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思考

2017-04-08 17:30阳怡锋
山东化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课理论课

阳怡锋

(邵阳学院 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思考

阳怡锋

(邵阳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问题做出总结,并从课程设置、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方案。

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分析化学是四大化学之一,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任何研究,都需要分析化学方法提供各种信息以解决研究中的相关问题,因而被誉为“国民经济的眼睛”[1]。分析化学实验是基础实验课程之一,既要与理论课教学相配合,又不能与其他基础实验课程重复。分析化学实验不仅仅是去验证分析化学中的理论,而是通过课程的开展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实验态度,为后续的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理论和实践链接不足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只有先系统的学校了相关理论,才可能对具体的实验操作方式和方法有所了解。在分析实验开始之前,通过简单的预习,就能够知道此次实验的主要原理是什么,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这样在实验课上,指导老师只要花半小时讲解,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指导,学生就基本能够很好的完成实验了。

可是我们的实验安排经常和理论课堂不配套,还在讲酸碱滴定,实验课就已经排到氧化还原滴定了。学生没有理论基础,就不能对实验有深刻的理解,实验老师半个小时的讲解不可能像理论课讲的那么详细、透彻。学生一到实验室就没有头绪,很多的细节都注意不到,不能理解实验出现异常现象或失败的原因,这使我们的实验结果和效果大打折扣,也违背让学生做实验的初衷。

1.2 学生的主观意识不够

现在的这些天之骄子们,很多在中小学时期都是在家长和学校监督下学习的,或者说在严格的作息制度下跟着走,没有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到了大学之后,少了家长和老师的管束,很多学生一下子放松了,解放了,甚至茫然了,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

究其原因,与学生自身相关,在思想上不重视实验课,不然导致积极性不够。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学生迟到并且不预习实验内容;早退。一部分同学趁别人做完实验,有了老师认可的数据,就抄袭别人的数据,谎称自己也已经做完实验。而实验老师基本上是一人指导20个学生,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指导起来很吃力,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同学时时关注,这给很多想偷懒的同学可乘之机,实验教学质量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而实验课和理论课不同绩效系数的算法,也导致了老师对实验课的不够重视,当然这更加剧了学生对实验课的轻视。

1.3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陈旧

实验课的基本程序就是任课老师事先将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等板书在黑板上,上课按黑板上的内容进行讲解,。而对于学生的预习要求,就是抄写一遍讲义,实际的效果是抄了等于没抄。这样很容易给学生一种观点:上实验课不用预习,甚至不用听课,按照实验讲义上的步骤来做就可以得到实验结果。

1.4 教学内容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化学滴定分析法是分析化学理论课的主体成分,也是重点,所以在所有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滴定分析实验占80%[2],学生反复使用酸碱滴定管,练习操作,内容过于单调,学生自然兴趣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设置大部分是一些经典的,低层次的验证性实验[3],过于重视书本上的知识验证和基本操作的细节,与现代生活和生产实际缺乏联系。样品是实验老师提前处理好的,实验方案也是现成的,验证过很多次的,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步骤就可以完成实验,得到实验结果。内容过于简单,实验结果也相差无几,个别学生偷懒,只做一次实验,编造出2到3个平行实验数据。无机化学实验开在前面,但分析化学实验内容与前者内容存在很多操作重复,也使学生感到乏味。

1.5 考核方式过于简单

普通的考核方式,并没有根据平时的实验操作表现为主,而是更侧重于学生们的实验报告、预习报告、和考勤情况。老师在一定意义上更侧重结果而忽略过程,有些学生实验做的很好,可是实验报告写的不好,成绩反而不如哪些不认真做实验但实验报告写的很好的人。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2 针对这些情况,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改革

2.1 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

理论和实践理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不是为了完成学时而做实验,所以实验课的安排要参照理论课,可以安排在一个学期,也可以不安排在一个学期,但总之实验要排在理论之后。但两者的时间不要相差太久,最好在一章理论课讲完之后,还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消化巩固,再安排实验课,这个时候学生对理论已经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这样学生再做实验比较容易接受。

2.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实验发生兴趣的时候,才能真正的主动的认真做实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地意识到自己才是实验的主体。同时实验老师也要从思想上去引导学生:实验课非常重要。当然实验老师自己本身要提高对实验的重视。

2.3 重视预习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真正地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要先预习,写好预习报告,但是不是把实验讲义抄一遍,要能通过预习,领会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老师在实验讲解前要进行多提问抽查,这些问题包括实验原理,仪器的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以及讲义后的思考题。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该实验的理解,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预习报告或预习抽查问题不合格不允许进行实验。这样,学生就能做到带着问题做实验,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4 改革实验内容,更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实验内容一般多是验证性实验,实验条件都处于较理想状态,只要学生按实验步骤操作就能成功,得到试验数据。这样的实验课程是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更不能真正去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所以我们应该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数量,提高开放性实验的比例。而这些开放性的实验应与我们生活有关,让学生觉得我做的实验是有实际意义的,去提高他们的兴趣。要求查阅相关文献后来确定实验条件,根据实验课程与实验老师讨论后并完善实验方案,最后再加以操作。真正地发挥了以学生作为实验主体的作用。开放性的实验允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可以自己查资料解决问题,或是请教老师和同学,这样做有以下好处: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老师可以大胆创新,安排一些实验项目由学生进行讲解,并由学生做操作示范,最后由老师做更正和补充。这样,学生对这些出现的问题印象会更深刻,同样,因为要学生讲解,他必然要在课前做足了功课,因而加强了他们的预习效果。老师要对每个实验步骤做讲解,并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先思考。

2.5 改革考核方式

改革后的实验成绩仍然包括两部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都包括实验操作考核,但是增加了实验操作成绩比例。平时实验操作考核贯穿于整个实验课程,观察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情况,评定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了以往考核的片面性[4],这样学生会比以往更加注重实验课程,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提高自己的实验水平。期末实验操作技能考试采取随机抽题的方式,在归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地完成实验过程并且完成实验报告。实验老师根据试验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实验报告的的完整度,实验台面的整洁等进行评分。

总之,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才能做得到与时俱进,我们将不断地探索适合于个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 王 敏,黄运龙,汪竹青等.滴定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 广东化工,2017,44(1):138.

[2] 周小霞.分析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的改革[J]. 河南科技,2012(20):59.

[3] 徐瑞云,蔡,叶伟林,等.地方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 (11):316-318.

[4] 金文英,陶慧林,李建平,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科教导刊 , 2015 (1) :102.

(本文文献格式:阳怡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思考[J].山东化工,2017,46(16):164-165.)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Yang Yifeng

(College of food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422000,Hunan)

to make a summary of the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from the curriculum, experiment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put forward a proposal for reform assessment methods.

analytical chemistry;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al teaching

O65;G642.423

:A

:1008-021X(2017)16-0164-02

2017-06-06

阳怡锋(1985—),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分析化学。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实验课理论课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