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心得

2017-04-10 11:44单文萍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立意选材

单文萍

摘要:通过研读中考评分标准,你就明白作文能得高分,或者阅卷老师会为你的作文打高分,写作时可以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四个方面多多斟酌考虑,下面是我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的几点心得。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立意;选材;结构;语言

有人说,作文是一张试卷的半壁江山,还有人说,得作文者得天下。以上说辞,无不告诉我们:作文很重要,作文的好差直接影响中考的发挥。

作文既然如此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初中作文教学。

1立 意

1.1小题大做,拓宽视野

这里所说的“小题”是指题目比较具体、涉及范围较小的作文。对这样的题目,如果做深入的思考和挖掘,往往同样包含着普遍的、深刻的、给人启发和教育的道理。“大做”就是要在事件的意义、道理、说明的问题上下功夫,力求“平中见奇”“化腐朽为神奇”。

1.2大题小做,易于发挥

所谓“大题小做”是指将那些抽象、宽泛、能表现多个主题或是外延较大的话题,从标题入手,从一个小的角度、一个小的侧面切入,把话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和场景上,然后迅速地打开思路,构思成文。

1.3反常立意,独辟蹊径

对于某一种现象或问题,一般人都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如果我们在认真深刻地思考后能提出与传统、世俗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这样的文章也无疑会因为独到的、新颖的立意而引起读者的关注。要说明的是,这种反向立意,一定要进退有度,言之有理,而且不能与思想、道德等相悖。

1.4 辩证立意,多维审视

“辩证立意,多维审视”就是用辩证思维去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统一性,在进行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时做到客观全面。写作文完全可以抓住一点来写,但要重点写好一个方面就必须全面地看问题。辩证思维像一面洞烛幽微的明镜,运用它去分析作文命题中所包含的生活图景、社会现象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避免进入“以偏概全”“执此一端”“滞于表象”“因果不明”“全盘肯定”等立意上的误区。

2 选 材

2.1紧扣主题,确定取舍

紧扣主题,围绕文章主旨选材,这是选材第一大法,也是最需要严格谨记、修炼的方法。选材时,要从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出发,确定取舍。一方面要善于抓取主要材料,衬以相关的次要材料;另一方面要果断取舍,一切与文章主旨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无论多么生动,都要坚决予以舍弃。

2.2选材新鲜,拓宽视野

新鲜的材料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能拓宽读者的认知视野,还能促使读者作出新的思考获得新的启迪。选材要求新颖,但并非一定是社会大事新闻,也可以是普通生活中的凡人琐事,生活中不乏新鲜事,不乏新人新事新风貌,缺乏的是识金的慧眼。

2.3材料丰富,精当奇特

作文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就像鸟儿离不开双翼一样。当觉得无话可说,没有合适材料采用的时候,不妨充分展开想象、联想,穿越时空界限,或者编写寓言想象情节,或故事新编改头换面,自己创造新素材来表现文章主题。

材料新颖丰富还要注意拓展题材范围,从自然界天地中选取素材,托物言志就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选材要丰富,既要兼顾古今中外,还可涉及各行各业各科。

3 结 构

3.1并列结构,条理清晰

通过几个并列关系的内容段落共同揭示一个主题,此方法适用于多种文体。记叙文中可以将几个事件或几个片段组织起来凸现一个主题。议论文中则体现在并列式举例论证,通过不同的事例从不同侧面来论证一个论点。散文写作也一样,将处于不同层面而又相互联系的事物连缀在一起,就可以成就一篇非常不錯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

3.2递进结构,层层深入

这样的文章结构尤其适合探讨一个需要深入的问题,层层推进,最后深入精髓。如果是记叙文,那么就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组织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为了凸显主题还可以使用倒叙、插叙等手法。如果是议论文,就是将一个话题层层深入,步步发展,一环紧扣一环,在行文过程中,能清晰地触摸到作者思路的层进,不是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地并列论述,而是逐渐深入地递进论述。

3.3一线串珠,明确线索

在记叙文或者散文创作中,最简单实用而又能让文章清晰明了的办法就是用一条线把纷繁复杂的事物联系起来,让文章有线索可循。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就有了依据,文章就会井然有序,而不会显得杂乱。如《散步》,就是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件——“散步”为线索,表现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4前后照应,结构缜密

照应又叫呼应,是指文章中出现在首尾、前后不同地方的有关内容之间的照顾与回应。照应能使作品结构更加缜密,浑然一体,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3.5巧妙衔接,自然过渡

段落过渡就是在需要过渡的层次与段落之间,用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独立段来完成上下文之间的链接和转换。这样的例子在初中课本中存在很多,这里就不列举了。

4语言

4.1词语精雕细琢,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用词贴切、准确、传神,是对语言的重要要求。准确用词可使所描述的对象精妙传神,富有表现力,所阐述的事理更有说服性。尤其是动词和形容词的准确运用,能使描述的事物形象生动,活灵活现。

4.2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使语言文采斐然、熠熠生辉的重要手段,综观无数优秀作品和出类拔萃的考场佳作,无不以精当巧妙的修辞见长。如《安塞腰鼓》《观舞记》《风雨》等课文都是把修辞手法巧妙运用的佳作。

4.3恰当的地方引用

行文中恰当的引用,使句子内涵丰盈,含义深刻,深入人心,还能使文章文采飞扬。

4.4言之有物

语言表达要有内容,即不管题材是什么,内容都要有价值。记叙要分主次,有用,真实;说理要透彻警醒;描写能如见其人,如入其境。

4.5句式灵活多样

现代汉语的句式非常丰富多彩,短句明快有力,长句缜密细致;整句对称和谐,散句灵活自然。写作时多交替结合,往往会让语句错落有致,摇曳生姿。

5结束语:

让语言有文采的方法还有很多,以上所述较为常见。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来美化语言增强文采,都离不开我们平时的积累。多阅读,多练笔,“腹有诗书气自华”,宽广的阅读面,丰富的文化积淀,富有灵性的文字表达,定会让你的考场作文才情飘逸,文采飞扬!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教学立意选材
我爱你,妹妹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探究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问题探究
说“立意”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论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三个环节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
选材“碰头”好热闹
开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