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课成绩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研究

2017-04-14 21:13严尚滨
体育时空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高校体育

严尚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21-02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综合法、问卷调研法、专家访谈法、数理分析法等,在通过对东三省20所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评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全面系统的论述目前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体的弊端和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的过程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体育 过程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至今已经14年。期间学界学者围绕着纲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对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2002年至今获得“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相关文献3581篇,文献基本都是围绕着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中心思想。目前普通高校多用体育课程终结性评价,而终结性评价只能体现出身体素质的好坏,运动技能的优略,确没有能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存在的客观差异进行区别,也没有对进步程度、课堂表现具体量化表现在评价上,现阶段普通高校的这种体育课程评价方式严重的戳伤了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使技能、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不需要继续努力也可以取得高分,而技能和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付出多倍的努力也得不到较好的评价。作者通过对评价目标、指标、权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期望为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长春科技学院大一大二500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综合法:通过CNKI进行检索中文文献,掌握研究内容相关定义解释,了解学界学者对此问题所持观点,时刻关注相关内容的最新的前沿研究,集众所长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可行性方案。

2.专家访谈法:通过对东三省业内专家及20所高校一线体育教师访谈了解评价过程中预期会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所在高校评价内容等,并得到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

3.问卷调查法:向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00份,收回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93份,有效率98.6%,调查内容分别对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及评价权重三个维度进行科学分析,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符合本研究内容的基本要求。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课程评价的方法

通过对调研问卷整理并进行维度数理分析得出,对目前终结性体育课程评价方法17%感到满意,46%学生认为较满意,37%受访者认为不满意。其中部分学生认为用终结性方式对体育课程进行评价不能准确的体现反映出课堂学习情况,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使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较好的学生失去了学习努力的动力。而部分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课堂上下积极努力也得不到理想的评价结果。终结性的考核评价采用统一的单一的方式,对学生的体能、个性、兴趣、特长等客观差异和进步程度无法考虑体现,在体育课程上没有发挥出激发学生积极性作用,也没有起到以考促学的结果。而对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54%的学生感到满意,39%的同学认为较满意,7%的同学表示不满意。从问卷的填写者发现感到满意的同学的78%是身体素质或运动技能较差的同学,而95%的表示不满意的学生是身体素质较好有运动特长的。综上所述分析,过程性体育课程评价与终结性体育成绩评价相结合是较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更为科学符合多数学生意愿的考核方式。

(二)体育课程评价的指标构建

通过对调查问卷中体育课程评价中的指标通过维度数理分析,从中选频率中得出六项过半数指标。98%的学生希望体育课程评价组成内容有平时出勤、90%希望评价应注意学生的学习态度、86%学生认为应体现课堂学习完成情况、74%认为学习过程进步情况应是评价的重要依据、55%的同学认为运动理论知识及运动技能掌握是评价的重要观测点、52%的学生认为体育的核心评价和身体素质应该是紧密相联。以上指标的中选频率不难发现学生多数希望得到的是体验式的体育教学,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成长是不是受到重视、努力的态度及行为上的自我约束是否被注意,其次才是被量化的技能和素质。另外可以考虑把学生的专业和未来职业特点的要求纳入指标体系。

(三)体育课程评价的主体

通过对调查问卷中体育课程评价中主体运用SPSS运用数理分析,84%的学生希望自己的任课教师进行评价,34%的同学希望在任课教师进行评价的同时也有其他体育老师参与评价,28%的学生希望可以选出学生代表辅助教师参与评价,14%的同学希望自己可以参与到评价中。以上的分析可以做出一定的推断,就是目前体育评价指标不够清晰,权重不够明了,缺乏定性定量的研究,学生希望评价减少主观成分,能够真实的客观的评价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情况。

(四)体育课程评价指标权重

通过对东三省内20所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调研,发现有10所院校评价权重比例依次为体育理论运动技能、平时出勤、身体素质。7所院校评价权重比例依次为平时出勤、体育理论运动技能、身体素质。3所院校评价权重比例依次为平时出勤、体育理论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课堂完成情况。受访高校均没有进步程度的体现。也就是说目前的高校多采用終结性评价,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没有过程性评价或过程性评价指标不够细化明确,需要科学的对评价权重进行定性定量研究。

表1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在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比例倾向以平时成绩与体育理论运动技能为主导,以课堂完成情况和过程进步为辅助,最后以学生身体素质为填充。而选择目前多数高校现在使用的以运动技能为主导,平时成绩为辅助,以身体素质和课堂完成情况为填充的评价指标权重仅占12.2%。

三、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体育课程评价的方法单一,目前多数高校使用终结性评价,而体育课成绩终结性评价不能做到其他学科以考促学的目的,并且挫伤部分唯成绩论学生的积极性,使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较好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都失去了努力的动力。体育成绩好的学生不去提高,体育成绩差的同学因为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而兴趣索然。

评价内容单一不够全面,只考虑到出勤、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培养,部分会提到课堂表现,但没有统一的定性定量。

评价的主体单一,现阶段多数评价是由任课教师自己完成的,少部分院校体育课评价采用考教分离,而学生参与进评价基本没有。

评价指标权重多数还是以平时成绩与运动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权重比例失调。

(二)建议

在体育课程评价的方法上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上要体现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注意针对学生未来职业和所学专业等进行评价。当然,评价内容也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运动技能的掌握、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健康,为健康第一、构建终身体育运动和职业发展服务。

实现体育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多元化的任课教师评价、其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在互评、自评的方式下得到正面的反馈和激励,促进学习和发展。

在评价指标权重上应以平时成绩与体育理论运动技能为主导,以课堂完成情况和过程进步为辅助,最后以学生身体素质为填充的权重比例。

通过以上建议,希望可以达到促进体育课成绩评价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好体魄,服务于职业,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构建终身体育的理念。

猜你喜欢
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高校体育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新形势下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比较研究
高校外语学习评价现状及改革研究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