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7-04-10 18:44李克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5期
关键词:情感语文教师

李克芳

G623.2

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载,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学始终在高耗低效的峡谷中徘徊,往往是教师精疲力竭,学生焦头乱额。经常会听到学生说:“语文课真乏味。”“我一点也不喜欢上语文课。”……面对种种的责难,我陷入了深深困惑之中,在苦苦反思和求索中,我终于惊喜的发现了指路的明灯――情感教学。

这让我想到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于赤壁之战后兵败华容道,狼狈不堪。遇关羽重兵而有全军覆没之虞,最后关羽迫于昔日的知遇之恩而义释之。纵然英勇盖世的关云长也不能不为情所动,可见情感的力量是多么伟大!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他们正值青春年华,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社会充满热情,既可能因为朋友的误解而伤心,也可能为了一句鼓励的话语而欣喜。所以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这一情感要素,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美化情怀,完善人格。

在这里,我想就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探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

首先,情感教育架起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小学语文教材大都文质兼美,形神俱佳,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许多选文闪烁着道德、情操、人伦的光辉,但许多的学生读之却索然无味。尽管教师不断提示“这是名家名篇”,但他们看不到文章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看不到如诗如画的北国风光,不懂明月的柔情,不识春风的温馨,仍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其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未能充分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自然也就领略不到文章之美。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让那些富含情感的美文去感染、激荡学生,让学生内心极易被点燃的感情与之共鸣。

其次,情感教育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注入了源头活水。

以人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新课改的明确要求。而情感教育恰恰是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人文思想的最佳教育渠道。记得上学期,我班有一名令老师头疼的后进生,他上课搞小动作,课间疯打闹,课后不完成作业,还经常和老师唱对角戏。我“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但收效甚微。后来我走访了他的家庭,了解到他母亲早亡,父亲外出打工,他一直随奶奶艰难度日,缺少母爱也许就是他自暴自弃的根本原因。于是我经常找他谈话,谈社会、谈人生和理想,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并让他与年龄相仿且同样喜欢篮球的弟弟交为朋友。在多次的交往中我们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我总觉得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我,我很自卑,但现在语文老师的关心和鼓励让我感觉我也是一个与同学平等的人。以后我一定要好好表现。”果然,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了很大改观,回答问题开始活跃,对其他老师的态度,也不再敌对和冷漠。许多班级活动他都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学习成绩(特别是语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其作用是毋容置疑的,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怎样将这份情感寓于教学中呢?

第一,开展大阅读活动,让学生储蓄情感。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不但蕴涵各种语文教材中,也蕴涵在所有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只有真正站在大语文、大阅读的高度上才能有效弥补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中流失的丰富情感。开展广泛的大阅读活动,让学生不仅广泛阅读课内外各种书籍,也阅读生活、阅读实践。在大阅读过程中,教师除了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意见之外尽量不要给他们提出苛刻的要求,让他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无形之中积蓄他们丰富的情感。老师可以推荐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阅读一些课外名著或《辽宁青年》、《读者》等杂志,并辟出专门的时间为他们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

第二,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在本质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再现和再造生活,真切体验文章美质。其方法有多种:

(一)用情感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

(二)用艺术激发学生情感。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以用于教学,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总而言之,把艺术引进课堂,就是把课文描写的形象让学生仿佛能看到、听到、触摸到,使他们的感受更真切,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

(三)用体态语言显示学生情感。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第三,抓住契机,营造氛围,诱导学生表达情感。课下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谈笑风生,甚至不乏机智幽默之语,可是当课堂上要求他们对某人某事表达自己的情感或看法时,他们却是抓耳挠腮,最终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往往词不达意。面对这一教学实际,我建议各位同仁,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某些契机,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记得一次晚学前的语文课上,窗外风声雨声混为一团,风雨中默默静立着落汤鸡似的家长们,他们中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有一脸疲惫的中年男子,还有抱着孩子的家庭主妇,虽然各自相貌差别很大,但是他们站在这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等待孩子的下课。面对此情此景,我停止了讲课,让学生们欣赏起这窗外的“壮丽景观”,这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景观,不带任何矫情与修饰。许多学生眼圈红了;有个别学生轻声笑了,但马上就被其他同学怒视的目光逼得低下了头。面对这种情景,我当即把本来的阅读课改为写作课,让他们描述这“雨中的一幕”。结果学生笔下的文章让我感到吃惊的好,就连以前愁于写作的学生,今天也在斟酌词句,想用自己的拙笔来表达对父母的无限感激。当然这样的契机不是常见的,但老师要善于经常性的营造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来鼓励和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使他们不再羞于表达,害怕表达,真正使表达情感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

總之,无论是从语文教学的出发点,还是从语文教学的受到者与主导者来看,语文教学始终离不开一个“情”字,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体会“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的含义,真正做到寓情于学。让真情化作雨露,在无声中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猜你喜欢
情感语文教师
情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台上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