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名探源
——兼论上古卢人的族群族属问题

2017-04-13 00:46李小刚雷旭锋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黑虎卢氏县卢氏

◎李小刚 雷旭锋

(1.三门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党政办公室,河南 三门峡472000)

卢氏县名探源
——兼论上古卢人的族群族属问题

◎李小刚1雷旭锋2

(1.三门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党政办公室,河南 三门峡472000)

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探源卢氏县名,对探索上古氏族部落的迁徙、相互间关系及图腾崇拜等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分析“卢”字的形声、“卢国”的虎崇拜、古代彝族人称黑虎为“卢”等现象以及“陆吾”为虎图腾,“陆吾”可急读为“卢”等事实,得出“卢”源于上古羌人(也就是伏羲氏)图腾“陆吾”,“卢氏”即“陆吾氏族”。传说及史籍中的尊卢氏、卢氏、卢戎、卢羌是不同时期、不同族群对“陆吾氏族”的不同称谓,可统称其“上古卢人”。据相关史籍和研究成果,上古卢人应属于神话传说中伏羲氏部落及史籍中的古羌人,这也为一些学者提出的伏羲氏为古羌人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

卢氏县名;陆吾;上古卢人;伏羲氏;古羌人

卢氏县位于豫西,是河南省面积第一大县,境内上古遗址、先秦传说众多,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遗址六十余处,熊耳山史载为“大禹导洛处”,当地世代相传孔子曾为寻找洛河源头,溯洛而上到卢氏,留下与孔子讲学授书有关的“燕居镇”“传道镇”“留书岭”等地名传说,县内出土有战国的“卢氏布币”等。根据历史记载,卢氏建县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是个名副其实的古县,而遗憾的是县名源于何处,却历来众说纷纭。

卢氏县名来源有4种说法,分别是“卢寡妇说”“卢敖说”“卢氏山说”以及“氏族说”。前三种说法或存在疑点,或来源说并没有探究到本源:“卢寡妇说”认为县名来源于一个富裕的卢姓寡妇,她捐私财修建城池而得名,但对于事件发生朝代、年代均没说明,而且个人出私钱修城的壮举,史籍方志竟然没有一点记载,因此怀疑可能是上古母系氏族公社女性领袖传说的讹传(无确凿证据姑且存异),但“卢寡妇说”明显不可信。“卢敖说”认为源于秦博士卢敖,《重修卢氏县志》载:“汉因卢敖于此得道,始置卢氏县”,此说为很多人接受,但在《竹书纪年》中有“(晋出公)十九年(前456),晋韩龙取卢氏城”[1],在《元和郡县图志》中有:“卢氏县本汉旧县,春秋时西虢之邑”[2]等记载,另在战国时期桥足币上就铸有地名“卢氏”,且确定为就是“韩、魏交界”的“今河南卢氏”[3],这说明在早于卢敖生活年代的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卢氏城”的称谓,因此卢敖为卢氏县来源的说法也不成立。“卢氏山说”认为县名源于今卢氏县境的卢氏山,但无论是山名还是县名,并没探究到“卢氏”一名的本源,就县名研究而言,价值不大。许多专家学者根据新的历史学、民族学等研究成果,提出了卢氏县名“氏族说”,认为卢氏县名来源于上古一个氏族(在上古方国林立的时代,氏族也被称作“国”或“方”),如李久昌先生的《虢国事迹考略》提出应同“姜姓封国卢国(又称卢氏或卢方)”有关[4],王凤显先生的《卢氏县名考辨》认为可能源于传说中的上古“尊卢氏”氏族[5]。这些文章虽论述重点不同,但都认为卢氏县名来源于上古与“卢”有关的氏族(方国),对探究卢氏县名意义重大。若据此再做进一步研究,就可以找到卢氏县名的真正来源。笔者试从“卢”字本意和图腾崇拜、上古传说等方面探究卢氏县名的本源,并进一步探讨一下上古卢人的族群族属问题。

一、“卢”字与黑色老虎有关

在现代汉语中“卢”字除作为姓氏、地名外,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很少被使用,可在古代“卢”字却有“黑色”的含义,并且与虎关系密切。

(一)至少至两汉时期,“卢”仍保留有黑色的含义

《尚书·周文侯之命》有“卢弓一,卢矢一”,孔传注“卢,黑色也”,《汉书·王莽传下》中有“是犹绁韩卢而责之获也”,颜师古曰“韩卢,古韩国之名犬也。黑色曰卢”。

(二)甲骨文的“卢”字形来看,与虎关系密切

简化前的卢字为“盧”,很明显由虎字头、“田”字、皿字底三部分组成。作为典型的象形文字甲骨文,殷商甲骨文中“卢”字的“虎”形象是非常明确的。[6]这说明人们在创造甲骨文“卢”字时,“卢”与虎存在密切联系。

(三)春秋时期的“卢国”崇拜老虎

史载在春秋时期有个附属楚国的小国,称“卢戎国”,也称“卢子国”、“卢国”,位于今天湖北省南漳县(这应该是“卢”人后来在南迁过程中建立的)。据考证这个以“卢”命名的小诸侯国,即以老虎为崇拜对象[7],这也说明“卢”与老虎存在某种关联。

(四)古代彝族祖先有将黑虎发音为“卢”或近似发音的

今天许多崇拜黑虎的彝族人(彝族祖先与“卢”氏族应该同属古羌部落,这个我们后面再说)仍自称“罗罗”——意即称自己为黑虎,“罗罗”一词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有青兽焉,状如虎,名为罗罗”,“罗罗”为“罗”的叠音,古代彝族祖先也有将“罗罗”发音为“卢、卢倮、卢鹿”的[8],这应该是汉语模拟彝族对“罗罗”或“罗”发音的讹传变音。青兽,即黑兽,也就是黑色老虎。黑色老虎为“罗罗”,“罗罗”有发音为“卢”的,可见彝族有称黑虎为“卢”的。

由此,我们根据“卢”字的含义和字形、“卢国”的虎崇拜及彝族将“黑虎”发音“卢”来看,“卢”字应该与黑虎有关。

二、“卢”本源是黑虎图腾“陆吾”

图腾崇拜现象曾广泛存在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从初期母系氏族公社起,每个氏族就采用一个动植物或无生物作为本氏族名称,这就是图腾”[9],或许是原始人处于对自然的恐惧,或许是为了适应这一时期出现的“族内婚”向“族外婚”过渡(也就是传说中的伏羲与女娲的族内班辈婚被禁止),区分血缘关系,总之图腾崇拜现象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非常普遍。图腾大致经历了纯自然现象或动植、人兽混合、祖先崇拜三个阶段。

我国上古图腾较多保存于《山海经》中,崇拜对象有动植物及风雷等自然现象,其中跟虎有关的图腾有五十多处,如大家熟知的西王母(拥有“虎齿”),以刘尧汉为代表的很多学者甚至认为庞大的伏羲氏族群就是以虎为图腾的部落。[10]

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有“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的记载,也就是说传说中上古神山——“昆仑”的管理守护者是“陆吾”。陆吾是人头,虎躯,九条尾巴的形象,职责是管理天之九部和天帝园圃。这个人兽混合、形象怪异的陆吾,恰恰符合第二阶段图腾的特征,“陆吾”应该为上古的氏族图腾。

从“卢”字和陆吾两者均与虎有关以及两者发音分析,“卢”的本源应为黑虎图腾陆吾。一是“卢”字和陆吾均与虎有关。前面说过“卢”字与黑色老虎有关,而“陆吾”为虎躯图腾,因此“卢”字和陆吾均与虎有关。二是“陆吾”可以急读为“卢”。汉语中存在一种“二合”的语音转变现象,如“之于”急读为“诸”。“陆吾”这个产生于几万年前的图腾的名字(它可能为原始人对虎的模拟音),在人们长时间的交流使用,甚至远距离的呼喝应答中,本为两个字音的“陆吾”逐渐被发音成一字的“卢”。由于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字及音节的概念,这种转变非常可能是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

因此,可以这样理解“陆吾”和“卢”的关系,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有原始人氏族将黑虎作为氏族图腾崇拜对象,同时模拟虎的叫声将其称作“陆吾”,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陆吾”逐渐被急读为“卢”。人们将这个氏族及其族人称作“卢”或“卢氏”,人们在创造甲骨文“卢”字时,仍然注意到这支氏族黑虎崇拜,因此在甲骨文的“卢”字中突出刻画了虎形象,并且因为是黑虎,所以“卢”还有黑色的含义。

三、传承不同造成“卢”和“陆吾”不能被联系起来

正常情况下,随着“卢”名称的出现,它所替代的“陆吾”一定会逐渐被淡忘,并且由于当时没有文字等记忆手段,“陆吾”一名会最终消失,那么“卢”的来源也只不过会成以诸多历史难解谜团中的其中一个而已,但幸运的是陆吾名称却被保存了下来。

“陆吾”名称的保存需要感谢上古巫术,以及整理记录这些巫术的《山海经》。从现代学者对《山海经》的研究来看,“陆吾”等神兽之所以能够在原始社会和夏商周时期记忆手段不发达的情况下,被传承上万年并大约在战国时期整理到《山海经》中,应该归功于古代的巫术传承,也就是上古的巫者把“陆吾”作为一个巫术中的神兽被传承下来的。[11]在现实社会中“卢”“卢氏”早已取代了“陆吾”“陆吾氏族”,成为这个崇拜黑虎氏族的图腾和氏族名称,但巫术相对于人们口口相传的传承严格性,以及本身所必备的神秘性,使它仍严格传承了“陆吾”这一名称及其指代的“黑虎”对象。

对于创制甲骨文 “卢”字的人来说,本是原始社会前后两个时期指代同一黑虎崇拜的 “陆吾”和“卢”,由于时代的久远(几万年)、语音的转变(“陆吾”合读为“卢”)、传承方式的不同(分别为氏族代代口口传承和巫术传承),遂不能被统一起来。因此“卢”字在创制时,便是一个接近本源(看到了黑虎崇拜)却没有探到本源(黑虎崇拜对象“陆吾”二音合成“卢”)的字,人们对“卢”字的理解也非常困难,包括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不得不解释为:“卢,饭器也”。

四、尊卢氏、卢戎、卢羌是对上古卢人的不同称谓

“尊卢氏”在《帝王世纪》《遁甲开山图》《汉书·古今人物表》《史记补·三皇本纪》《通鉴外记》《路史》等中均有记载。“伏羲之后,包牺氏没,女娲氏代立为女皇,亦风姓也。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包牺氏之号也”。伏羲、女娲与大庭氏、尊卢氏等十五个氏族组成了以“伏羲”为名号的部落联盟,他们的杰出人物相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并以自己的氏族名称代称自己。据《长安志》卷十六记载:“蓝田谷西,又西有尊卢氏冢”,蓝田县志记载:“尊卢氏,传五世治,九十余载置都,嵹台之阳死,葬浮肺山之阴。治政居于嵹台青海西倾山之阳,都于鸿卢水,葬兰(蓝)田山西”。都,周代指有宗庙的城,上古或为与祭祀有关的城。嵹台,即西倾山,位于青藏川交界。浮肺山,即骊山。鸿卢水,即今天卢氏县。这就是说尊卢氏曾接传五世担任伏羲氏部落首领,九十多年设立自己的祭祀中心(或许其他氏族也要前来祭拜,是担任部落首领的标志),首领们嵹台山南治理政务死后,安葬在骊山北,(尊卢氏)治理氏族政务在嵹台山南,祭祀中心在今卢氏县,首领死后葬在蓝田山西。因此尊卢氏应兴起于西部,曾居住于今陕西省蓝田县,鼎盛时期活动于今卢氏县境,大致就是沿“西北—陕西—河南卢氏”的方向迁移。“尊”甲骨文字形是双手捧酒尊,本义是敬献。因此“尊卢氏”就是敬献、尊崇卢的氏族,也就是尊崇黑虎图腾陆吾的氏族。这应该是卢氏族自我称谓或部落内的称谓,后成为神话传说,与伏羲氏等上古神话传说经口口相传,保留到文字比较发达的春秋战国时期,后被整理入相关文献。

卢戎,民族学家认为“系炎帝姜姓戎族,源于卢水上游,故名卢戎,姜姓属古羌人亦称氐羌、羌戎”[12],自然也有卢羌之称。“氐羌人活动在西起陇西,东至略阳,南达岷山以北的地区,即今甘肃省东南、陕西省西南、四川省东北交界处,包括渭水、汉水、嘉陵江、岷江、涪江诸水源头,而这一带也正是古三危之地,《诗地理考》云:‘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三苗被迁到三危去之后,一部分融入了西戎,还有一些继续以苗存在。氐羌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形成了彝族、白族、纳西族、土家族等以虎为图腾崇拜的民族,这些民族在语言上均属藏缅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中国民族史学家林惠祥在《中国民族史》一书中说‘鹿卢(古代彝族的称谓之一),即卢戎的对音’。彝族今仍自称罗罗、倮倮,彝语‘罗罗’为老虎之意”。[12]这些民族学的研究成果,既再次验证了“卢”与虎崇拜有关,同时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与尊卢氏在活动地域大致形同,同为古羌人(尊卢氏为古羌人后面重点论述)等信息。

因此,尊卢氏、卢戎、卢羌应该是对尊崇黑虎陆吾(即“卢”)的同一氏族的不同称谓。“尊卢氏”是部落氏族自称或相互间称谓,随着文字史料逐渐取代传说以及古羌人、卢羌或融入华夏族,或逐渐远离中原,“尊卢氏”传说也就神龙一现,不见踪影。“卢戎”“卢羌”等称谓,是中原农业部落,对由陕甘东迁而来游牧部落中崇拜黑虎图腾氏族的称谓,频现于甲骨文,后成为史籍对西部游牧部落的称谓。虽然“尊卢氏”逐渐淡出了历史,但这一族群仍然存在,多被称作“卢戎”“卢羌”“卢人”“卢方”“卢”等,并参与了商末的武王伐纣,春秋时期与罗国联合打败楚国等(为简洁下文统称“上古卢人”)。

五、上古卢人属于伏羲氏族群

从史书记载、民族迁徙途径及相同的虎图腾崇拜来看,上古卢人应属于神话传说中的伏羲氏族群。

根据伏羲与女娲兄妹婚传说及史书记载的伏羲氏发明创造来看,伏羲氏生活在“班辈婚”出现的两三万年前至原始社会农业文明开始出现的五六千年前。史载伏羲氏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徙治于陈仓(今陕西宝鸡),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应该是伏羲氏曾沿“甘肃—陕西—河南”的路径迁徙。伏羲氏生活在距今两三万年至五六千年前,曾生活于今甘肃、陕西、河南等地方,如此大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跨度,伏羲氏显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以“伏羲氏”为号的族群。除上文提到的根据《帝王世纪》等相关史籍关于“尊卢氏”(即上古卢人)为伏羲氏族群成员记载外,从相同的迁徙途径及虎崇拜,也说明上古卢人属于伏羲氏族群。

(一)伏羲氏和尊卢氏都曾沿几乎相同的路径自西向东迁移

在伏羲氏时代,随着人类逐渐掌握了渡较大河流及防洪等能力,上古人类进行了一次自西向东的民族迁徙,也就是考古学上的甘肃的大地湾文化向以中原河南为代表的仰韶文化的过渡过程。上文先后说过,尊卢氏迁徙路线是“西北—陕西—河南卢氏”,伏羲氏的迁徙路线是“甘肃—陕西—河南”,伏羲氏和尊卢氏都曾沿着几乎相同的路径自西向东迁移,存在更具体位置上的差异,可能是时间及具体氏族分支分布不同。

(二)“尊卢氏”和伏羲氏族均有崇拜虎的现象

“尊卢氏”是“尊崇陆吾黑虎图腾的氏族”,伏羲氏至少曾经以虎为图腾。一般认为伏羲氏以龙为图腾,但也有著名彝族学者刘尧汉等认为,伏羲氏是以虎为图腾的部落[13],也许这两者并不矛盾。有人认为,虎图腾为原始社会牧猎时代的主图腾,龙为原始社会进入农业时代的主图腾,这应该有一定道理的。伏羲氏曾进行过迁徙,在未进入黄河中下游前,以牧猎为主要生产方式,伏羲氏部落把在牧猎生活中常见的百兽之王——虎作为其图腾崇拜对象。在伏羲氏部落迁徙到黄河中下游后,进入农耕时期,随着人们对天气关注依赖性增强和伏羲氏与黄河中下游以龙(或蛇)为图腾的部落的融合,部落主图腾遂转变为龙。在伏羲氏族群迁徙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内,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年前古人用蚌壳摆成的龙虎图案出现在同一墓穴[14],说明龙、虎崇拜并不冲突,在一定时期(主要是转换期)还可能被同一部落同时崇拜。

因此,根据尊卢氏(即上古卢人)属于伏羲氏族群的记载以及尊卢氏与伏羲氏几乎相同的迁徙途径和同样的虎崇拜来看,上古卢人应属于传说中的伏羲族群。

六、上古卢人为古羌人

“羌人”是上古时期中原部落对西方部落群的统称,也是一种泛称,没有明确范围,古羌人与中原部落关系也不时变化。与殷商主要为战争关系,这一时期古羌人在豫西和晋西南地区与商进行了长期的争斗,商也在这一地区设多个同姓的子姓诸侯国对其进行控制,并俘虏羌人为奴隶,甚至用来作为牺牲祭祀。[15]兴起于西方的西周初期和羌人关系较好,参与了武王伐纣,并在东方建立了齐国。其后随着古羌人部分融入中原部落,部分战败向西南迁移,羌人概念范围也逐渐缩小。班固的《后汉书·西羌传》中有“西羌……姜姓之别也”,炎帝姓姜,因此很多人认为炎帝及其部落也是羌人。

(一)刘尧汉等认为伏羲氏族群也属于古羌人,具有相同的虎崇拜现象

据彝族学者刘尧汉等研究理论,伏羲氏族群应该属于古羌人,是今天彝族、白族、羌族、纳西等民族的祖先。[13]伏羲氏存在虎崇拜现象,而今天作为古羌人后裔的彝族、白族、羌族、纳西也仍保留有虎崇拜习俗。

(二)伏羲氏与古羌人也有相同氏族迁徙途径

前面说过伏羲氏迁徙途径为“甘肃—陕西—河南”。而《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有羌人“徙之三危”,三危在今天的甘肃,后炎帝(前面说过应为羌人)兴起于姜水事实,又说明羌人栖息于今天的陕西省境内,再据甲骨文专家的研究,殷商时期羌人又进一步东迁到豫西、晋西南地区。[15]那么古羌人迁徙途经概括起来也是“甘肃——陕西——豫西、晋西南”,古羌人与伏羲氏有着相同迁徙途径。

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及伏羲氏族群与古羌人相同的民族迁徙途径来看,包括尊卢氏在内的伏羲氏族群应该是古羌人,也就是说上古卢人是古羌人。

七、“卢”的确也是一种器皿的名称

《说文解字》及其注中对“卢”的解释为“卢,饭器也,柳为之,士昏礼注曰:竹器而衣者”。那么“卢”究竟与器皿有没有关系呢?与甲骨文中卢字虎形象同理,作为典型的象形文字,“卢”字的器皿形象绝不会是空穴来风。当是卢人用竹(或柳)编制而成的竹器(或柳器),再用泥土涂抹于表面,经火烧干而成的早期陶器。从甲骨文字形看,卢器可能为一种有足的器皿。由于这种器皿为卢氏族特有的,所以人们将这种器皿也称作“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卢”的来源及转变过程,在黑虎图腾“陆吾”被合读为“卢”后,“卢”既是图腾名称,也是氏族称谓(由于人群、时间不同,就出现了“尊卢氏”“卢方”“卢氐”“卢羌”等不同称谓),后来将这个氏族发明使用的饭器,也称作“卢”。在创制甲骨文时,“卢”字就有虎和器皿组成。

八、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伏羲氏部落中有一个崇拜黑虎图腾的氏族,模拟老虎的咆哮,将黑虎图腾称作“陆吾”,这个氏族也被称为“陆吾”“陆吾氏族”“尊崇陆吾氏族”等。后来“陆吾”逐渐合读为“卢”,这个氏族也就成了“卢”“卢氏”及“尊卢氏”的称谓。后来他们逐步向东迁徙,由于他们原来地处西北地区,且游牧生产方式及生活习俗与中原的差异,中原部落便将他们统称为“羌人”,将这个氏族称为“卢羌”“卢戎”。在创制甲骨文时,给这支崇拜黑虎图腾且使用卢器的氏族创制了一个“卢”字,将其在豫西的栖息地也称作“卢氏”。经过与中原部落的交流融合及对立冲突,“卢”人及其古羌人族群部分融入华夏族,在今天山东省建立了“卢国”,部分向南迁移,在此过程中建立了前面提到的位于今天湖北省的“卢子国”,而后又继续南迁,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土著融合,繁衍出彝族、羌族、纳西族、白族等,继续他们的生活习俗及虎崇拜,但他们留在熊崤山间、洛水之畔的“卢氏”一名虽没有改变,但随着时光的流失被人们逐渐淡忘。

[1]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6[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戴志强,戴越.桥足布和锐角布——读先秦布币(二)[J].中国钱币,2014(2):3-9.

[4]李久昌.虢国史迹考略[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45-49.

[5]王凤显.卢氏县名考辨[J].黄河文化,2011(3):27.

[6]马如森.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Z].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7]陈心忠,刘久和.韩国祖藉在南漳——古“卢戎国”[EB/OL].南漳县人民政府网站,2012-10-18.

[8]侯宝石.凉山彝族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现象探讨[D].重庆:重庆大学,2004.

[9]朱绍侯,张海鹏,齐涛,等.中国古代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6.

[10]林琳.论虎图腾崇拜源流及其对古代政治军事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80-83.

[11]高有鹏,孟芳.神话之源[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12]杨万娟.韩国文化与中国楚文化近源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0-14.

[13]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14]孙德萱,丁清贤,赵连生,等.濮阳西水坡遗址试掘简报[J].中原文物,1988(1):3-8.

[15]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Explorethe Sourceof the Nameof Lushi County

LIXiaogang LEIXufeng
(1.Sanmenxia Municip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2.Sanmenxia Polytechnic,Sanmenxia 472000,China)

The place name is the living fossil of history.Explore the source of the name of Lushi County,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ancient tribal migration and totem worship.Zun Lushi,Lushi,Lu Rong,Lu Qiang is and different appellation of"Lu Wu clan"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can be referred to as"Lu ancient people".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records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the ancient Lu people should belong to the ancient Qiang people in Lu Fu's tribe and historical mythsand legends.It also provides new evidence for some scholars put forward Fu's point of view for the ancient Qiang nationality.

thename of Lushi County;Lu Wu clan;Ancient Lu people;Ancient Qiang people

K892.27

A

1671-9123(2017)03-0040-06

2017-04-19

李小刚(1978-),男,河南卢氏人,三门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

(责任编辑 卞建宁)

猜你喜欢
黑虎卢氏县卢氏
开封卢氏鸡特种养殖助力脱贫致富
卢氏县
纳兰容若与卢氏:人生若只如初见
王妃没卢氏墀嘉姆赞对吐蕃禅宗的历史贡献探讨
浅谈黑虎林场森林经营
卢氏县畜牧产业扶贫现状及建议
卢氏县朱阳关镇杜店村
卢氏县
每一份想家都骨瘦如柴
每一份想家都骨瘦如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