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技汽车维修课程改革,实现校企间紧密连接

2017-04-10 22:08黄展鹏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校企课程改革

黄展鹏

【摘 要】在当代中等技工教育中,汽车维修课程由于教学设备,教学场地,教学资料,教师素质等等的限制,课堂中所讲授的内容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际操作技能方面都与当代汽修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技术人才已经难以满足当代汽车维修企业的要求。为了尽可能地缩短这一差距,培养出为当代汽车维修企业所适用的专业技能人才,当代汽车维修中等技工教育课程需要改革,以实现校企间的紧密连接。

【关键词】课程改革 校企 紧密连接 一体化教学

一、当代技工院校生源分析

1.1当代技工院校生源以初中毕业起点的学生为主

技工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中专),职业高中(职高)一样,等同于高中层次学历。技校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招生层次包括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

由于近年来的“普高热”形势下,技工院校中以高中毕业起点的学生不多,生源以初中毕业起动的学生为主。

1.2国家资助政策下,生源以“免费生”成为主体,文化基础较差

国家近年来推行的部分农村地方能享受的免学费优惠政策,致使技工院校的生源多以乡镇和农村的“免费生”为主。对于这类“免费生”,由于全国范围内各乡镇,农村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地方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层次偏低,有的地方校舍陈旧甚至已成危房,教学配套设施落后,因此大多数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

因此,当代中技汽车维修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的编排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水平和文化基础等问题,开发既为学生所容易接受,又能满足汽车维修企业技能要求的教材。

二、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推行“一体化”教学

2.1传统职业教学模式

传统的职业教学模式,往往是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际操作技能教学分别进行的,难以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这导致了学生难以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性低下,也造成了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之间的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

2.2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就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养成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材的开发来源于企业生产中的工作任务,真正实现了学校和企业中的有效连接。

由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明显,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迅速地应用与实践技能当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行成为了当代大部分技工院校的首要工作。

三、汽车维修课程要注重内外评价

培养出为当代汽车维修企业所适用的专业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汽修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在汽车维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评价体系。其中包括企业对学校课程内容的评价、企业对毕业生考核的评价;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学生对自身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为了使学校和企业之间能紧密连接,企业和学校之间应多沟通交流,建立完善的课堂学习及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议学校积极聘请企业的专家当相应课程的主考官,实现教考分离;积极组织任课老师到企业中学习,以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为指导,把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紧密结合。

四、汽车维修课程要注重学生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4.1当代汽车维修企业,技术员工的管理概况

在当代汽车维修企业当中,技术工种拥有相当强的专业技术能力,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车间工人專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都相当高,但由于大多数的车间工人来自于技工院校,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管理类的相关课程,普遍存在技能水平强但管理能力弱的问题,既有较强的技能水平,又具备较强管理能力的综合人才少之又少。因此,技工学校的学生要想进入企业的管理层难度较大。

4.2汽车维修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应注重组织管理能力理念的植入

在汽修维修课程的开发中,应加入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的相应课程。比如说:在“汽车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检查”这一类实训课程的教学中,可要求学生自行分组,以轮岗制的形式各自挑选出组长,再由组长安排每位组员的工作任务,小组内通过讨论,制订出本次课程任务的工作实施计划,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本次课程任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在课堂中,给学生植入理组织管理能力等概念,经常的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让他们知道并且切身体会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4.3汽车维修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 具体的社会领域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起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 情感距离和相亲密的人际关系都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相反,不和谐、紧张、消极、 敌对的人际关系则是不良的人际,对一个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害的。社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了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古语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在维修企业中,人际交往能力是获得快速提升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技校学生要想在企业当管理,人际交往能力更为重要。因此,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特别在实训课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角色扮演平台,切合实际地模拟企业生产一线工作情景,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人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让现代网络技术服务于汽车维修课程教学

5.1“互联网+”时代下的职业教育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把“互联网+”应用与职业教育,并使其充分服务于日常教学中无疑将成为当代职业教育的主流。

5.2教学设备贴上“二维码”,让汽车维修课程教学进入互联网时代

在日常汽车维修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学设备是教师授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好助手”,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好伙伴”。而由于部分教学设备的操作较为复杂,技术较为先进,且部分教师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大难题。学校应邀请教学设备的开发人员作指导,组织一部分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录制关于该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小视频”,通过互联网共享资源的方式,为教学设备打上“二维码”。教师和学生只需要通过智能移动电话或平板电脑等设备,扫描教学设备上的“二维码”,便可通过互联网观看该设备的使用方法,真正实现了“OTO”( Online To Offline”的简写,即“线上到线下)的多方位、多渠道学习。

六、校企合作“双元”并重,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连接

6.1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是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德国职业教育得以成功的保证。德国制造之所以蜚声海内外,与他们的职业教育有关,与双元制教育模式密不可分。

“双元制”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现。按照这一教育模式,学生不仅要在学校接受理论培训,还要在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训,两者缺一不可。一般来说,学生获取主体中学或实体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后,按照联邦德国的法律规定与一家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岗位,参加生产实践劳动,然后再到各州办的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入学,参加理论学习,取得理论学习资格,接受严格的实践和理论并举的教育,成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这种学生同时具备双重身份:学校的学生及企业的学徒工;有两个学习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完全开放的,没有准入制度,谁都可以参加职业培训。重视实践,“二元”并重,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显著特色。

6.2校企合作是当代汽车维修课程的重要环节

在当代中技汽车维修课程中,校企合作“双元”并重,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连接。参考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近百年,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且德国是高度发展工业化的国家,成熟的職业教育成为了当地高技能人才来源的重大后盾。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我国的特定环境和国情,职业教育发展难以跟上世界步伐,完全实现如德国一样的“双元制”难度较大。尽管如此,在汽车维修课程中,为了让学校与企业紧密相连,培养出为当代汽车维修企业所适用的专业技能人才,校企合作环节必不可少。在新时期下的汽车维修课程改革,我们要参考世界职业教育中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我国的职业教育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以培养出为当代汽车维修企业所适用的专业技能人才为目标,努力缩短学校和企业间的差距。

结束语

在当代中等技工教育中,汽车维修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技术人才已经难以满足当代汽车维修企业的要求。为了尽可能地缩短学校与企业实际生产环节的差距,培养出为当代汽车维修企业所适用的专业技能人才,汽车维修中等技工教育课程需要从课程内容编排,教学模式改革,人才能力培养,互联网+专业课程教学教研开发,校企合作实现“双元制”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以实现学校和企业间的有效紧密连接。

参考文献

[1] 刘新林,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情况及对当前职业教育的思考〔J〕, 天天爱学习 2016年02期.

[2] 戴建营,肖冬玲,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汽修专业课教学模式研究〔M〕,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3] 吕丕华,中德诺浩汽修机电维护与保养技师系列教材,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4.7

[4]张俊,职技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简析〔J〕, 文理导航 2016年09期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校企课程改革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