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理论研究综述

2017-04-11 06:25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民族理论

陈 坤

★政治经济★

民族团结理论研究综述

陈 坤

民族团结不仅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目标。在庞杂的民族团结研究领域中,对民族团结理论的探讨相对比较薄弱,尽管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对民族团结的思想渊源、概念、影响因素、实践路径等方面其都有涉猎,但总体来看,还未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理论框架。很多的研究都停留在引用这些论述,阐述这些政策,较少从学理的角度对这些政策和论述进行深入的解析性研究。学界应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理论的探讨。

团结;民族团结;民族认同

民族团结是个相当庞杂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民族关系的研究,也涉及民族国家建设、民族整合、民族凝聚力等问题。在浩瀚的相关资料中,如果先进行简单的梳理,可以将其划分为民族团结理论和民族团结实践两大块,目前学界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民族团结实践这一块,涉及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方方面面。相对而言,对民族团结的理论探讨就薄弱很多。利用中国知网查询,以“民族团结”为题名的博士论文仅三篇,且都是围绕着民族团结教育展开的研究*这三篇博士论文分别是:刘子云.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2015);焦敏. 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究(2015);谭玉林. 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1)。。虽然民族团结理论的专题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但所幸的是,由于民族团结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仍有许多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对其积极关注,总结这些理论成果是研究民族团结的基础工作。

一、民族团结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部分。19 世纪 40 年代,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马克思、恩格斯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这成了马克思主义团结理论最深刻的凝练。此外,马恩从私有制角度揭示了造成民族不团结的根本原因,由此说明了马恩民族团结理论的阶级属性。并且分析了民族优越感、民族偏见、民族隔阂和民族差别等因素是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原因。最根本的,马恩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民族团结的基础是建立在各民族共同利益基础之上。许多学者,如姜勇、张丽娟[1]、李廷贵[2]等对此都有大量论述。此外,苏昌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为研究民族团结提供了方法论。从哲学角度看,团结着重于研究矛盾的同一性,即各具差异性的民族如何在矛盾运动中构成对立统一。研究团结,正是为了创造条件,促成矛盾运动向民族团结方面转化[3],这不失为研究民族团结的一个新视角。

(二)中国古代和近代民族团结思想的历史提炼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几千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也是民族团结实践的过程,为我们提炼民族团结理论提供了西方国家所不可比拟的深厚的历史素材。早在1935年,在中国陷入国土被割裂的危机下,傅斯年在《独立评论》上发表了《中华民族是整个的》的文章,强调中国的大一统。[4]而到1939年,顾颉刚和费孝通等众多学者围绕着“中华民族是一个”这个议题展开了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大讨论。顾颉刚先生从历史和社会调查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境内的人们无论从血统上还是文化上都早已融合为一个民族,即中华民族。不宜将中国的汉、满、回、蒙、藏等群体称为“民族”,以免沦为帝国主义分化中国的工具。顾先生希望借“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论断来团结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4]而费孝通先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我们不必否认中国境内有不同的文化,语言,体质的团体”[4],“谋求政治的统一,不一定要消除‘各种各族’以及各经济集团间的界限,而是在消除因这些界限所引起的政治上的不平等”。[4]虽然1939年的争论看似围绕“民族”概念展开,但非常鲜明地展现了那一时期,西方民族理论舶来品与中国本土实际的冲突,以及在那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学者们对民族团结的深刻理解,顾先生对共同的利益以及中华民族认同的强调,费先生主张通过政治上的平等来实现政治上的统一的观点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几十年后,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从学理上论证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他认为56个民族是多元,在56个民族实体基础上形成了一个高层次的一体,即中华民族。同时论证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从自在状态到近代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凝聚起中华民族大团结成为自觉的民族实体的过程。其中,对中华民族地理因素、中国古代大统一思想、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大混杂大融合、民族认同的多层次性等方面的阐述为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团结提供了学理分析[5]。

此外,很多学者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民族关系都表现了浓厚的兴趣。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儒家“天下”观的包容性内含着民族团结的价值理念,民族团结和统一的思想成为传统政治运作的至上原则和行为方式[6]。王希恩论证了维系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传统因素在于古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民族关系,而这些因素在近代被打破。为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得到更新和重构,中国开始努力巩固自觉民族的认同,选择确立中华民族主导意识形态和政治核心,并进行内部聚合力的整合。[7]徐杰舜阐述了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开拓边疆与保卫祖国领土完整,从而论证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的凝聚力是中国民族团结的原因之一。[8]周竞红从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促进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历史遗产和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9]

(三)中国共产党有关民族团结的理论与政策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族团结思想,对其进行梳理、归纳与解析,是架构民族团结理论体系的重要工作。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理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政策的历史分析以及对主要领导人的民族团结思想论述。

陈建樾详细回溯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理念提出和逐渐明晰化的过程,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思想是建构在对多民族国家的国情认知、对多民族国家的国族厘清和关于“国族-民族”架构规划这一基础之上的[10]。赵铁锁、肖光文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政策的发展完善[11]。熊坤新论述了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团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12]。金炳镐分析了邓小平关于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理论,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是我国社会稳定和民族发展的前提;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各民族的共同意志是邓小平关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重要理论[13]。马和平认为十八大以来,民族团结理论被纳入“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总框架中。民族团结既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必要内涵和追求目标,民族团结的根基要建立在“四个认同”基础上[14]。除此之外,学者们对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民族团结思想也做了研究,如冉锦惠的《论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的理论与实践》,姚爱琴的《李维汉民族理论与实践研究》等。

有关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的政策比较庞杂,研究也比较分散。主要集中在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建构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杨须爱系统梳理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提出的思想轨迹,认为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做出的新发展[15]。王希恩对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历史回溯,指出通过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促进了民族关系的改善和国家统一的巩固,但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19]。《民族团结云南经验》总结了云南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为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17]。王希恩分析了民族融合、交融与互嵌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指出,交融强调的是相互接纳、吸收、包容和认同,是融合的进行时态或过程。“互嵌”要打破民族结构与分层结构、从业结构和人口分布结构的重合,为消除民族隔阂、实现交融创造条件。“[18]此外,谭玉林[19]、刘子云[20]的博士论文都对我国民族团结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

(四)西方有关团结和族群关系的理论

西方的团结理论是近代以后逐渐产生的。有学者曾指出,西方没有学者专门研究民族问题[21]。事实上,在西方的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团结(solidarity)理论是体现在民族国家的建构、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少数人权利等一系列理论中,是与共同体、认同等概念交织在一起的。

团结这个词最早在西方是个法律概念,其现代涵义源于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产生了自由、平等、博爱三大理念,从而奠定了现代政治思想的价值基础,在这些思想理念的变迁中,博爱逐渐为团结所取代,由一个法律概念逐渐演变成一个社会和政治概念。

1893年,法国古典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把团结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涂尔干在其《社会分工论》中从社会学角度把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前者存在于由群体成员的共同感情和共同信仰组成的差异性较小的前工业化社会,后者存在于因劳动分工而相互间彼此依赖的工业社会里。并且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必然会从机械团结过渡到有机团结[22]。涂尔干对具有道德特性的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的强调,对大工业背景下社会团结的分析等对我们认识中国民族团结很有参考意义。

在西方政治学中,团结价值理念的凸显,是在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围绕罗尔斯的正义论交锋中显现出来的。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是西方的核心理念。为了建构一套正义原则,罗尔斯提出了两个原则,一是平等原则,二是差别原则,也就是要照顾最少受惠者的利益。这就要求一些人应承担起积极义务,有为另一些人奉献的觉悟。社群主义认为这种觉悟只能来自于共同体,即让人们感到他们属于同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大家都有共同的价值理念,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命运。社群优先于个人。也就是说罗尔斯的正义理论需要团结理论作为补充。泰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国家的团结问题。他认为国家也是一个共同体,指出团结是民主制正常运转及繁盛的一个必要条件。杨立峰的博士论文《当代政治哲学视野下的团结问题》对西方政治学中,团结问题的演变做了一个很好的梳理[23]。李义天主编的《共同体与政治团结》从共同体角度也对团结做了分析[24]。

罗尔斯的差别原则也是金里卡少数人权利理论的主要来源,金里卡论证了少数族群权利原则上是与自由、正义相一致的,他认为移民和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对多种族权利和代表权的要求主要是对这个社会包容的要求,不会威胁团结。但自治权会给社会团结造成威胁,而拒绝自治权也会破坏团结。因此,金里卡指出,自由主义理论家们面对的一个基本挑战就是要确定在一个民主的多民族国家中实现团结的根源。泰勒认为团结的根源在于,人们尊重多民族和多种族的多样性,并且愿意生活在一个具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和政治成员身份形式的国家中。这其实是一种公民素质和态度问题。罗尔斯认为应该是一种共享的正义观,即对政治正义和社会正义问题的公共认同。但是,金里卡认为,共有的价值并不足以保证社会团结,还缺少一种因素,那就是源于共同的历史、语言等方面的共有的认同观念[24]。

通过对西方团结理论的简单梳理,可以看出:西方学者对民族团结的研究是一种间接研究,主要是作为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的派生领域投射了一些关注。即便如此,西方学者们始终着眼于人类社会道德秩序的伦理情怀,对共同体、认同、团结三者关系的思考仍给我们研究民族团结问题很好的借鉴。

由于中文 “民族团结”在概念和话语使用中和西方文献有不一致的地方,除了上述西方团结理论的研究,西方还有一些理论话语和社会实践,虽然在字面上不叫“民族团结”,但其本质和中文的“民族团结”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族际整合理论、社会融合理论等。因为,民族团结就其本质来说是追求一种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构建,西方的族际整合理论、社会融合理论都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民族团结理论的具体问题研究

民族团结理论的核心在于探索民族团结的内在机制,挖掘民族团结的发展规律。这部分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分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民族团结概念的探讨

国内学界对民族团结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25]吴仕民认为,“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26]郑杭生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团结就是整合。民族团结“就是把分散的不同的民族联合起来,使之成为彼此具有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并形成更大民族共同体的过程和状态”。[27]持这种相似观点的学者还有徐杰舜。徐杰舜指出:“民族团结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在互动中认同的整合关系。其内涵是互动、整合与和谐,即民族与民族在互动中整合,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28]刘刚将涂尔干和卡尔霍恩的社会团结理论引入到民族团结中,认为民族团结可以理解为民族的社会团结,指多民族的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中的团结,是有机团结。[29]

国外对团结概念的研究也是相当广泛的。“民族团结”是个合成词,由“民族”和“团结”两词构成。由于中文“民族”概念和西方文献对应的概念不一致,对国外文献的梳理,必须把“民族团结”这个概念拆开来分析。大卫﹒霍林格认为,团结是一种有意联合(willed affiliation)的经验。阿克塞尔﹒霍耐特从主体分析的角度把团结理解为,“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这层关系中,因为主体对等地相互尊重,所以他们彼此承认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24]。劳伦斯·王尔德认为,在本质上,团结是彼此支持的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同情感和责任感。斯特鲁把团结定义为:“时刻准备以如下方式与他人共享资源,即,把个人的贡献通过税收和国家所组织的再分配而给予那些生活难以温饱或需要的人”[24]。朱迪﹒迪安把团结界定为:人们相互期望彼此对他们之间的关系采取一种负责任的倾向或态度。[23]对比中西方团结概念,它们既相似又有差别。首先中西方团结概念都内含有责任、义务之义。其次,都代表着人们对有秩序和谐生活的向往。不同之处在于,因为历史原因,中国各民族长期处于杂居,交往交流交融的状态,形成了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因此,中国语境下的团结义涵更多地是描述一种客观状态或客观事实,即或联合、聚合或友好和睦或为了某一目标而协同一致的一种状态。而作为移民国家、过去的殖民国家,西方学者笔下的团结内涵则更强调主观的认同,即人们相互之间的依恋感、归属感以及自愿性。

(二)民族团结构成的要素分析

王平陵认为,民族团结的要素有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方面,物质是民族团结的基础,精神要素是民族团结的内在要素[30]。苏昌培提出了四点妨碍团结的因素:思想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利益因素,对我们正确认识民族团结的要素构成有一定的启发[31]。王希恩认为,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定的实现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平等的民族关系、共同的国家认同和不可分割的一体性社会联系[32]。郑杭生从民族团结的内涵出发,认为民族团结的构成有两个方面:平等的民族互利和广泛的民族认同[27]。这和王希恩的三要素论是一致的。马戎根据戈登和英格尔的族群关系理论模型,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影响族群关系的八个变量指标:语言使用、宗教与生活习俗的差异、人口迁移、居住格局、交友情况、族群分布、族际通婚、族群意识[33]。

(三)民族团结的实现路径研究

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民族团结的实现是一个可以通过自觉构建的过程。王希恩提出通过先进的国家性质、民主合理的国家形式、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来构建民族团结的关系[32]。 郑杭生认为要构建长效的民族团结机制必须完善宪法和法律保障的平等的民族互利并且要建立广泛的民族认同: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四个认同”[27]。徐磊从新疆的具体情况出发,把新疆的民族团结分为三个理论维度:民族聚团、民族结团、民族融团。他认为,民族聚团现象明显,民族结团行为频繁,民族融团举步维艰[34]。刘刚分析了涂尔干和卡尔霍恩的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和公民的“公共团结”的社会团结理论,认为只有发达且民主的社会才能产生真正的团结[29]。徐杰舜认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关键,强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是核心,确认中华民族的国族地位是基石[35]。周平[36]、陈建樾[37]、严庆[38]等学者从民族国家建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民族整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治理方略,包括族际之间的关系与族类群体和国家关系两个层面。周平认为在新形势下,应该在族际关系中淡化“分”的倾向,强化“合”的倾向,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一体化,并以此来规约和引导族际关系的发展[39]。

李义天通过对以金里卡为代表的一批北美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分析,指出西方为应对多民族国家的认同与团结至少有五种策略。第一种是同化政策,通过大力倡导主流民族的民族认同,并且将其树立为国家认同,以此同化其他民族;第二种是“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即平等地对待各民族的民族认同;第三种是“超民族认同”政策,即把构建“国家认同”当作一项专门任务,不能指望“国家认同”从各民族认同中自动地产生出来;第四种是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公民主义政策,即抛开民族成分,赋予人们平等的公民身份,培养具有正义感、能够实现国家团结的公民;第五种是以金里卡所说的“共同分享的民族认同”政策,即在各民族间发现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历史记忆,从而使民族认同产生交集,构成国家认同。[24]

三、评述

综而述之,民族团结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研究偏少,还未形成体系

虽然民族团结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有关民族团结理论的系统总结并不多。尽管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对其都有涉猎,但总体来看,还未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理论框架。不像对民族主义的研究已形成众多的概念、范畴和范式,目前学界对民族团结理论的研究还是分散性的,缺乏系统而全面的探讨。

(二)描述性研究居多,解析性研究较少

建国以来,为了创造民族团结的局面,我们从法律到政策都有很多的规定和保障,国家领导人关于民族团结也有很多的论述。但是,很多的研究都停留在引用这些论述,阐述这些政策,较少从学理的角度对这些政策和论述进行深入的解析性研究,探讨其中的核心概念和范畴,归纳成理论体系。

理论指导实践,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理论的研究势在必行。

[1]姜勇、张丽娟. 对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团结思想的若干认识[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p35-38

[2]李廷贵.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J].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p1-7

[3]苏昌培. 团结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p2

[4] 马戎. 中华民族是一个围绕1939年这一议题的大讨论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p290、p33-34、p65、p67

[5] 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年,p3-38

[6] 孔兆政、张毅. “天下”观念与中国民族团结意识的建设[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p40

[7] 王希恩.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 [J].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p1-12

[8] 徐杰舜. 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凝聚力作用论——中国民族团结原因分析之一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期,p11

[9] 周竞红. 论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遗产 [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p56-60

[10] 陈建樾. 激荡与互动——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的提出与清晰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p41-49

[11] 赵铁锁、肖光文. 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政策的历史考察 [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p51-55

[12]熊坤新、胡琦.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与实践及启示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p5-9

[13] 金炳镐. 论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理论 [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p5-10

[14] 马和平. 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团结理论的发展及实践[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8期,p5-8

[15] 杨须爱. 马克思主义融合理论在新中国的发展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出的思想轨迹 [J].民族研究,2016年第1期,p1-13

[16] 王希恩. 中国共产党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回溯 [J].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p1-14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研究”课题组. 民族团结云南经验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p2

[18] 王希恩. 民族的融合、交融及互嵌[J].学术界,2016年第4期,p33-44

[19] 谭玉林. 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p1

[20] 刘子云.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p1

[21] 徐杰舜主编. 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p3

[22] [法]埃米尔﹒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 [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p2

[23] 杨立峰. 当代政治哲学视野下的团结问题 [D].杭州:浙江大学,2013年,p3-6、p16

[24] 李义天主编. 共同体与政治团结 [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p1-39、p316-326、p202、p194、p33-38

[25] 陈永龄主编. 民族词典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p348

[26] 吴仕民.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p283

[27] 郑杭生. 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解读[J].创新,2009年第12期,p5、p6-10、p6-10

[28] 徐杰舜. 民族团结论[N].中国民族报,2005-8-12. 006版

[29] 刘刚. 民族的社会团结——涂尔干与卡尔霍恩理论的启示 [J].新疆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p74、p71-77

[30] 王平陵. 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 [J].东方杂志,1938年第7期,p6

[31] 苏昌培. 团结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p109-118

[32] 王希恩. 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定的基本要素及其形成[J].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p10、p10-18

[33] 马戎. 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p218-228

[34] 徐磊. 社会转型期新疆“民族团结”理论新解 [J].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p74

[35] 徐杰舜. 磐石——中国少数民族团结研究报告[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p494-513

[36] 周平. 中国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p56-60

[37] 陈建樾. 多元一体: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族际整合与合法性 [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p11-16

[38] 严庆. 民族整合的理念、格局与举措 [J].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1期,p11-20

[39] 周平. 中国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p56-60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Theory of Ethnic Unity

Chen Kun

Ethnic unity is not only a hot issue of academic research, but also a practical goal of our work on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ethnic unity, the discussion of the theory of ethnic unity is relatively weak. And the ethnic unity are discussed on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concept,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path of practice and other aspects in anthropology, sociology, political science, philosophy, psychology, ethics, and many other fields, but a systemat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has not been formed. Many studies have stayed in the quoted discourse and expounded policies, and hardly do in-depth analytical research from the academic point of view. Therefore, the academic community sh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theory of Ethnic Unity.

unity; ethnic unity; ethnic identity

C956

A

1674-8824(2017)05-0057-07

陈 坤,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四川南充,邮编:637000)

[责任编辑:陈光军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民族理论
我们的民族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民族团结之歌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