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哲学

2017-04-19 21:53王英
卷宗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认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来源于科学的实践需要,指导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哲学

党的十八大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建设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实践与创新。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为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认识论基础。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须依靠自然界而生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他把自然界称作“感性的外部世界”,认为它给人提供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和进行劳动的生产资料。离开这种“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人的一切物质生产活动便无法进行,人的生命也将不复存在。

(二)人必须保护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在利用自然,参与自然活动的同时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这一论述,揭示了人类的行为要以客观条件为出发点,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类不但具有改变自然界的能力,同时人类更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责,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核心理念,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目标。”[3]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实践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制度的总称,其“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它的形成是个动态的过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针对自然环境制约经济发展的情况,毛泽东就强调对自然环境的治理和利用,把生态环境保护看作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内容。在他的领导下,治理淮河、黄河、荆江等水域的大型水利工程相继开工,三门峡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先后展开。这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抵御洪涝灾害,促进工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改革开放新时期,粗放型经济增长为主的发展带来了环境的破坏,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上升为基本国策,减轻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江泽民同志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开始出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理念,并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放在突出地位,强调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构建,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日益系统化、现代化。我们也应看到,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因此,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依然艰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来源于科学的实践需要

生態文明的内容是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去说明人—自然—社会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国生态文明理论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产生了认识的需要。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现实需要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理念。纵观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历程,其思想始终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

其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提供了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物质基础,而实践的结果能否满足人的需要最终取决于实践活动是否符合客观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愈演愈烈,我们党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而不断深化和完善生态文明理论成果,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保证经济社会朝着健康、和谐、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检验、丰富并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生态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南。”[6]

现阶段,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关键期,社会发展机遇与矛盾风险并存,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问题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化的目的在于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实践,逐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宋开元,杨文选,杨艳.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2007.

[4]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于维民.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开发研究,2008.

作者简介

王英(1991-),女,河北保定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