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创新,放飞思绪

2017-04-10 13:05李春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作文思维语文

李春霞

摘要:小学生语文功底较差,观察力和语言表达力较低,致使作文成为众多小学生最头疼的功课,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倍感棘手的问题。如果将传统的强制教育运用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中,只会恶化教学效果,打消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因此,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创新

一、作文與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导致思路没打开。实践证明,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带领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习作,往往千人一面,似曾相识,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和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以及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上,往往是那些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学生,写出的作文要好得多,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深刻。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二、善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爱上作文课的重要前提。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主观上对写作产生兴趣,从过去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多媒体设备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放一些优美的音乐或者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感官,这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比如教师让学生描写一种动物,首先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关于动物的视频,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也能够集中注意力去观看,观看结束后教师再要求学生从刚才的视频中选择一种动物进行描写,如此一来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都能够热情高涨地进行写作。

三、提倡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大量丰富写作词语

阅读是“吸收”知识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教师借助课本,通过对课文的讲解,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学生对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作文时遣词造句自然有方法可用、有规律可循了。要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材料。培根说:“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读一本书是这样,读一篇课文也是这样,一篇文章往往有独特的语言特色、结构特点、绝妙之处和点睛之笔,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精读品味,才能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四、授课形式多样化,拓宽写作途径

作文教学的创新除了思维方式的创新外,还要做到授课形式的创新即授课形式多样化,这是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关键的一点。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意见,此外,改变传统式的讲评式授课,采用多种形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游戏式,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游戏能够满足他们爱玩的心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把游戏融入作文教学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组织一些讲故事、猜谜语、成语接龙等活动,让学生在玩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游戏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作文,每次活动后学生写的作文真是妙趣横生、人物活灵活现,让人回味无穷。如成语接龙后写出的《戏说成语》《成语之天地》等;采访式,让学生模仿小记者,采访老师、家长或身边的人物,并根据采访所得写成文章;情景式,如写《感恩父母》时,我为学生创造一个父母养育孩子长大成人的情景,将学生带入情景中进行深入体会,并写作。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作文写作的途径。

五、整合阅读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为写作积累素材,阅读和写作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文章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教师要把阅读和写作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精美的语言、独特的结构、叙述故事的方式,体会语文的魅力所在,并将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并做好课外阅读指导。我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摘抄好词好句、经典段落,对于学生的摘抄的内容定时检查,先是小组内成员间互相检查,教师随时抽查,真正做到将所摘抄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同时我还定时开展读书活动交流会,让学生谈读书感受,对哪些文章、哪些段落、哪些词句感受最深,深入分析这些文字打动自己的原因。也可以复述自己感受最精彩的故事。熟读,广记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将阅读和写作积累起来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小学语文作文的写作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包括素材的积累、词句的积累等。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教起,使其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认识,增加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文学素养。针对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问题,教师要努力创新出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作文方面的言语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小萍.新课标指导下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思考[J].快乐阅读,2011(12).

猜你喜欢
作文思维语文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