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现象:大众传播的众声喧哗

2017-04-13 07:24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博客

孙 进

(镇江市广播电视台 节目编排中心,江苏 镇江 212000)

博客现象:大众传播的众声喧哗

孙 进

(镇江市广播电视台 节目编排中心,江苏 镇江 212000)

博客是网络的新生事物,是一种“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博客的出现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示了新媒体的面貌。与传统写作方式相比,博客写作呈现出大众化、交互性、自我性和狂欢化等特点。博客是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博客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大众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博客;大众文化;大众传播;众声喧哗

博客从英语单词Blog翻译而来,Blog是Weblog的简称。Weblog由Web和Log两个词组合而成。Log原义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Blog是“网络日志”之意,简称“网志”。Blogger是指撰写Blog的人或者撰写Blog这种行为,也常被翻译成“博客”。因而,中文“博客”一词,既可作为名词,分别指代两种意思Blog(网志)和Blogger(博客主人,常简称为“博主”);也可作为动词,指撰写网志这种行为。

博客是网络新生事物,因此对于“什么是博客”至今没有定论。以下观点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博客:1.博客是互联网上新的发展潮流,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2.博客(Weblog)是一个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被公开发布,并能够通过互联网被访问到的独立的思想泡泡,博客中的每条内容是博主们当时在想什么的思想快照。3.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旧媒体(old media)→新媒体(new media)→自媒体(we media)。4.博客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5.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另类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6.博客是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运动,等等。目前比较严谨和全面的“博客”定义是:“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各有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来看,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或是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和张贴都有。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1]

对于博客的真正源头,目前还没有定论。“全球博客第一人仍为不解之谜”:一种观点认为博客的最早形式是1994年1月Justin Hall开办的个人网页,他在上面公开发布自己对吸毒、性等私密话题的体验。第二种观点认为是1998年Jesse James Garrett发表的网络旅行日记,是博客兴起的导火索;第三种观点,也是更多人认同的观点,认为博客的源头是一家名叫Pyra的小软件公司,公司的三个创办人编写了一个软件,以博客方式保持彼此的沟通与协同。1999年8月,他们在网上免费发布了Blogger软件。[2]博客受到广泛关注和追捧始自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一时间,人们纷纷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对这一恐怖事件的看法,它不仅成为人们发表言论的个人空间,也成为交流和讨论的互动平台。

2001年底,美国新闻传播学学者吉尔摩教授在清华大学演讲,将“Blog”概念引入中国,“博客”这一中文词汇是王俊秀根据Blog的英文发音翻译过来的。博客在中国兴起和传播始自2002年,因此这一年也被称为“博客元年”。2002年8月,方兴东和王俊秀创办了博客中国网(www.blogchina.com),这是国内第一家中文博客网站;2002年12月,中国“首届博客现象研讨会”举办,包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在内的政府机关和各大媒体与相关学者参与了研讨,标志着博客这一新生事物不仅在民间大行其道,而且也得到了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接受。2003年6月,“木子美”在博客上贴出了《遗情书》系列博文,因大胆的隐私暴露和赤裸的情欲描写在网络上掀起了威力非凡的“木子美冲击波”。据统计,同年11月11日一天的访问量就达到了117318人次,“博客中国网”一度瘫痪,创了历史之最。[3]“木子美现象”对博客的迅速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4年网易、Tom等门户网站相继推出博客托管服务。

2005年1月,“博客中国”并购了“博客动力”(www.blogdriver.com),并于同年7月更名为“博客网”(www.bokee.com)。2005年9月,新浪网推出博客业务,随后吸引了徐静蕾、余秋雨等大批名人的加入,博客的影响力迅速扩大。2005 年是博客在中国大面积普及的一年。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Blogger)规模已达到1748.5万人,其中平均每个月更新一次以上的活跃作者接近770万人;注册的博客空间数达到3374.7万,人均注册博客空间1.93个;中国网民中超过60%的人浏览过博客,博客读者达到7556.5万人,其中经常阅读博客的活跃读者高达5470.9万人。而到2007年11月底,这一数字又被大幅刷新,其中博客作者人数已达到4698.2万人。CNNIC的《2008—2009博客市场及博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拥有个人博客或个人空间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1亿人,博客空间规模已经超过3亿。报告表明,博客应用率在长期高速增长后趋于稳定,半年用户增长率为12%。博客活跃程度进一步提高,经常更新博客的用户比例为62.7%,活跃博客作者规模达到1.13亿人。[4]从这些不断增长的数据中不难看出博客高速发展的态势。

博客何以如此“火”?首先,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知识的普及,使网络用户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众多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博客服务。博客是一种“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对于广大互联网用户来说,博客的低技术门槛为他们参与博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零进入”即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与零形式。也就是说,博客在使用上几乎不需要任何技能,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租用服务器空间,不需要许多软件工具,不需要网页制作知识,其“傻瓜化”的文本数字平台操作起来非常简单方便。[5]同时,博客给博主和博客读者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他们可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发布观点、发表文学作品等,不需要通过任何形式的审查。

其次,博客崛起与迅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能满足年轻人追求时尚和现代人渴望交流的心理需求。开博写作是一种时尚,除名人博客外,目前开博客的以年轻人为主,猎奇和赶时髦是年轻人的普遍心理,再加上他们接受新生事物快,具有一定的电脑与网络知识,自然就成为博客写作的主体。博客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现代人的孤独感和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给现代人提供一个宣泄情绪和表达情感的平台。有研究表明,写博客可以治病。科学家早已认识到人们可以通过表达性写作(expressive writing)减压。所谓表达性写作,是指人们用文字对自己的经历、思想和感情进行描述,而博客无疑是互联网情境下的一种表达性写作。博客的兴起可能正是基于某种自我治疗的需要。表达性写作除了是一种心理压力的调节机制外,还可以调整人们的生理机能,它可以改善记忆力和睡眠,催生艾滋病人免疫细胞的活动,并控制病毒的扩散速度,甚至能够加速术后恢复。难怪有论者将博客看作“释放情感、缓解伤痛”的“新窗口”[6]。虽然不能说博客可以包治百病,但可以肯定的是,博客这种“自媒体”的出现,不仅是互联网技术进步的产物,同时,其自由自在的属性与游戏娱乐的功能也满足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再次,博客还能满足人们对知识学习和信息获取的需要。CNNIC《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在调查了博客的内容类别后发现:博客主要内容为博主的心灵独白或心情记录,其次为个人生活记述和兴趣爱好,大部分博客主要为博主记录自身生活状况,进行自我展示。具体统计数据如下:心灵独白或心情记录类47%;个人生活记叙类41%;兴趣爱好类31%;情感关系类20%;笑话、幽默、趣事等为16%;书评、影评、音乐鉴赏类12%;小说、散文或者杂文为1l%。[7]从以上统计数据可见,写作和阅读博客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消遣娱乐。不过,随着博客的发展和博客空间领域的不断拓宽,博客还成为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目前已经有很多教育类的博客为博客阅读者提供了便捷免费的教育资源,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但显然,读者对网络新闻的信任度明显高于对博文的信任度。

不过,这一情况正在得到改观。刘思宇在“博客中国”发表的《2016年热点事件回顾》将2016年的热点新闻以月份的形式进行了梳理,如一月的“帝吧出征与表情包、快播案”、二月的“Papi酱与短视频”、三月的“魏则西与百度‘莆田系’”、四月的“和颐酒店遇袭事件”、八月的“里约奥运与明星离婚”、五月的“知乎live与分答”、六月的“英国脱欧”、七月的“八达岭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九月的“杭州G20峰会”、十月的“蓝瘦,香菇”、十一月的“美国大选”、十二月的“罗尔事件、韩总统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 媒体人早逝”,等等。从这一梳理中,我们能迅速获知2016年度的热点事件,虽然其权威性有待确认,不过从其筛选的热点事件中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份回顾是负责任的。类似的博客文章将逐步提升博客书写的可信度,博客书写也将在信息传递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博客热”的兴起自然离不开博客书写的独特性,同时昭示着众声喧嚣的全民写作时代已经到来。和传统写作相比,博客书写呈现出大众化、交互性、自我性与狂欢化等特征。

首先,博客写作是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大众书写形式,对博主身份没有任何要求,博主由不同年龄层次、各种教育背景和各行各业的人组成。在传统的文化体制中,写作是专属于作家、编辑这一类职业人的,普通人很难进入该领域。有了博客之后,尤其是博客吸引了一大批写作名人的参与后,博主大军中就既有体制外的“普通人”,也包括体制内的专业作者。而那些文化名人们走下“神坛”后,他们昔日高高在上的地位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余华就曾这样描述:“我们之所以还保留‘作家’一词,就是因为他们凭借着专门从事写作的专业化和传统的名望优势,是博客群体中的名人,但是也仅仅是名人而已了。”[8]孔庆东将博客书写所具有的草根性提升到了更高的认识层面:“草根姿态,恰恰是现代知识分子实现‘与民众相结合’的重要关键,过去鲁迅和毛泽东时代所一再呼唤的文艺大众化问题,在新的时代出现了新的解决方式。”[9]博客拉近了名人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名人的神秘感消失了,其最终结果,自然是博客的写作者们都成了平等的普通人。博客写作的最大特点,是写作者可以在虚拟空间中随时随地自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使写作真正成为一项大众皆可参与的精神交流的互动行为。不仅博客的写作主体呈现出全民性,博主人数急遽上升和迅速扩大的态势也说明了博客的全民性和大众化。

其次,博客的本意是指个人的网络日志,这就决定了博客书写具有很强的自我性。博客写作不以赚取稿费为目的,无论是内心情感的宣泄,还是发布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都是一种自我的展示和个性的张扬,“写什么”和“怎么写”都是自由灵活、随心所欲的,套用一句流行的广告语叫“我的地盘我做主”。与传统写作相比,“它不像传统写作那样依靠作品的出版和发行实现社会的最终认可,因而不仅摆脱了资金和物质基础的困扰,更重要的是绕过了意识形态和审查制度的干涉,加上署名的虚拟性和隐秘性,使写作者实现了真正的畅所欲言”[10]。与先前的网络文学相比,“博客文学只是张贴在自己的博客里,并不主动寻求读者的认同,绝大多数博客都是封闭的,并不对外围读者开放,即使是开放的博客,也不追求读者的数量”[11]。葛红兵的这番评论说出了早期博客写作与网络文学的不同。但应该注意的是,随着博客写作的发展,博主们的写作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有博友说:“对个人来说,反正写几段不痛不痒的文章,传几张假模假样的照片,对别人也没什么太大的坏处,自己还可以陶醉一把,感觉像个知识青年、文学作家,有着众多网友崇拜着(至于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人看就不知道了)。”[12]事实是,“他们中的部分人同时进出传统媒体,力争让自己的新形态文学问题贴近传统文学的审美规范,力争得到传统文学的认可和支持”[13]。据调查,关注自己博客点击率的用户达到30%[14],可见博客写作虽然具有很强的自我性,但不完全是自说自话,面对潜在的读者,他们依然渴望得到回应和认可。

渴望得到回应的心态正说明了博客写作的另一个特点:交互性。有人将博客写作称为“集体写作”,这种写作和传播方式与传统写作不同,传统写作一进入传播领域,作品与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就没有关系了。博客所带有的留言和评论功能,使博客写作几乎在发布的同时,就能得到读者的关注和即时的反馈,形成作者与读者间的互动交流。“阅读不再是一种不可逆的线性的历史过程,而变成了交互指涉的快乐游戏。”[14]而且博客具有的这种留言和评论方式,与传统的网络论坛(BBS)不同,正如新浪总编陈彤所言:“从技术表现方式上,传统的论坛和新闻跟帖,每个人的言论很快会被淹没在信息狂潮中,而博客至少在表达方式上实现了一些传播互动的传播本质。”①转引自尚进:《全民博客40个月:博客在中国的流变》,见《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42期。博客写作的交互性特点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作者可以从留言和评论中吸取那些对自己有启发的观点,并随时对已发的博文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补充,这是一种作者和读者都受益的、正常的、健康的良性交流与互动行为。另一方面,由于博客的留言和评论一般采取匿名的方式,所以难免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甚至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无理言论,无论对博主本人还是对整个网络环境都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2006年著名的“韩白之争”就是一场由正常文学观的碰撞引发的,最后演变为闹剧的群殴式的博客事件。2006年2月24日,评论家白烨贴出了一篇题为《“80后”现状与未来》的博文,对以韩寒为代表的“80后”写手提出了批评,仅过了一周时间,韩寒就以《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为题作出回应。不管内容如何,单看标题就已经让人提前闻到火药味了,接下来的论争果然远远偏离了正常的交互轨道,“韩白之争”最后以白烨3月5日关闭博客而告终。类似的博客事件还有很多,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和警惕。

最后,博客写作还是一种狂欢化的行为。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狂欢是一种普遍的世界现象,参与狂欢的主体是人民整体,这一整体是自发的、以民间形式组织起来的,它“将意识形态从官方世界观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使得有可能按新方式去看世界;没有恐惧,没有虔诚,彻底批判地,同时也没有虚无主义,而是积极的,因为它提示了世界的丰富的物质开端、形成和交替,新事物的不可战胜及其永远的胜利”[15]318-319,同时这种狂欢是一种“纵欲的、粗放的、显示人的自然本性的行为方式”[15]116。无疑,在快节奏和精神迷惘的当下,大众需要狂欢,大众在狂欢中获取最大程度的放松与愉悦,以抵消日感沉重和枯燥乏味的束缚与压抑。木子美自2003年6月19日连载的《遗情书》中毫无顾忌地展示与众多男子做爱的细节,并公布了某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这一惊世骇俗的做法极大地冲击了人们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应该说,木子美对“性”不以为然的随便心态以及大胆前卫的表达方式,会给青少年群体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放肆的狂欢化书写中蕴含了一种蔑视传统、颠覆男权中心的反叛力量,而这种勇气和力量正是打破传统书写观念所需要的。总之,我们在肯定木子美使博客在一夜之间走向大众的贡献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对博客书写低俗化的不良示范。“老徐的博客”的火爆,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博客写作和阅读的狂欢化。徐静蕾是全球第一个博客点击量过亿的博主。2006年1月,《老徐的博客》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徐静蕾在出版“自序”中坦承书里面的内容不外是些流水账和小心情,生怕读者看了后觉得没什么意思而后悔买它,这也许是作者的自谦之词,但实际上,虽然徐静蕾的文笔和才气都不错,但从文学的角度看,这本书的价值并不高,然而读者追捧的热浪从网上的博客波及到网下的纸质媒体,全民狂欢的程度可见一斑。

博客是一把双刃剑。博客写作参与的全民化、交流的互动性、表达的自我性以及姿态的狂欢化等特征,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写作的话语霸权地位。一直以来,大众被排斥在主流媒体和权力话语之外,网络的出现、博客的兴起无疑给大众压抑已久的郁闷与不满找到了一条人人都可轻而易举进入的宣泄渠道,大众充分利用这一权利和自由,对社会和现实实行狂欢式的“惩治”,实在不失为机智的自我保护。但另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话语权回到草根手中之后,网络健康积极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变了味道,不少博客上都充斥着污言秽语与不负责任的指责谩骂。发生在2005年的“中国博客第一案”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南京大学一位教授因其学生在博客中对他进行了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描述而将“中国博客网”告上法庭。前文提到的木子美性爱博客最后竟发展至将性爱录音传到网上,一时间舆论哗然。步其后尘的“竹影青瞳”同样以身体的暴露换来极高的点击率,“芙蓉姐姐”的“闪亮登场”使原本就喧闹的博客空间掀起了新一轮风暴……面对日益乌烟瘴气的博客空间,如何规范博客行为,使博客在释放自我的同时不侵犯他人的人权,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博客网董事长兼CEO方兴东表示,博客中出现的知识产权、个人隐私、安全、政治等问题,在网络的其他应用中同样存在。对于博客的种种问题,他更倾向于通过自律的方式加以解决。早在2003年底,方兴东等人就已经发出了《博客道德规范》倡议书,倡导文明规范的博客行为。到了2006年4月,中国首个《博客自律公约》出台,博客网发起并联合和讯、新浪等19家博客网站共同签署了《博客自律公约》。博客网市场部负责人司南认为,一般博客网站都拥有先进的文字智能监控系统,检索能力也非常惊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问题,只能靠作者本人的道德规范来约束。无论是道德规范还是自律公约,都停留在自律的层面上,难以对博客上的不法行为产生强制力和约束力,不少网友呼吁尽快以立法的形式来规范博客,然而专家认为,立法在目前博客还不成熟的阶段很难实现,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为:“博客是一种公开发表的个人日志,当然不能随便乱说话。可是你要是一点都不随便,人气又会下降。这也是网络技术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尴尬处境—要是人气真的高到一定程度了,自然也就有一个规范出来了。”[16]还应该注意到,随着博客的发展,博主的身份已经日趋多元化,从最初的草根到社会名人再到政府官员,博客空间在日益拓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极端两极化的分裂:一种是博客的闲置,很多博主的写博热情日渐冷却,更新速度明显减缓,甚至有的为了更新而更新,胡乱凑上些文字,还有的甚至完全不去理会,这就失去了开博之初自由表达和释放情感的初衷。另一种是博客的过度利用,一些博客已经成为商业操作的平台,“利益”成为这些博客的主题词,“挂羊头卖狗肉”的日渐增多,甚至还出现利用博客违法违规,等等,这些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7],强调指出,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对网民的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同时也指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习总书记站在网络安全的宏观视野所作的重要讲话,也给博客安全建设提供了信心和保障。未来如何谁也无法准确预测,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博客这种来自民间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原始野性精神的新的写作形式,并不会因其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和负面影响而很快偃旗息鼓,它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会在自律与他律中逐步走向规范与健全。

[1] 邹赞.网络时代的“麦哲伦”—从文化研究的四个研究模式看博客文化[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19(4):85-89,163.

[2] 雅龙.博客迎来10周年:全球博客第一人仍为不解之谜[EB/OL].(2007-03-22)[2017-02-15].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07/03/22/010089599.shtml.

[3] “木子美冲击波”[EB/OL].(2003-11-14)[2017-02-15].http://tech.tom.com/sd/boke1.html.

[4]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EB/OL].(2006-09-23)[2017-02-15].http://www.cnnic.cn/html/Dir/2006/09/25/4176.htm.

[5] 欧阳文风,王晓生,等.博客文学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8.

[6] 韩丽霞.博客:释放情感、缓解伤痛新窗口[J].信息网络,2008(6):64-65.

[7]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EB/OL].(2007-12-26)[2017-02-15].http://tech.163.com/special/000915RB/blog2007cnnic.html.

[8] 叶剑松.博客与文学的碰撞—从“余华博客”看博客对文学创作的影响[J].山花,2006(10):139-143.

[9] 孔庆东.博客,当代文学的新文体[J].文艺争鸣,2007(4):41-43.

[10] 赵宪章.文体与形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3.

[11] 博客出书:博客商业化的一个信号[EB/OL].(2006-01-13)[2017-02-15].http://cul.book.sina.com.cn/t/2006-01-13/1527151879.html.

[12] 方舟之上.全民写作[EB/OL].(2014-12-16)[2017-02-15]. http://max.book118.com/html/2014/1216/10682819.shtm.

[13] 刘海涛.文学新形态与文学博客群[J].学术研究,2006(3):126-127.

[14] 严峰,卜卫.生活在网络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1997:12.

[15] 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6] 博客引发诉讼 多家网站欲起草公约避免是非[EB/OL].(2006-08-13)[2017-02-15].http://industry.ccidnet.com/art/1095/20030626/ 796589_1.html.

[17]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4-19)[2017-02-15].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6-04 /26/c_135312437_2.htm.

(责任编辑:石 娟)

吴文化研究:吴地历史

栏目主持:本刊编辑部

主持人语:史料的认识、分析与利用是史学研究的依据和基础。面对相同的史料,不同的研究者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中,研究的方法、视角,对史料的理解与利用,及至史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推导方法的差异,都可导致结论的不同。

伍子胥“掘墓鞭尸”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可谓深远,很多记载表明人们对此深信不疑,甚至之后历史中一再上演的“掘墓鞭尸”事件都会追溯至伍子胥,他俨然成为这一灭绝人伦暴行之肇端。但也有人质疑其事并非确凿,除了唐代的司马贞、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等,当代学者张君也曾撰文对此进行考辨。而仓林忠则维护成说,与张文进行了商榷。虽有质疑,但至今论及伍子胥事迹,还是必提“掘墓鞭尸”。在这样的背景下,吴恩培教授在编撰《苏州通史》的过程中,通过翻阅、梳理文献,发现了一条比较清晰的关于伍子胥“掘墓鞭尸”历史层累记载的线索,整理成文后赐予本栏目发表,这就是《伍子胥“掘墓鞭尸”及其证伪》。文章以首次明确出现“掘墓鞭尸”说的《史记》为时间中点,往前察看发现,《春秋经》《左传》《国语》等未见记载,稍后的《吕氏春秋》《淮南子》《榖梁传》等只载“鞭墓”“挞墓”;而成书于《史记》后的《吴越春秋》不但记载“掘墓鞭尸”,甚至发展到了“践腹”“抉目”。在梳理这一历史层累记载及后人质疑的基础上,吴恩培教授对伍子胥“掘墓鞭尸”说进行了证伪。

付开镜教授的《孙权“有勾践之奇”论》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孙权“有勾践之奇”的评论入手,于通常认为的褒扬之语中辨出贬抑之意,别有新论。文章论述了孙权与越王勾践的三个共同特征:一是善于伪装,能屈能伸;二是唯利是图,不讲信义;三是创业之初善于用人,任才尚计,而创业初成便猜忌杀伐,并对孙权性格与勾践类似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历史影响进行分析,条理清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值得肯定。若在史料征引方面作多维度考辨,会更具说服力。

葛慧烨、黄鸿山之《清代苏州彭氏的教育事业探论》着眼于苏州彭氏在教育方面的作为与贡献,是对苏州彭氏家族研究的补充,选题有一定的价值。文章史料引用充分、翔实,显示了研究者扎实的史料功底。作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探论,在“述”的基础上兼顾了“评”的成分,指出重视教育在彭氏家族取得成功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特别指出其现代价值。

本期三篇文章均围绕历史人物展开,吴恩培教授以顾颉刚先生的“古史层累说”为方法论,追溯、推演成说的演变过程;付开镜教授则主要采用了对比法,集中呈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分析其成因、影响;葛慧烨、黄鸿山文则采用文献整理、归纳法,对彭氏在家族及苏州教育事业的贡献进行评述。三篇文章所涉及的史料均非首发,方法、视角或者史观的改变,带来了新的研究成果。

以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视之,本期三篇文章均属微观研究,但正是这些“微观”研究,不断地丰富、充实、支撑了“吴文化研究”的内涵。

(执笔:时 新)

The Phenomenon of Blog: The Uproar of Mass Communication

SUN Jin
(Programming Center, Zhenjiang Broadcasting and TV Station, Zhenjiang 212000, China)

Newly emerged on the Internet, blog serves as a means of online personal publication with“zero entry barrier”. Blog has a huge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channels of mass media, and it demonstrates in a brand-new manner the features of new media.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ays of writing, blog embodies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being massive, interactive, personalized and carnivalized. Blog is a significant phenomenon of contemporary popular culture.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log landmarked a new phase of mass communication.

blog; mass communication; uproar

G206.3

:A

:1008-7931(2017)03-0017-06

10.16217/j.cnki.szxbsk.2017.03.003

2017-02-15

孙 进(1964—),女,江苏镇江人,编辑,研究方向:传媒与大众文化。

孙进.博客现象:大众传播的众声喧哗[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4(3):17-22,107.

猜你喜欢
博客
博客
博客
博客
博客
博客
博客
博客流年
博客天下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