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2017-04-11 10:47刘晓莉卢美华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价值观传统建设

刘晓莉,卢美华

(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山东 威海 264200;2.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0)

弘扬传统文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刘晓莉1,2,卢美华1

(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山东 威海 264200;2.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和谐思想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与道德基础。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解读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的积极成分,实现传统和谐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应有之义。

和谐价值观;传统文化;和谐思想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1]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和谐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倡导和谐价值理念,建设和谐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后发现代化发展到转型时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引和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特色文化由自觉转向自信的历史文化基础。

一、建设和谐价值观的社会背景分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全新历史篇章。几经辗转,我们逐渐完成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政治体制改革大步跟进,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社会的多元化文化与价值取向逐渐凸显。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多元化,但对于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的中国而言,多元化如果得不到有效整合,社会各层面的分化状态如果得不到适度控制,则会造成失衡和矛盾的加剧,进而导致社会不和谐。当前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如社会进步与生态恶化;区域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增长与民众生活的焦虑状态等不和谐现象比比皆是。[3]

(一)经济的发展以生态恶化为代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打破

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在短时间内提高了现代化的水平,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却忽视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特别是生态环境问题。环境的不断恶化反过来对人类生活也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沙尘暴、雾霾、水土污染、癌情汹涌、自然灾害频发、物种灭绝等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正如恩格斯所言:“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期效应和不可持续性,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只要人类还要生存于地球上,就必须慎重考虑如何重建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

(二)社会转型过程产生利益分化与固化,人与人之间隔膜加深

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缺乏相关经验与借鉴,基本是在自身的探索中艰难推进的,加之各项法律规章制度的滞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各种矛盾:如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一部分人趁机中饱私囊;部分地区部分人利用法律法规的缺失,采取走私或偷漏税等方式大发横财;各种权力的所有者利用权力对利益所做的有益自身的分配,个别官员贪污受贿、贪赃枉法、权力寻租、聚敛私财等不法行为;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后,部分公司的所有者受资本逐利本性驱使,唯利是图,罔顾员工生理与心理健康,强令职员加班加点,致使干群关系恶化、劳资关系紧张等;加之权力崇拜、金钱至上、极端个人主义、奢靡享乐主义等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的泛滥,居民收入及不同行业和区域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整个社会利益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部分群体利益固化,社会财富两极分化日益扩大。我国的基尼系数多年来一直高于0.4的警戒线,贫富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感,加剧了社会的离心力,甚至出现仇官仇富现象,拉高了国人生存的“紧张指数”,大大增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系数”,给社会的健康运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危害。[5]

(三)追逐物欲导致人身心疲惫,精神世界空虚荒芜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人们的利益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体、个性和个人私欲,得到了空前的确认和广泛的肯定,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变得合理合法。随着对物欲的不懈竞逐,人内在的良善德性逐渐为现实世俗的物质生活所代替,金钱和商品拜物教盛行,人的道德意识被资本逻辑主导,道德信仰由超越性转向世俗化,道德观念由克己奉献转向现实功利,价值观倾向于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商业领域中的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诚信匮乏等现象渐渐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生活,物资的丰盛没有给人们带来内心真正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反而使人疲于追逐身外之物,忽略了内在的情感体验和道德修为,被金钱和物质欲望所主宰,精神家园空虚荒芜。

以上三种不和谐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和原则,坚持批判地继承,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存与发展智慧,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以和谐价值观为指导,转变思维方式,以求同存异、以和为贵为宗旨,协调化解各种矛盾,整合处理社会问题,促进人和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成为关键。

二、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解读

贵和、尚和、重视和谐是中国传统道德与文化的核心精神,和字的本义是指“声相应”,即音乐上的众音协调,后被引申为不同事物及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共存,是一种多样统一的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涉及广泛,总的来说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古人认为人是效法于天地自然的。“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阴阳和合而万物生” (《淮南子·天文训》)。天地之所以周而复始,运行不息,是由于自身高度的协调和谐,生活于其中的人类也应遵循这样的方式。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这一主张的集中体现。儒家主张仁民爱物,对自然物“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七)。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孟子主张“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荀子在《荀子·王制》中指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6]人类从自然中索取各种资源,维系自身生存的前提是敬畏、热爱自然,与自然圆融无间,在此基础上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为人类谋利,不可过度索取,以致破坏生态平衡。道家也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人效法天地自然,与万物平等而非自然的主宰,应自觉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道德经》中:“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7]《庄子·马蹄篇》这样描述理想的社会状态:“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 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8]以上种种主张,都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体现了我们对生态文明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与完善。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相提并论,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水平”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独立成章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9]。

(二)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前秦时期,荀子曾指出人比其他事物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生活在群体之中,为了保证社会群体的存在与发展,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和谐共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力。东汉末思想家仲长统曾在《昌言·法诫》中写道:“和谐则太平之所兴也,违戾则荒乱之所起也。”[10]这句话是古人对社会和谐重要意义的高度概括。儒家所主张的和谐论重点在于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由此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安宁。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并非简单的一团和气或没有原则地同声相求,先哲对此提出了有重要价值的两方面内容,即“和而不同”与“和而不流”。“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事物的差异和矛盾是事物的普遍存在,这种差异性存在正是事物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每个人的所处环境、能力大小都各不相同,要达到齐一是不现实的。[11]因此,古人强调的“和”不是要消除个性或者差异,而是为了恰当地显现和发挥个性与差异的作用,促成不同事物与不同人之间的协调与和合。《国语·郑语》中周王室的太史史伯对“和”与“同”的差异做了这样的说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12]矛盾双方相互调节配合,相辅相成,才能相成相济,相得益彰,从而促成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壮大。这种尚和去同的原则同样适用于人际关系,如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晏婴以烹饪食物和弹奏琴瑟为例,向齐景公进谏,纠正国君宠信谀臣梁丘据“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的错误。孔子对“和”与“同”的关系做出了更为明确的判断,即我们所熟知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和而不同”提升到了君子人格的地位。[13]

另外,古人倡导“和而不流”(《礼记·中庸》),反对毫无原则地随波逐流,迎合他人与世俗的标准,没有自己的立场。所谓至德者不和于俗,儒家所痛恨的“乡愿”之流即“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孟子·尽心下》),为儒者所不齿。但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遗憾地看到仍然有不少人以随俗为和,失却了自己的本心,将同声相求,千人一面当成和谐的境界,这与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显然是相悖的。

(三)传统文化倡导人的身心内外和谐

《吕氏春秋·适音》中说:“心必和平然后乐。”传统中医认为人的外在身体与内在心灵应当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当今最先进的医学科学也从科研与实验的角度证明了健康长寿的关键在于身心合一,生理与心理的内外协调。要想实现生理的健康与心境的平和,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处理好人们对于各种欲望的态度。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虽然这些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凡事皆有度,对欲望如果不加以节制和引导,则欲望会变成洪水猛兽,伤人伤己。如前文中所提到的,物欲的恶性膨胀导致人自身德性的迷失,外求愈多,无益的非分欲望使得很多人身心疲累,却不能换来内心的快乐与安宁,关于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及成就感的调查显示出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失调。可见,古人对外在物质财富的追求或者内在情绪感受的表达,都倡导合理的调节和适度的宣泄,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发而皆中节”(《中庸》)。董仲舒所说,“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要做到“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而养其身”(《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这些生存与生活的智慧在今天和未来,对于全人类的健康生活和人类社会的有序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以上分析了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与价值,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与道德所要维系的是不和谐中的和谐,儒家所崇尚的“礼”即是用来规定和划分社会等级,限定人的欲求和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遵礼守制,安分守己,尊卑有序,以此来避免争斗所可能导致的社会动乱和崩溃。此外,古人对于社会的不和谐虽有着清醒的认识,但并不愿打破这种已有的均衡,而是寄希望于矛盾的和解,这种保守的思想在近代成为维护旧制度的理论依据,阻碍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建设和谐价值观

倡导和建设和谐价值观必须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的和谐价值观、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

(一)和谐价值观的建设应立足于现实中国国情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属于后发现代化,比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我国的现代化融合了早期工业化、现代化及后现代化等多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也包含着现代化不同阶段的多种矛盾,无论是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发展模式,或者思想文化的转变与价值观念的更新。

在经济方面,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尚在发展和完善中,西方国家已经开始了对市场经济和过度工业化、现代化的反思和批判。在此过程中,全球化的消极影响也渐次显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拉大;经济增长中忽略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可能同时发生;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各国之间的经历联系和依赖越来越强,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风险增大等待。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也要抵制来自发达国家各方面的压力;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也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完善分配制度,扶持弱势群体和阶层,缩小收入差距。在政治方面,中国的民主化法治化改革进程正在推进中,面对来自国际国内政治自由化及人权大于主权之类政治主张的影响,我们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系,坚决保证民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思想文化方面,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有待巩固,中华优秀传统与民族文化需要甄别继承、发扬光大。而互联网络的兴起使得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大大影响了青年一代,保持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中华文化为根基的思想文化路线与改革开放和文化多元化形成了两难困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顺利进行,必须考虑以上诸多特殊的矛盾与具体问题,要用和谐共存的思路来指导和规划中国未来的发展。价值观念和文化等思想领域的现代化在这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和谐价值观的建设,有利于我国的全面现代化进程,避免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和障碍,不重复他们在生态环境、人际关系与自身身心协调方面曾经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二)和谐价值观的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于人类全面解放的基本立场,其理论特点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其价值目标崇高而无私。这些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先进性指向的理论学说,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指导。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理想和奋斗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共产主义是人性全面复归与完善的社会发展阶段,只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升,将劳动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无私地为人类共同体创造价值并按需分配个人所需要的物质,包括精神产品,人类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和谐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目标指向上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在国家层面上,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人民能够切实享有民主和自由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在社会层面上,马克思主义强调更高级的社会形式要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前提;在个人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主张共产党人没有个体私利,他们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分析解读并甄别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保持了与马克思主义在价值目标上高度一致。

(三)和谐价值观的建设要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层面,发达国家的强权文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形成威胁。中国现已成为西方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目标。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影视、网络、书籍等手段和途径向全世界推介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这些外来文化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民族精神受到挑战。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但不是文化强国。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要以文化繁荣为支撑,其崛起则要以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为标志。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延续至今。融合、和睦、诚信、宽容等一系列文化道德观念渗透在中国人的血脉气质中,影响着人们内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作风,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代中国发展滞后,国内矛盾重重,但在面临外辱民族危亡之际,作为中国文化普遍原则和价值取向的和谐精神,仍然发挥了巨大作用,将整个民族团结起来,共同奋战,一致对外。建国后的一段时期,“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乃至后期的十年文革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传统和谐思想的存在仍然维系了整个国家的基本稳定和民族团结。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和谐文化重新成为社会的主流得以传承和弘扬。

(四)和谐价值观的建设要以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依托

价值观的建设需要相关载体,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弘扬价值观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大力发展优秀文化事业,同时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发展文化事业,要建设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系统来普及和谐文化,按照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和学龄的学生群体特点,编订适合的教材,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此外,要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挖掘、开发、保护、支持和发展民间传统节日和活动,如春节、团圆节、清明节、端午节,以及植树节、学雷锋日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理念贯穿其中;通过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使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和谐理念为广大群众所认知认可,将和谐文化贯彻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指导思想。

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体现和谐的真正内涵,这种追求和谐的价值主张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平等观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用先进的科学的和谐价值观来看待和解决各种矛盾,包括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及人的精神世界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深入挖掘传统和谐文化资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倡导和谐价值观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价值规范,全面推进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EB/0L].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3-11/29/c_132927774.htm.

[3]兰芳.关于中国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考[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9-560.

[5][11]李军学.社会主义和谐观的现实语境与传统之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4):25-26.

[6][10][12][13]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M].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249,249,253,254.

[7][8]刘红梅.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道家思想资源[J].传承,2008年,(3):31.

[9]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2.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

(责任编辑:孙书平)

Carrying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Values

LIU Xiao-li,LU Mei-hua

( Division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Weihai,264200,China )

The Sixth Plenum of the 16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culture. Values are the core of culture and harmony view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moral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many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appear. We should interpret active ingredient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realize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harmonious thought guided by Marxism theory. This interpretation can provide spiritual powe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is also the meaning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culture.

harmonious values;traditional culture;harmonious thought

2016-12-20

刘晓莉(1980-),女,山东乳山人,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卢美华(1963-),山东莱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D648.3

A

1008-7605(2017)02-0001-06

猜你喜欢
价值观传统建设
我的价值观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老传统当传承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