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教学反思在政治课中的作用

2017-04-10 19:32武俊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高中政治新课改

武俊霞

【摘要】: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中,师生都缺少反思的意识。教师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一般都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教师往往非常重视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忽视了对自身教学方式和问题的反思和改进,课堂的效率不高且枯燥。新课改下,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不断解决发现的问题,才能不断地促进自己进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政治;新课改;教学反思;作用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课前无论如何精心准备,都无法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出现的“意外”。当教师面对这些“意外”时,是不是当时处理一下就算解决了呢?笔者认为对于真正想成长,想不断提高的教师绝不是这样,而是需要对这些“意外”进行反思,这就是教学反思。所以笔者所理解的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进行的重新认识,思考,审视,分析的以思促教的过程。

美国著名学者理查德·波斯纳曾提出關于教师成长的一条公式,他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经验,是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长期的心得积累;反思,是一个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不仅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和实施的基本要求,也是政治教师不断实践、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是进一步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它对于促进政治课程改革和政治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及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浅谈如下体会:

一、通过反思,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维目标。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如何更好地增强政治学科课的教学效果以落实政治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一线政治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教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却可能因为教学方式不当等原因顾此失彼,不能将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找到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优化课堂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教师重视研究三个维度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课程的教学要求突出重点的教学目标并注意将三个维度的目标整合成有机统一体,从而有效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要结合政治课的学习内容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

二、通过反思,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学习过程的引导。因此,教师要懂得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以往的课堂教学大多是“一言堂”,更多采取“灌输”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成了接纳知识的容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遭到压抑,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为此,必须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有利于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所确立的能力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把“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能力目标,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教学中,还要非常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懂得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探究或者讨论的问题,一般要经过学生的思考才能进行,而不是肤浅的表面上的合作。学生在合作中要有自主性,自己有主动合作的意识,主动与其他的同学合作探讨去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通过反思,有效地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无论教师课前备课如何周密,还是不能尽善尽美,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教学反思。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是否建立民主的平等观,是否真正实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与探究?是否贯彻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实施因材施教?教学艺术是否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共振”的效果?教学中是否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等等。

在反思的过程中,政治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作出自我评价,并对影响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与探究后,找出问题之所在,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优化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四、通过反思,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智慧引领。是否具有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可以说是区别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者的专家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教师职业的特征决定了教师本应该是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对教学的反思,“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的合理性的不断追求,是现阶段培养优秀教师、学者型教师,加速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形式。”

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课堂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思,而是要深入分析和探究政治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通过教学反思,政治教师可以挖掘或梳理出教学经验中所蕴含的原理,并使经验升华为理论,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实践智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和特色。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实践证明,凡是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开拓创新的政治教师,其成长就快。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拒绝“反思”步入其教学的生活世界,那么,即便是有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也只是一年工作的十次反复。所以,政治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反思、精于反思,不断朝着反思型教师的目标前进。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便于重新审视自我,改造自我,升华教学经验,修正缺点和不足,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只有不断认真审视、反思、质疑自己的教学活动,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活动体现课改理念,才能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最终生长出新观念、新教法、新措施,使常态政治课堂真正走向“少教多学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高中政治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