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生态圈

2017-04-12 16:01黄海军冯蕾
魅力中国 2016年47期
关键词:生态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黄海军++冯蕾

摘要: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生态圈的培育具体实现途径,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圈的意义,基于生态取向、发展取向、文化取向明确指出从资源、平台、学生三方面如何构建开放包容、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圈;融合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明天他们将扛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担。在这一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圈,意义重大,非常必要。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生态圈,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做好顶层设计,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完善生态圈的体系

资源是生态圈生存的物质基础。德育生态系统的过程,包括德育内容环境、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方面,通过这些过程,德育生态系统将实现其以文化适应为本质的适应功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就能拓宽生存空间,综合运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政策制定、制度保障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通过党政工团教师全员参与,落实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内化为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和不懈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生态系统的总体考虑,做好顶层设计,优化生态圈的体系结构,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开展分层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一个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具有三个不同能级的生态圈,如图3所示。另一方面,通过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分阶段设计系列的活动和不同先进典型的示范,促进生态圈中不同能级之间的跃变,实现大学生认识与实践上的不断提高。

图3 生态圈中的三个不同能级

二、搭建信息技术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构建开放包容多元共存的生态圈

平台是实现生态圈稳定发展的关键保障。罗伯特.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中》指出:“我们只能通过消息的研究和社会通信设备的研究来理解社会,阐明在这些消息和通信设备的未来发展中,人与机器、机器的消息势必要在社会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通过搭建信息技术平台,如智慧校园,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博客、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等自动、快捷、互助等特点,打破生态圈不同能级之间的壁垒,在人机、人人交互中形成一个立体化的、多融合的生态圈。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它的内涵也会与时俱进,吸收一切有利于生态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文化。开放网络的环境需要用包容的态度来对待非主流思想与文化,我们强调一元化的统一认识,并不排斥思想的多元,对社会各种不同的认识不能完全用对与错来认识,可通过生态圈系统强大的净化与处理能力心平气和地进行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加以引导,在对话中逐步明晰认识,以达到对重大问题的社会共识。另外,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生态圈的生存状态,了解生存危机,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审视,及时调整。用开放的思维去接纳新信息,不断丰富文化内涵,用创新方法去有效地去解决新问题,推动生态圈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以生为本思想,抓住“三观”总开关,让信息流在生态圈中产生效能

学生是生存圈的核心要素。学生个体的行为随着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结构是系统中一系列约束条件,是系统中单元运转的原因,可以确定单元的形态,并最终使单元的运转产生某种性质相同的结果。沟通模型与决策形成过程,即信息的流动和处理过程。信息流动速率反映了决策系统的效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无时不刻接受与传出各种信息,重视反馈信息是系统稳定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圈中要以生为本,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给予生态系统一定的约束条件,确保系统正常运转。抓住“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给予这一生态系统输入更多的正能量,让正反馈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激,这样就能抒引导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同时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生态系统,网格化管理,把学生的信息反馈实时处理与调整,加速有效信息的加速流动,从而提高我们教育决策的效率,保证系统的稳定与和谐。当然,要改进生态系统性能,发挥它应有的效能,就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体系作为生态圈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融入大学生教育全过程,铸牢生态圈的精神支柱,聚合打造和谐发展的生态圈

融合是生态圈和谐发展的关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一过程最重要的是选择。选择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取舍问题,价值判断问题,但这一选择具有不确定性,也会受到一些突发事件或行为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与实践行为也可视为一个适应与学习的过程,它并非进行所有要素权衡之后做出的,更多是凭借经验和直觉。选择与实践行为是一个有目的行为,有目的行为达成原则是连续负反馈和预测,因此,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教育全过程进行不断强化与渗透。而作为大学生则通过负反馈调整决策即学习过程,铸牢生态圈的精神支柱,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来保证自己行为的顺利达成,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同时利用负反馈解决生态系统的不确定性问题,使得这个有组织的复杂的生态系统达到最优化,聚合打造出一个和谐发展的生态圈。

五、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生态圈中大学生的共识

共识是生态圈协调发展的目标。“共识”是指一群人中的每个人都知道的事实或事件,而且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事实或事件,每个人也都知道其他个人知道这个事实或事件,如此循环。或者说每个人都不愿意被告协调,但却愿意加入已经已经协调好的团体,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同和均衡或者说存在自我强化效应。因此,我们将“共识”的观念应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圈中。而民族文化生态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资源循环,生态良好的文化体系,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构成的有机组合,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大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挥群体效应,让大学生心灵与精神在碰撞中使之相互协调,同时在公开活动与教育中敢于亮剑,始终把握生态系统的方向,引领社会思潮,改变一些错误的认识,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内化于心达成共识,最后产生共振的效果。

总之,作为现代大学生要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圈中,铸牢精神支柱,承担起自己应付的责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曾亚勇,控制论与国际关系理论:思想体系、关键影响与发展方向,教学与研究.2015(9)P15。

[2]王东强,生态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3,P79。

[3]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J],理论学刊,2004(10),P118。

[4]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P55。

[5]徐铜柱,文化生态圈建设战略思考[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P3。

猜你喜欢
生态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重视生态圈建设 打造生态圈体系
破次元
传统产业也要拥抱生态圈
融椅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植树造林也破坏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