥人鼓起了极大的勇气,自觉摒弃陈旧落后封闭的思想,决心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为制定兰泥村三年扶贫攻坚规划,县文广局、机关事务局领导,汇同河边镇党委、政府及兰泥村党支部、村委会,多次研究、讨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的原则,谋划好扶贫项目,从贫困户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致贫原因,研究制定差别扶持的具体办法,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致富能力,着眼于长远发展,把项目资金用到关键环节。

党的扶贫攻坚的富民政策,就像久旱逢甘露,滋润着广大农民的心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从兰泥村入户调查的情况来看,全村106户贫困户都不是成片,每个小组都有之,插花贫困,分散在12个小组。成因复杂,消除困难,只有采取统筹兼顾,双轮驱动的扶贫模式,实现贫困村向新农村跨越,贫困户向富裕户、小康户转变。

三年规划的宏伟蓝图已敲定,工作目标已明确,任务一件一件地抓落实。

为了不让兰泥村长期靠天吃饭,扶贫领导小组发动群众开辟水源,打井提水,堰塘淘出淤泥,扩大蓄水量,整治山平塘,增加屯水田,修建提灌站,以此来解决农业生产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

要致富、修公路。

兰泥村断头路较多,连接坤龙村800米,连接峰山村1200米未硬化,村民小组共7个3180米均不通。已争取到国土、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将投入300万元,用于村组道路的改造,实现村村组组通公路。

扶贫领导小组以科学技术指导农业,让村民改变传统农业产品守旧思想,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经济。引进以山东冬桃种植为依托,集中发展秋桃基地200亩,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全村。他们还在4个组发展100亩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由公司提供种子、技术和包回收,增加农民收入,为老百姓栽上“摇钱树”。

兰泥村农田基础十分脆弱,排水通道基本没有,一遇洪涝灾害,水稻被淹。遇到天干田里无水,无法栽秧,颗粒无收。要改变旱涝不保收的状况,只有全面整治,畅通水系,做到旱能蓄水,洪涝能排水。在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争到高标准1万亩良田整理农业项目建设,现已开始实施,计划投入资金达660万元。完成项目后,可实现旱涝保收。

经过三年的努力,兰泥村扶贫开发与美丽新村建设、农业现代化融合并进。2016年扶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结对帮扶的10户已脱贫,扶贫攻坚的作用显而易见。2017年、2018年,他们的总体目标任务是:实现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公共服务、住房改善等配套发展。

与兰泥村类似,2016年,全县有9个贫困村告别贫穷,摘掉贫困村帽子,5354人脱贫。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无数辛勤汗水。

文化点亮兰泥,土神不再不语,她已发挥着神灵的巨大威力: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

待到2018年,我们旧地重访时,相信:如今的兰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大英好地方。

这里的烂泥,将被兰花所代替,绽放出鲜艳夺目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映衬着一个美丽灿烂的兰泥村庄。

土神咆哮,一鸣惊天。

兰泥贫困村,再见!

责任编辑/彭中玉

猜你喜欢
贫困户攻坚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攻坚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