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7-04-12 13:41黄建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

黄建辉

(湖南省永兴县马腾学校 湖南永兴 423300)

摘 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学习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作为基础教育,尤其是新课改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更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关键词:培养 小学生 语文 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名言。的确,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作为基础教育,尤其是新课改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更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

在一堂语文课的开始,教师就创设出丰富的情境,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 “最佳学习状态” 。卢梭说: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 电教手段具有形、 色、 光、 画的独特效果, 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 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教学内容之中。

二、以“疑”诱趣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起于源。又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是打开思维大门,激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学习过程是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最终还应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不应包办代替,全盘端出,而应“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性的难题组织集体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学生各抒己见的,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答案需具体分析概括的,可把一个大问题分为几个问题,层层剥笋,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思考,逐渐揭开谜底。

三、以“读”生趣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多角度的阅读,多角度地思维情景,才能使学生读懂文章并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只有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才能自觉地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方能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界。

但是小学生年龄小,阅读能力差,全靠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达不到读的效果,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抓好两个环节。一是重视教师的示范性朗读。教师每次范读课文一定要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声情并茂,把自己的感情尽可能地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二是重视指导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交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描述和细致体味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有感情的教师范读和学生朗读,能使作品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具体的情景跃然纸上,从而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去欣赏美、感悟美。

四、巧用评价

教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受到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不断增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巧用评价方式和评价语,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真正像花朵一样幸福成长。

对于学困生还可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这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课堂上老师“珍贵”的一句赞扬,一句引导,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是一种好的评价,都是学生期待缥缈和重视的评价。如果说,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小火星,那么这种评价就是助燃的氧气,其作用是相当大的。

五、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是学生积累和吸取优秀文化知识的主要窗口,在课外阅读中,“各种信息、文化因子在头脑里聚集、碰撞、渗透、积淀。”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事实也证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实际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靠学生课外自学、自修而成。只囿于课本里的几篇文章,是不可能提高语文水平的。

在以往的课本里选的多是一些名家名篇,文章写得精彩,本无可厚非,但不少学生对学习课文兴趣不高,尤其是对分割式的课文评讲更是如同催眠曲,而对课外读物却兴趣不小,热情很高。其主要原因是课文的范文与学生有“代沟”,学生多喜欢一些能反映现实生活,与时代贴近,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文章。这样的文章真实地反映生活,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认识社会、理解社会的能力,并且在体验文章的美感中不断的提高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时间一长,学习热情尚难持久。又焉能要求他们“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呢?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性措施。“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存在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应该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入手,把课教活教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好之”、“乐之”的热情,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