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思想品德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2017-04-10 01:47黄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学困生初中生

黄丽

摘要:由于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指导作用,因此,思想品德成为中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通过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效果进行研究后发现,思想品德学困生的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从初中生思想品德学困生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导致思想品德学困生规模逐渐扩大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从而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开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思想品德;学困生;初中生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初中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掌握方面应当比较牢固,然而,在走访调查期间却发现,大部分初中生在思想品德学习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这导致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逐渐丧失,思想品德成绩直线下滑。不仅如此,这也导致部分中学生在思想品德建设方面出现了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内容将对初中思想品德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该问题的指导性意见。

一、初中思想品德学困生的成因

通过对初中学生与思想品德教师的走访调查发现,初中思想品德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轻视思想品德教育,未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对于初中生来说,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中考必考科目,因此,大部分初中生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并没真正认识到思想品德对人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思想品德科目在中考总分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也使得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与学生轻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在课程的开展方面,仅将其作为其它传统科目的附属。对于思想品德的学习,学生也没有制定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导致思想品德学习毫无计划,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2.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

在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后发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主要以故事、案例进行教学,尽管在内容的丰富度上较其它课程有所提高,然而,思想品德课程内容长期不变,导致其吸引力逐渐下降。而且,一些思想品德小故事逐渐落后于时代,缺乏时代特点。

3.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信心不足

由于初中生在学习上存在惰性,因此,在思想品德学习方面需要教师的督促,而思想品德教师对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长期进行训斥与批评,导致该部分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失去信息,进而自暴自弃。这部分学生的状态将间接影响到周围的学生,进而使这种负能量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导致更多思想品德学困生的出现。

二、提高思想品德学困生学习兴趣几点建议

1.为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与目标

学习要有目标性,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按照预定计划一部部去实现。对于初中生来说,制定思想品德学习目标就是为其学习过程指明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于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需要将思想品德课程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对其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在思想品德课程开始之前,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并分解阶段制定学习计划。在思想品德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当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完成阶段计划的学生要给与表扬,而对于未完成阶段计划的学生要给与帮助和鼓励,从而避免学困生的出现。

2.加强思想品德教学实践

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仅仅停留于课堂与书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思想品德学习过程中极其枯燥,大部分学生对思想品德内容的学习也仅仅是对课堂内容的掌握。为实现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建设,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慰问抗战英雄等,使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因此,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建设来说,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收获更好的效果。

3.改变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理念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长期以来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牢牢掌握课堂主动权,对课本内容进行长时间、反复的讲解,而这种讲解就是在将学生原本高涨的学习兴趣不断消耗掉。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参加各类型研讨会、教研活动形成科学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成立思想品德学习、讨论小组等,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创新思想品德学习方法

由于思想品德课程在初中教学体系中一直不被重视,所以,大部分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将思想品德安排在每天学生最为疲乏的第三、四节课,这也是导致思想品德学困生大量出现的原因之一。并且,思想品德的学习方法较为简单,相比较数学、英语等课程来说,思想品德的学习仅能够通过阅读完成。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需要寻找更加新颖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創新思想品德学习方法过程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针对某一社会道德问题开展小型辩论活动,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总结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发现,初中思想品德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是导致初中生对思想品德学习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减少思想品德学困生的数量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这不仅需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具备良好的业务素养、教学手段,更需要与学生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想品德学困生的数量逐渐减少。

参考文献:

[1]张福溪.怎样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开展快乐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27期

[2]白晓梅.“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09期

[3]赵石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5年08期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学困生初中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