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呼吸道堵塞性疾病的综合防控

2017-04-19 06:42陈起飞山东省平邑县平邑镇兽医站
兽医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性疾病病鸡雏鸡

陈起飞/山东省平邑县平邑镇兽医站

鸡呼吸道堵塞性疾病的综合防控

陈起飞/山东省平邑县平邑镇兽医站

受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袭后,鸡往往会导致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堵塞现象,引发呼吸道堵塞性疾病。

一、鸡呼吸道堵塞性疾病的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环境温度、湿度、通风以及鸡群的饲养密度等。环境温度低,特别是雏鸡阶段,温度忽高忽低,机体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必定要加速代谢,因而会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湿度过小,环境干燥,导致大量水分散失;鸡舍通风差、饲养密度大,必然会导致舍内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高,尘埃量大。这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均可损害呼吸道纤毛或导致呼吸道纤毛不能摆动,而最终引起呼吸道堵塞。

随着养鸡人对饲养管理认识的不断加深,大家普遍认为,鸡的呼吸道堵塞性疾病大部分是“养”出来的。只有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才能保证不发病或者少发病。而饲养管理的总目标是:根据鸡群日龄不同,看鸡施温,把握好合适的温度;保持鸡群合理的饲养密度,鸡舍内相对湿度一定要控制在55%~65%之间,前期湿度要大,后期适当降低,减少尘埃量;加强鸡舍通风换气,保证舍内空气清新,降低环境内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以及二氧化碳的浓度,特别要保证舍内氨气浓度不超过20 ppm,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 000 ppm。

二、引发呼吸道堵塞性疾病的病理性因素

(一)H9亚型禽流感

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正在受到H9亚型禽流感的威胁,所以这些地区都在3日龄或5日龄时,使用H9单联油苗对鸡群进行免疫。但是,到了15~35日龄,抗体水平已经较低,所以多数发病鸡群多集中在20日龄以后。从临床实践看,这个阶段出现的支气管堵塞现象,多数是由H9亚型禽流感感染导致的。

患病肉鸡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咳嗽、流鼻涕、流眼泪,呼吸啰音,由于抵抗力降低,往往会继发多种细菌甚至病毒感染。蛋鸡多表现呼吸道黏液性或干酪样堵塞,支气管分叉处气管环出血、充血潮红,卵泡畸形或萎缩,出血或表面充血,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防控措施:确切诊断后,及时上报疫情,并在3 km范围内立即划定疫区。疫区内全部鸡群快速补免H9单联油苗,建立安全隔离带。如果病鸡群对周围家禽构成较大威胁,应果断采取扑杀深埋处理;疫情较轻时,则可以给假定健康鸡群注射高免蛋黄液、抗生素、细胞因子,也可给予抗病毒中药制剂等。

(二)传染性喉气管炎

本病病原为A型疱疹病毒,主要感染鸡,各种年龄鸡均可感染,产蛋鸡更为严重。发病急,传播快,感染率高。病鸡呼吸困难,发病后期病鸡呈犬坐姿势,张口伸颈呼吸,呼噜声如青蛙叫,有怪叫声;在鸡舍走道、墙壁和笼具上甩有血样黏条,病鸡头部肿胀,颜色发红;产蛋率下降,蛋壳褪色,软皮蛋增多,蛋壳质量下降;出现眼部半睁、流泪,眼分泌物从浆液性到脓性,最后导致眼盲,眶下窦肿胀。剖检,猴头黏膜充血、出血、水肿;气管内有血样黏条;喉头有黄色栓塞阻塞,气管内有豆腐渣样渗出物,刮掉渗出物可见气管黏膜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的溃疡面;眼睑水肿,角膜混浊,严重时上下眼睑黏连,内积有大量豆腐渣样渗出物;卵泡变软、变形、充血、出血。

防控措施:无本病流行的地区,最好不用弱毒疫苗免疫。受本病病毒威胁的地区,35日龄左右首免,选用毒力弱、副作用小的疫苗,如基因工程喉痘二联苗;80~100日龄二免,可选择毒力强、免疫原性好的疫苗,如弱毒疫苗。对经确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感染的鸡群,立即采用2头份弱毒疫苗(普通鸡胚苗)进行紧急接种。对已发病鸡群,慎用紧急免疫接种,以防大批死亡。早期感染鸡群,可采用抑制病原复制、化痰止咳,防止继发感染,可用干扰素、阿奇霉素等饮水;如已继发细菌感染,大群鸡可用环丙沙星、0.05%强力霉素、0.1%泰乐菌素饮水或者拌料。

(三)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血清型不同,可分为呼吸型、肾病变型、腺胃型和生殖型。引发呼吸道堵塞的主要是呼吸型。

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播快,通过飞沫感染,1~3 d可以波及全群;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啰音,后期支气管堵塞,可见病鸡伸颈张口,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产蛋鸡的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差,畸形蛋增多,蛋清稀薄如水。剖检,鼻腔、鼻窦、喉头、气管、支气管内有半透明的黏液,气管有片状、环状出血,病程长者支气管内有黄白色的干酪样渗出物,气囊呈不同程度的浑浊、增厚。

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严格消毒。用H120弱毒疫苗首免,7~10日龄鸡滴鼻免疫,20~30日龄二免;40~50日龄用H52疫苗加强免疫。可使用干扰素、白介素、氯化铵、复方甘草片、抗生素及止咳平喘、抗病毒中药治疗。

(四)禽曲霉菌

禽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幼禽,侵害呼吸器官。以肺、气囊发生炎症和肉芽肿为主要临床特征。

20日龄以内的鸡只呈急性暴发,成年鸡多散发。患病鸡精神沉郁、衰弱、两翅下垂,闭目呆立;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呼吸,但无呼吸声;流泪,流鼻液,甩鼻;拉稀,排黄色稀便;产蛋鸡产蛋率急剧下降,蛋壳褪色;曲霉菌引起眼炎,眼球外凸、失明。剖检,肺部形成典型霉菌结节或霉菌斑,可见栗状、小米粒大小的黄色结节,严重时肺部发炎;气囊浑浊,形成黄色米粒大小的结节或轮状结节;肠系膜发炎;肺上形成霉菌斑;胃肠黏膜有溃疡,肌胃和腺胃交界处糜烂,肌胃角质膜易剥离、糜烂。

防控措施:避免饲料和垫料霉变,不使用霉变饲料和霉变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加强通风,保持料、水槽清洁,定期消毒。育雏室每天温差不要太大,按雏鸡日龄逐步降温;合理通风换气,减少育雏室空气中的曲霉孢子;注意卫生消毒工作;加强孵化的卫生管理,对孵化室的空气进行监测,控制孵化室的卫生,防止雏鸡的霉菌感染;育雏室清扫干净,用甲醛熏蒸,0.3%过氧乙酸消毒后,再进雏饲养。发病鸡群,可用制霉菌素拌料喂服,剂量为每100只雏鸡用50万单位,日服2次,连用2~3 d;或用克霉唑(三苯甲咪唑)拌料喂服,每100只雏鸡用1 g,连用2~3 d。

(五)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雏鸡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2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成年鸡呈慢性经过,症状不典型,但带菌种鸡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给雏鸡,还可通过粪便水平传播。

早期死亡的病例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3周以内的雏鸡临床症状比较典型,表现怕冷、尖叫、张口呼吸、两翅下垂、反应迟钝、减食或废绝,排除白色糊状稀粪,有时黏附在泄殖腔周围,影响排粪,常称“糊肛”。早期死亡,病理变化不明显,只表现肝脾肿大和瘀血、胆囊充盈、肺充血或出血;病程稍长的病鸡,卵黄吸收不全,脾、肝、肾肿胀,有散在或密布的坏死点;肺、心肌上有黄色米粒大小的坏死结节;直肠充盈,内有黄色糊状稀粪;慢性带菌的种母鸡出现卵泡萎缩、变形,种公鸡出现睾丸炎,睾丸有小脓肿。

防控措施:定期检疫、净化鸡群。一般是挑选或引进健康种鸡、种蛋,建立健康种鸡群。种鸡70日龄进行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及时淘汰阳性鸡,以后每隔1月检测一次,达到净化目的。在分离病死雏鸡、死胚时,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注意防止人为交叉感染,单枪头输精。种鸡饲料中使用贝壳粉时,必须首先对其进行沙门氏菌检测。治疗时,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猜你喜欢
性疾病病鸡雏鸡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猪常见呕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优选雏鸡四法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雏鸡初饮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