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

2017-04-10 01:51张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化对策

张丽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融合度较高,课堂上的内容多数的都来自实际生活中,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的生活,从而使教学达到为生活服务的目标。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将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不断推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思想品德教学对自身的重要性。本文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探寻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对策

一、引言

学生在初中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产生了极强的叛逆心理,并且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从道德层面教育学生如何学会融入这个社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融合度较高,因此需要教师采用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工作,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培养他们利用思想品德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特点就是能够在教学中充分注重学生的心里活动,促进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该以教育来源与生活的理念做为教学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他们提高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采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做为教学情景,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对自己和身边的世界有更清醒的认识,意识到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在这个社会中不断自我发展的能力,将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理论结合实践,取得更高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获取更多的生活经验,同时推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发展。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过程中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融洽

在现阶段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课时经常用强势和命令的口吻为学生讲解课程的知识点,有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失去兴趣,制约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如果教师经常采用类似的讲课方式为学生传授知识,会严重制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这种授课方式完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整个过程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影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2.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当今教学理念的发展提倡教学与实际生活互相融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只有适应这一教学理念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节奏,才能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然而现阶段初中的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已经落后很多,教材中大多数的生活素材早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导致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很难应用到现在的实际生活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当今学生的生活相互融合,增加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难度,不利于推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四、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是推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动力。想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做出以下几点改变:第一,教师应该通过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来改变传统课堂上沉闷枯燥的气氛,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挥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自己对思想品德知识的不同看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第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听取学生对知识的看法,引导他们对更深层次的内容进行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为学生设置情境

学生在开始接触思想品德学习时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就应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学习思路,这些问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答案,使他们顺利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些问题能够提高學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开展。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后,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他们道德品质的养成。

3.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过程中,需要教师发展生动的情景教学模式,如果教师能够在情境教学中利用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就能够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兴趣。无论是什么样的课程,始终使用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只有将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引入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才能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生动性和娱乐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它们彻底带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本节将要讲解的知识,上网下载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播放视频或图片,再加上详细的讲解,就能使学生从不同的感官层面获取知识信息,能够加深印象,掌握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知识。

五、结束语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融合,教师应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指导他们通过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张伍民.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中学习进步[J].学周刊.2013(12)

[2]包慧琴.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打造“生活化”课堂,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2(91)

[3]姜春玲.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生活化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走,找对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