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林铁路盛开的格桑花

2017-04-05 00:27李康平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分部指挥部藏族

李康平

相传还是在元朝的时候,蒙古人进入西藏,把翠菊的种子也从中国北方带到了西藏,从此在西藏生根开花。那时正是西藏历史上继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出现的空前盛世,被忽必烈赐为“国师”的八思巴缔造了辉煌的萨迦,使元朝皇室接受了藏传佛教,八思巴也成为元朝的帝师。从此,蒙古人传播来的翠菊在寺院和很多藏族人家种植盛开,那个时代的人们就把翠菊叫做格桑花,也叫幸福花。“格桑”在藏语完整的意思是“格巴桑布”,“格巴”意为时代、世代,“桑布”就是昌盛的意思,就是世代繁荣昌盛或幸福的意思。因此,在西藏,格桑花被藏族百姓视为圣洁之花,人们经常借用格桑花表达和抒发美好的情感,流传着很多赞颂格桑花的歌和故事。

如今,雪域高原又一条天路——川藏铁路之拉萨至林芝铁路正在建设中。筑路大军夜以继日热火朝天地建设拉林铁路,将结束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直接造福于藏区各族人民群众。而拉林铁路沿线藏区各族人民群众也热心期盼、全力支持、倾情爱护拉林铁路建设。路地共建雪域天路,格桑花开拉林沿线,那是象征着民族团结幸福的格桑花。就让我们走到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去撷取一朵盛开的格桑花,听听他们和当地藏族人民群众共同培育民族团结幸福之花的动人故事。

像当年红军那样约法三章

2015年6月,拉林铁路第10标段全长42.68公里铁路由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标承建。因为早有预案,因此,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在第一时间组建挂牌,再次吹响向雪域高原进军的集结号,一批精兵强将厉兵秣马随时准备上高原。说实话,此时他们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

兴奋的是,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将重上高原、再创辉煌!想当年修建青藏铁路时,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从青藏铁路格拉段的起点南山口向着拉萨方向,以平均日铺轨3000米、日架桥3.5孔的速度铺就一条天路,他们还曾创造了日铺轨6575米、日架桥6.5孔的高原记录。矗立在南山口铺架基地的一幅标语“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被誉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的青藏铁路精神,受到七百多批次中外媒体和参观团的高度赞誉。

紧张的是,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参建青藏铁路那都是十多年前的老故事了,如今即将要上高原的却多是年轻的80后、90后。虽然他们向往着那个神秘的地方,但也为从来没上过青藏高原而对高原反应心怀紧张畏惧。

然而,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党工委书记王崇新却从上级党委下发的一份文件中,更多了一层审慎。

这份文件的主题为: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届时将举办各项有意义的纪念活动。在下发的有关学习资料中,指挥部党工委看到,红军在藏区民族工作的成功实践,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征中,三大主力红军都经过了除西藏以外的川、滇、康、甘、青五省藏族聚居区。红军进入藏区后十分注意尊重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使用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保护藏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得到藏族人民的普遍拥护和支持,帮助红军克服了许多困难。为此,指挥部领导班子专门开会研究进藏前的准备工作,大家认为,如今我们就要进入藏区修建拉林铁路,而许多年轻人对藏区的历史、经济、文化、风俗和宗教等还缺乏了解,更没有实践的机会,应当及时补上这一课。

指挥部班子会上,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党工委书记王崇新向大家宣读了当年红军进入藏区时,朱德总司令向红军宣布的四条规定:一是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二是爱护藏胞的一草一木;三是在藏胞没有回家之前,不准进他们的屋;四是看管并喂好藏胞留在家中的牛羊。王崇新书记说,我们也给大家来个约法三章吧。于是,指挥部领导班子研究,针对藏区群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以指挥部红头文件的形式,向三个项目分部专门下发一个通知:一是不拣石头(玛尼石)和撕扯山上的经幡;二是不采摘藏族群众的核桃;三是不下江钓鱼捕鱼。一定要严格尊重藏区风俗习惯,与藏族人民群众共建和谐、和睦、友好的铁路施工环境。

有的同志提出“约法三章”是不是太细、太具体了,能不能提些原则性要求,覆盖面更宽一些?王崇新说,“约法三章”就是要从最要紧的细微之处提要求,才好抓具体落实。细微之处看起来是小事,可是事事都关系到民族政策的大事呢!

指挥部同时还把藏区群众的风俗习惯印发给职工。比如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进入寺院,要爱护与宗教活动相关的物品,不得用手乱抚摸经书、佛像、壁画、法器等等二十余条,让大家深入了解、自觉尊重遵守藏区群众的风俗习惯。大家说,这个“行为指南”发得太及时了,有了这个,我们到了藏区就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了。

西藏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和泥洋河两岸盛产核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核桃树遍植路边地头、坡前山后,随处可见七、八人合抱的千年大树,景观别致。林芝核桃以其皮薄、个大、肉嫩、肉满、肉质香醇甜润而誉满高原,有着西藏圣核的美誉,是历代达赖喇嘛和达官显贵的贡品。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的施工队伍2015年6月进场,9月就到了核桃成熟的收获季节,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三个项目分部去施工现场的路上,核桃树比比皆是,成熟的核桃掉落得满地都是。这些天来,甲竹村藏族村民扎西一直远远地盯着路边的核桃树,就等着施工人员上树摘核桃,他好抓“现行”。

一连好几天,扎西等待的都是“失望”,施工队的职工每每走到核桃树下,似乎对满树的核桃视而不见,端端地走过,真像《君子行》里所说的那样: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谁知这天,偏偏就让他抓着了。扎西远远地看到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一分部的施工车辆在他家的核桃树前停下车来,从车上下来几个工人弯着腰在拣掉落路上的核桃。他耐心地等工人揀得有一会儿了,才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本想来个人赃俱获,可是他人还没开口,自己先傻了眼。原来,工人把掉落在路上的核桃拣起来,足足有上十斤,都堆放在核桃树下铺着的塑料袋上。树下、路上,看不到一个吃过的核桃空壳。

这时,一分部党支部书记党新红走到扎西面前跟他说:“你家的核桃树该采摘了。你看,昨夜一场风,吹落得路上都是(核桃)。我们怕汽车压烂了你的核桃,就帮你拣起来,都堆在树下了。树下还有掉的,你自己拣拣吧,我们该去工地了。”

扎西本来一肚子想的都是怎么索赔的词,现在一个也说不出口。他情急之下,赶忙跑到树下,抓起两把核桃就要往工人手里塞,请他们尝新。可是党新红书记已经带着工人上车直奔工地去了。扎西激动地双手合十,对着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的背影喃喃低语:“扎西德勒,扎西德勒!”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二分部的职工老谭爱好奇石收藏,走到哪儿都喜欢下河滩捡石头。听说雅鲁藏布江的河滩两岸多奇石,为此,老谭上高原之前做足了功课。他了解到由于四千万年前欧亚板块猛烈撞击形成的造山运动,把原本是一片汪洋的特底斯古海奇妙地变成了地球的屋脊,千姿百态的奇岩砾石就是天公对这片超尘拔俗的地球高地最慷慨、最丰盛的馈赠了。到高原寻找奇石,也就成了老谭积极报名上高原的原因之一。

可是没想到一上高原,指挥部的约法三章头一条就是不得拣石头。这是因为西藏自古以来存在着一种大石文化。藏族先民磨石斧狩猎,凿石锅煮食,垒石屋避寒,佩石坠驱邪。在藏区,随处都能看到藏族在屋顶、门顶、窗台以及土地中央供奉着白石,他们崇信白石是雪山的精华,家庭的保护神、田地和庄稼的守护神,而高高屹立的巨大白色山石,乃是龙女、神女的化身,遍布藏区高山峡谷、村口道旁的玛尼堆更是藏族山石崇拜的表现。

不让拣石头,已经写在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的约法三章里了,这是铁的纪律,不得违反。在老谭上工地的路上,随处可见千姿百态的好看奇石,老谭都忍痛割爱,视而不见。实在忍不住诱惑了,他也会蹲下来细细地观赏一番,然后掏出手机给奇石照张照片,就算收藏在手机里了。时间长了,他的手机里存了数十上百张雅鲁藏布江畔的奇石照片。在老谭的影响下,施工队好多年轻人都跟老谭一样,成了手机“奇石收藏家”了。他们还正琢磨着什么时候大家都将手机里的奇石照片晒出来,在微信朋友群里办个不一样的“奇石展”呢!

老谭和他的同伴们对奇石异样关注的一举一动,藏族群众其实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的约法三章,看似约束了职工在藏区的“行为自由”,但是却拉近了他们与藏族群众的心啊!

贡多顶隧道横洞洞口开挖时,施工人员按设计图寻找洞口勘测桩,怎么找也找不到。因为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横洞洞口位置恰好是当地单嘎奴觉村藏族佛教信众的一个祭祀台,勘测桩就在祭祀台边。这可给施工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祭祀台是宗教活动场所,万万不能乱动。祭祀台不能动,洞口施工就没办法进行。王崇新把这一情况向拉林铁路建设单位作了详细报告,铁路总公司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到现场调研,立刻更改设计,将横洞洞口往东边平移150米,既保护祭祀台不受损坏,又使隧道施工能够正常进行。藏族群众了解到这一情况,纷纷给这些筑路人竖起大拇指称赞说:“这些筑路人如此尊重我们藏族群众的宗教信仰,敬佩,敬佩!”

路地鱼水情 藏汉一家亲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拉林铁路第10标段线路,全部在雅鲁藏布江北线路所经过的12个藏族村子,与雅江南岸交通运输繁忙的S306省道公路隔江相望,交通更加闭塞,经济发展也较其他村子更为贫困。

自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进场之后,常常能看到一个穿工装的汉族中年男子在当地藏族村子里转悠着,时不时地跟村里懂汉语的藏族青年聊几句。开始藏族群众以为这男子是来村里买山货的汉族商贩,于是把家里自产的核桃、蘑菇拿来给他看,可是他什么也不买。问他是不是新来的乡政府挂职干部,他也笑着摇摇头说不是。可他总是一个劲儿地向藏族村民问这问那。问叫什么名字?在家种地还是放牧?牛羊多少只、地有多少亩?一家几口人、一年收入有多少?还问村里其他人的情况。他问得越是仔细,地处中印边境的藏族村民越是警惕了,悄悄地叫来村委会主任过来“审问审问”他到底是什么人?

这一“审”,这位男子也立刻坦诚“招供”,于是真相大白,原来他正是中铁一局拉林铁路指挥部指挥长徐和军。因为中铁一局承建的拉林铁路标段要从本宗、甲竹、江中、茂公、单嘎奴觉、本夏等12个藏族自然村经过,他这是主动“微服私访”,到这几个村子来作社情民意调查。他用最通俗的话,讲最明白的道理,告诉这几个藏族村子的村干部和村民们说,修建拉林铁路的根本目的,就是造福藏东南地区各族人民群众。但是,我们不是等铁路建成后才让村民来分享铁路通车带来的好处,而是从工程一开始,我们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当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创造条件,直接造福于藏族群众。徐指挥长把他了解到有关情况,与村主任们进行了核实研究,确定了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在修建拉林铁路期间,义务承担了对21户藏族贫困农户的精准扶贫任务,其中一项分部帮扶10户藏族贫困农户,二分部帮扶6户藏族贫困农户,三分部帮扶5户藏族贫困农户。指挥部要求项目分部要有专人负责精准扶贫工作,跟帮扶家庭结对子、交朋友,搞好帮困扶贫。

江中村有七、八户贫困家庭承包了一些坡地,由于家里缺劳力,坡地一直没有种植任何农作物,地却越撂越荒,野草疯长。三分部负责精准扶贫工作的副经理李明了解到这一情况,派出项目部的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轰轰隆隆开到江中村,连着干了好几天,给这几户贫困户足足平整出十四、五亩好地来种植。这些藏族农户有了地,心里踏实了许多,当年就全部种上了青稞。2016年秋天是喜获丰收的头一季,藏族农户高兴得只要见了李明副经理和中铁一局第三项目分部的职工从村里路过,就招呼着要拉他们进村到屋喝酒,还摘下自家树上的苹果送给职工吃。

江中村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不便,村里唯一通往外界的村道狭窄,而且要盘山绕行,遇到冬天下雪,山道路滑,行人车辆非常不安全。为此,三分部發挥工程施工的技术优势,在盘山道下给江中村开掘了一条三百多米的村路隧道,从此不用再走盘山道了。藏族群众说,中铁筑路人给我们打通的这条隧道,真正是我们江中村的幸福道、致富道,从此让我们致富有了“捷径”,家人再也不用为我们的出行担惊受怕了。

村路隧道通车那天,江中村的男女老少穿上藏族的节日盛装,都来这条隧道走走、看看,村委会干部代表全体村民给中铁一局拉林铁路三分部的职工献上洁白的哈达,表示他们最真诚的感谢和最美好的祝福。中铁一局拉林铁路指挥部进场不到两年,为藏族村子改扩建村道公路八十余公里,其中新修道路四十余公里,还为藏族村子开沟修渠一千余米,引水灌溉农田。当地藏族群众在各种庆祝场合给中铁一局的干部职工敬献哈达三十多条。2016年4月,茂公村村委会还按照汉族的习俗,特意到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送上了一面锦旗,上面用藏汉两种文字写着:“路地鱼水情,藏汉一家亲!”表达了他们对中铁筑路人的诚挚感谢!

指挥长徐和军说,以前没来过西藏不知道,到了藏区才了解到藏族的节日很多,几乎月月都有节日要庆祝。这是因为藏族使用的是藏族历,根据藏族历和生活习惯,藏族群众有着许多汉族没有的特殊节日,或是用于祭祀,或是用于庆祝,或是用于生产生活的指导,或是用于感恩等等。比如藏历正月一日开始的藏历年、农历初九的上九节、农历三月初六的谢水节、农历四月八日的沐佛节,还有采花节、望果节、林卡节、沐浴节、赛马节等等。徐和军指挥长有个小本子专门记着这些节日的时间、习俗,每到藏族群众过节的时候,指挥部和三个项目分部都要组织职工抬着买来的大米、茶叶、酥油、啤酒,去所在藏族村子慰问藏族群众。每到新学期开学,指挥部给对口帮扶贫困家庭的孩子送去书包、文具助学。

2016年藏历新年,项目一分部经理李天军去当地甲竹村慰问藏族村民,被村委会主任白玛占堆“强拉”到他家叫去喝酒。李天军当天还要去工地带班作业,便借口说自己感冒了,实在不能喝酒,推辞改天再去。可是白玛占堆主任说什么也不行,说:“不喝酒也要到我家坐坐。感冒了我给你最好的藏药,保证一吃就好!”就这样,李天军经理还到被拉到占堆主任家坐着聊了一个多小时,临走时,白玛占堆主任说给李天军经理送一包草药,回家泡水喝了就好。李天军当时也没在意,回到宿舍打开白玛占堆主任送的草药一看,竟然是一包价值数千元的西藏名贵药材冬虫夏草。他知道藏族的风俗习惯,藏族群众送的东西,收下了就不能再退回去,退回去等于绝了交情。于是,他只好先收好这包冬虫夏草,等有机会一定找个借口再把钱送还给村主任白玛占堆。

2015年12月藏族群众过工布节,一分部的职工给当地的茂公村送去了节日慰问品酥油和啤酒。茂公村民热情地邀请职工参加村里的节日庆典活动。藏族群众过节安排的项目比赛是骑马射箭,可是一项目分部的职工不会,村民就特意安排了一个汉族人擅长的拔河比赛,也不知是职工真得很擅长拔河,还是藏族村民有意谦让,结果反正是一分部的职工赢了这场拔河比赛。大家和藏族村民一起玩得很嗨、很开心。

为贫困藏村增强造血功能

这天,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徐和军又像往常一样,随意到藏族村子走走,和藏族群众聊聊。聊天中他听说有的对口帮扶的藏族贫困农户,虽然帮扶后生活有所改善,但与已经致富的别家农户比,还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徐指挥长突然意识到,与其为贫困户“输血”,不如帮助贫困户增强“造血”机能。靠人不如靠自己,还是要帮助他们自己走出贫困,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

于是,徐和军在指挥部和项目分部经理会上跟大家讲了“输血”和“造血”的道理,要求各项目分部将修路施工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为当地藏族群众创造增强“造血”机能的条件。

一分部建1号搅拌站打基础时,需要外购商品混凝土,甲竹村藏族群众加央知道这一情况,上门找到一分部党新红书记和外协部长段军林,提出要项目部全部购买他们村里的混凝土,一是为村产业增加点收入,二是村里既然有,项目部就不必舍近求远在外面买。党新红书记和段军林部长一听是这个理,也符合指挥部帮助藏族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要求。可是,搅拌站打基础需要承重力很强的混凝土,村里自产的混凝土经检验质量不合要求,无法采用。党书记将这个情况告诉了加央,加央开始不理解,认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瞧不起他。于是,加央不让一分部外购的商品混凝土运输车进村,要进村走村道,就得留下“买路钱”,每车20元人民币,一分钱都不能少。

解铃还得系铃人。加央出了难题,就还得找加央解决。为此,党新红和段军林特意来到甲竹村加央家登门拜访。一进门,按照藏族的习俗,进门的都是贵客,进来了就得先喝三碗酒,不然就不够朋友。那就喝,尽管党新红和段军林其实都不胜酒力,可是进了藏族朋友的家门,豁出去了,那也得喝。这顿酒从头天晚上直喝到第二天天亮,三个人都喝醉了,但是酒后吐出的真言,却一点没掺假。

加央说:“我知道,你们那么远……来我们村……修铁路,都是……为我们好!这样吧,你们运水泥的车……尽管从村里过,20块的过路费……我不要了。”

党新红和段军林说:“你的混凝土,质量不过关,以后我们帮你……改变搅拌配比,一定要让它……质量过关。不过,这回急用,商品混凝土我们该买还得买。”

“行,你们买,我不拦。”

“但是,砂石料……总该不是你自家造的吧?我们买你的……砂石料,照价付款。”

“行!夠意思!来,这杯干了。”

“干!”

就购买甲竹村的砂石料这一项,既为甲竹村增加了三十余个工作岗位,又为村里的藏族群众每年增加收入上百万元。加央一提起这件事,逢人便说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一分部的汉族朋友真够意思!够朋友!

另外,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和当地镇政府协商决定,施工所需地材尽量都由工地所在地藏族村群众的车辆承担运输。仅这一项,中铁一局施工标段就为当地藏族群众每年增加六百余万元收入。

洛桑扎西就是用自己的车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施工工地运输施工材料的,为此他每年实实在在地稳定增加收入十多万元,从此摆脱贫困,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施工紧张地进行着,他的车也连轴转,只顾上多跑几趟多挣钱,顾不上按期保养车。结果,这天他的车陷在路边,他猛加油想开出来,车轮打滑却越陷越深,最后车干脆跟他“闹罢工”,熄火抛锚了。洛桑扎西更加着急,车一坏不但误工这几天的运费挣不上,还要搭上修车费,那可损失不小。他着急想自己修修,可是打开卡车机舱前盖,他依然一筹莫展,不知该从哪儿下手?

恰在这时,一分部党新红书记去工地路过,看见洛桑扎西的车坏在路上,好心上前问他要不要修车?他吱吱唔唔半天,党新红也不知他到底说些什么?到最后才听清他问修车是不是要很多钱?

党新红笑了,大声告诉他说:“修车,免费!不要你的钱!”

洛桑扎西还在将信将疑,党新红已经打电话叫项目部派一台装载机过来,先把车从泥坑里拖出来,然后将车拉到项目部安排修理工放下手里的活,先给洛桑扎西修车。这边修车的功夫,党新红招呼洛桑扎西坐下休息、喝茶。等车修好了,也保养了,洛桑扎西就要上车开走了,还问党书记:“你们修车真的不要钱?”

党书记哈哈笑了,大声说:“欢迎你再来!”然后向洛桑扎西挥挥手,直催他快开车给工地送料去。

路地共建拉林铁路

西藏拉萨到林芝的千山万壑之中只有两条公路,一条是北线318国道,途中翻越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山口处常年积雪,有远古时期冰川活动遗迹。另一条是南线西藏306省道,沿着雅鲁藏布江峡谷谷底穿行,是藏东南地区由拉萨连接山南、林芝两地市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拉林铁路采取的正是南线方案,和西藏306省道一样,穿行在雅鲁藏布江两岸的高山峡谷之间,筑路人也便驻扎在306省道沿線。

2016年,雅鲁藏布江两岸的雨季来得要比往年更急、更猛一些,阴雨已经从6月初开始,连续下了近一个月,山体含水量早已呈现出饱和状态。这种情况下,铁路隧道洞口、桥梁桥台以及路基涵洞施工,极易遇到泥石流、塌方等意外情况发生。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早就做好铁路施工防洪抗灾的预案,要求各项目分部严加防范。

7月1日这天,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徐和军指挥长接到通知要去林芝八一镇,参加铁路总公司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的一个工程会议。从指挥部乘车到总指挥部一百多公里,7点早饭过后,徐和军指挥长便乘车出发,这样8点半就能准时参加总指的会议。

汽车行驶到306省道121公里处,这里是一个山凹处,司机减速拐过弯,正要加速直行,却突然来了个急刹车,要不是系着安全带,徐指挥长准得从副驾驶座上跳起来撞到车前窗上。

“什么情况?撞牛,还是撞猪了?”徐和军问。原来藏族地区群众养牛养猪不习惯圈养,而是四处放养。因此,自由自在的牛和猪吃饱了,常常跑到公路上来十分“惬意”地晒太阳。在藏区的公路上开车,汽车刹车停下来给牛和猪让道是见惯不怪的常事。

不等司机回答,徐指挥长其实已经看到,既不是撞牛了,也没有撞猪,而是撞山了。原来306省道靠山一侧的山石裹挟着泥土塌下来了,足有七万多立方,就像平移过来一座小山,横断拦截在306公路上。

徐指挥长下了车,先给总指领导打了电话,报告了路上遇到的突发情况,对不能按时参会请了个假。总指领导电话告诉徐指挥长说:“会议的内容也是研究近期拉林铁路工程抗洪抢险问题,你正好遇到塌方,就地在现场组织抢险吧。”

接着徐指挥长把电话打回指挥部,下令启动指挥部早就制定好的抗洪抢险预案。只不过地点有所变化,由拉林铁路工地改为306省道。

不一会儿功夫,就听到隆隆的机声,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三个分部的职工开来了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14台大型机械,开始移山破石推土,清除公路塌方。而塌方的另一端,中铁十七局拉林铁路指挥部也主动前来接应,开动十多台机械设备和中铁一局的职工一起抢修306省道的塌方路段。

这时,徐和军的手机响了,米林县的县长才旺尼玛打来电话,询问徐指挥长:“您现在在哪儿?我这儿有要紧事找您帮帮忙。”

徐和军问县长:“什么事?”

才旺尼玛县长说:“刚接到县交通局报告,306公路121公里处有塌方,你们能不能支援几台机械帮助清理一下?”

徐和军告诉才旺尼玛县长:“我现在就在公路塌方现场,正在清理塌方,请您放心!”

经过中铁一局和中铁十七局一百多名干部职工三十多个小时的连续奋力抢险,七万余立方的塌方泥石清除干净,306公路又畅通了。

事后,才旺尼玛县长代表县政府给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洪灾无情人有情,全力抢险保畅通”。才旺尼玛县长问徐指挥长:“你们当时怎么行动那么神速?我的‘请字还没到,你们就已经到现场行动起来了?”

徐和军笑笑说:“这是条件反射!”

才旺尼玛县长不明白:“条件反射?”

徐和军说:“是的,长年修路架桥,只要遇到险情,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我们立刻就紧张、就兴奋、就行动起来。对我们筑路人来说,任何时候险情就是命令。老天爷越过您这个县长,直接下给我们了!”

才旺尼玛县长再问:“干活也不能让你们白干呐,费用怎么算?告诉我个数,县财政拨给你们!”

徐和军听了直摆手说:“路地一家人,算什么账?地方政府对我们修建拉林铁路的支持账,又怎么算?再说,抗洪抢险这也是我们央企应尽的社会责任!”

的确,拉林铁路的修建,地方政府也没当成是铁路一家的事,而是路地共建的大事。2015年6月,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进场施工全面展开,米林县各级政府对中铁一局在征地拆迁、材料供应、交通运输、行政许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许多施工用地都是藏族村子打破常规,主动提供给施工单位先使用,再丈量,然后办征地手续。施工进场没有路,就使用省道、县道、村道。2015年6月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进场施工一年多来,大胆采用新的施工方法,克服岩爆、高地温、冰碛层等地质灾害,施工进展快、质量优、安全好,多次受到铁路总公司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领导的表扬。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干部职工说,光荣榜上,也有米林县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的一份荣耀。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分部经理李天军还给我们讲述他亲眼所见格桑花的故事。那是在一分部奔中山隧道洞口工地,施工正在紧张地进行中。当地本夏村的藏族群众从来没有见过铁路是什么样子?更想看看铁路到底是怎样钻进山里穿洞而过?于是,刚刚开挖洞口的那几天,本夏村的藏族群众男女老少,几乎每天都有人来隧道洞口看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是怎么挖山洞的?有的藏族群众还带着经幡挂在桥栏、树上。李天军经理看到一位藏族老人每次来,边走边不时地挥动着手,往路边、洞口的地上抛撒些什么,可是他到地上寻找,又什么也看不到。等到老人看完要回村的时候,他担心老人身体受累,就安排工地的越野车送老人回本夏村。扶老人上车的时候,李天军好奇地问老人往地上在撒什么?

老人说:格桑花。等到明年就开花了。

哦,原来老人为拉林铁路播撒下的是格桑花的种子,这就是藏族群众对拉林铁路最美好的祝福。因为格桑花的种子比芝麻粒都小,难怪李天军看不到。他心里好感动,默默地想着,我们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一定会用心血和汗水去浇灌格桑花,让她盛开在拉林铁路上。

如今,在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修建的拉林铁路隧道口、大桥下、路基旁,还有施工便道两边,随处可见格桑花在盛开,她们亭亭玉立,迎风摇曳,那是多么的灿烂、多么的美丽!这正是雪域高原各族人民群众对拉林铁路最美好的祝福,也是拉林铁路实现民族团结的象征。

当我们离开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地,再看拉林铁路全线,在四百多公里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正是:拉林何时不飞花,铁路处处见格桑!

责任编辑/卢旭

猜你喜欢
分部指挥部藏族
建强“指挥部” 打响“大会战”
The Light Inside
建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部”
从政治势能到治理效能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演变》《藏族少女》
多步辗转积分列表表达
中国世界遗产分部图
分部积分公式的解题技巧
关于分部积分的几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