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2017-04-09 05:47
山西建筑 2017年5期
关键词:钢丝网后浇带施工人员

任 承 宏

(山西宏厦第一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阳泉 045000)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任 承 宏

(山西宏厦第一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阳泉 045000)

介绍了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的原则、功能及作用,从混凝土浇筑、施工缝处理、材料选择等方面,阐述了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要点,有利于提高后浇带的施工水平,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缝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规模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正处于不断扩大的阶段当中,建筑工程项目的类型也逐渐多样化,后浇带施工技术完全可以适应这种改变,自身具备独特的优势可以很好的消化不同建筑工程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可以有效解决建筑物中存在的差异沉降现象以及减少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出现的收缩变形问题,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伴随着各项施工标准和要求的日益严格,对于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与完善,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建筑行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1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的原则

第一,后浇带的设置是整个后浇带施工技术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设置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后浇带施工的相关规范进行。由于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建筑工程施工的一大难题,混凝土的开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为防止和降低开裂问题的出现,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后浇带所受到的约束压力进行一定的释放处理,以便更好的将混凝土填充到膨胀之后的施工处,进而增强整个建筑物抵抗残余的抵抗力。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和类型有所不同,对于后浇带的设置也会有所不同,为达到施工方案预期的效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施工规范实施操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都是成整体的,但是在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把这两部分进行分隔,所以后浇带的设置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沉降率。因此,后浇带结构设计图纸都是经过严格现场分析并结合施工特点要求所设计出来的,严格根据建筑工程的实地考察结果进行设计,整体上符合整个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所以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应在获取施工单位许可后,才能进行后浇带位置的选择并开展施工。

第三,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相互之间的距离,让后浇带之间保持着一个合理的差距,并且在宽度设置上需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进行便利设置,并以建筑过程的结构构造要求为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保证后浇带梁板上的受力钢筋一直保持畅通状态,不会出现中间断开或者纠缠在一起的状况,为后续操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便利。

第四,施工后的后浇带选址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受力结构,应该选择受力结构较小的位置,比如梁、板反弯点周围,为保持梁板的形状,不可以将没有浇筑混凝土后浇带上的模板和支柱拆除。在后浇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断面问题,为减小断面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进行加固,防止直缝的出现。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可以为后浇带的梁板保留一些斜缝,大小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2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功能和作用

2.1 降低温度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由于混凝土本身容易受外界因素所影响,环境的变化对建筑工程的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刚刚浇筑完的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会有自动收缩的状况,因为每个位置的受热情况不一样,如果相互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就容易对建筑结构造成不良影响,热胀冷缩情况严重,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更加严重,进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性能与美观。但是,如果对建筑工程进行后浇带设置,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减小温度收缩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有助于各个方向的散热,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更好的满足混凝土抵抗温度应力的需要,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建筑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2.2 解决建筑工程的沉降差

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因此,对高层建筑进行合理设计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和实现节能高效的设计要求。而且,高层建筑和裙房在基础结构设计上是有关联的,后浇带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短暂性断开,直到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结束。之后进行的沉降量施工操作,是指用混凝土在连接处进行浇筑,实现高低层之间的连接。

3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 混凝土浇筑施工

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钢筋表面的锈层进行清理,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操作,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保证其厚度始终在适合的范围内,这样可以避免钢丝网模板侧压力过大的状况,防止尺寸出现偏差。在混凝土的浇筑和捣实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混凝土分层与钢丝网模板之间的距离,减少对混凝土的浪费。完成混凝土浇筑操作后,需要在混凝土硬化之后,对其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及时对混凝土浇筑质量不高的地方进行修补,保证施工的质量。

3.2 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采用自下而上逐层进行的方式,对于不同位置,不同材料的垂直施工缝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其中木模板之间的施工缝处理,可以直接采用高压水冲洗的方式,这是相对简单的施工缝处理。而对于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其处理方式相对复杂一些,首先要在混凝土浇筑操作完成之后,并在混凝土达到初凝结的阶段,使用压力水对钢丝网模板进行基础性清洗,将钢丝网模板的网片清洗干净。等到混凝土最终凝结之后,及时将钢丝网拆除,并使用高压水对施工缝表面进行二次清洗。在这个阶段,最关键的就是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控制,应该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监督,对混凝土不同程度的凝结状况有所掌握,以便选择最佳时间对施工缝进行处理。

3.3 加强人员管理

对施工人员的有效管理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的人员管理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施工人员实行高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并在施工前对其施工人员进行优化。企业应该安排高技术、高素质的人员参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建筑行业应该在平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建筑企业应该注重对施工人员的技术知识培训工作,现代社会更多的讲究高效率和高质量,要想在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优势,就必须从基础的人员技术开始,在平时关注市场对建筑工程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在施工期间还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和管理,让施工人员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总之,加强人员的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是十分有必要的。

3.4 合理选择材料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选料必须十分重视,因为混凝土的材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后浇带施工的质量,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对混凝土材质进行严格把关。在混凝土的材质选择上需要满足几个要求,首先是符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设计的要求,以便更好的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问题,然后是尽量选用无收缩的混凝土,这对接缝处收缩开裂现象的减少具有直接影响。同时,还应该注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问题,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应该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混凝土的材质选择也应该如此,根据不同工程对混凝土强度的等级要求以及施工的工序进行合理选择,通常情况下要保证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较先浇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后浇带的浇筑应通过建筑物的整个横截面,目的在于断开所有的梁、墙和楼板,避免它们之间的接触而引起应力集中,促使后浇带的两边都能实现自由伸缩或沉降。

4 结语

后浇带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应该被重视,由于后浇带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后浇带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同时还需要不断对该项技术进行创新,保证工程的最终质量。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施工技术的支持,施工技术也需要在工程施工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1] 林荣军,李 铭.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37-39.

[2] 尹永静,温晓阳.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5):60-61.

[3] 王 渊,岳晓明.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工艺[J].企业导报,2015(11):141-143.

[4] 张建太.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J].现代装饰(理论),2012(2):83-84.

[5] 刘晓燕,王振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要点分析[J].居业,2015(16):29-33.

[6] 胡凯峰.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管理与维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9):10-12.

[7] 马一恒.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要点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9):180-182.

The post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en Chenghong

(ShanxiHongshaFirstConstructionLimitedLiabilityCompany,Yangquan045000,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ost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principle, function and effec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from the concrete pouring, construction joint treatment, material sel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d th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points of post pouring belt,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post pouring belt, ensured tha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ost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crete, construction joint

1009-6825(2017)05-0134-02

2016-12-07

任承宏(1989- ),男,助理工程师

TU745.5

A

猜你喜欢
钢丝网后浇带施工人员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一种橡胶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铺设预算定额编制研究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的粘接工艺
针对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浅谈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素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钢丝网架聚苯板导热系数修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