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湖湘闺秀诗人黄婉璚及其诗作

2017-04-21 02:18肖淑婷
文教资料 2017年4期

肖淑婷

摘 要: 黄婉璚是清代湖湘著名闺秀诗人之一,她自幼聪慧,蕙质兰心,诗词尤为有名。其诗歌以花鸟虫鱼、酬赠唱和之类题材居多,虽然缺乏深广的社会内容,却有独特的艺术气质。黄氏诗歌既有闺秀诗的“秀”和“丽”,又无闺秀诗的脂粉气和柔弱病,总体呈现出清丽雅致的艺术风貌。尤其是她的部分诗作,写景壮观,胸襟开阔,豪迈大气,可谓闺秀诗之别调。

关键词: 黄婉璚 《茶香阁遗草》 清丽雅致 豪迈大气

一、黄婉璚生平介绍

黄婉璚,字葆仪,湖南宁乡人。婉璚生于嘉庆八年(1803),卒于道光十年(1830),年仅二十七岁。其父黄本骐,号花耘,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曾任城步训导,以诗名著于湖湘。

婉璚生而明慧,自幼即能吟咏。其十岁时,见《名媛集》,请而学诗。其父本骐训之:“女子之德,不在能诗,且能诗,而享厚福者少。”加之“其父足迹遍天下,家居者时甚少,未尝教以读书、识字”[1]。可见,本骐并不赞成女儿学诗,但是婉璚“不以父亲之说为然,逢人问字,渐通声韵”[2]。婉璚除了能诗外,也专于琴。“有湖州沈素生者,其季父虎痴从之学琴,葆仪尝隔帘幔窃听,甫数日,能成声,旋即精其艺”,以致“戚里闺秀争从学之”[3]。婉璚仅隔帘幔窃听学之就得如此精湛琴艺,可见其禀赋多么聪慧。摘 要: 黄婉璚是清代湖湘著名闺秀诗人之一,她自幼聪慧,蕙质兰心,诗词尤为有名。其诗歌以花鸟虫鱼、酬赠唱和之类题材居多,虽然缺乏深广的社会内容,却有独特的艺术气质。黄氏诗歌既有闺秀诗的“秀”和“丽”,又无闺秀诗的脂粉气和柔弱病,总体呈现出清丽雅致的艺术风貌。尤其是她的部分诗作,写景壮观,胸襟开阔,豪迈大气,可谓闺秀诗之别调。

关键词: 黄婉璚 《茶香阁遗草》 清丽雅致 豪迈大气

婉璚的诗学成就除了源于其聪慧禀赋外,也与其家族关联甚大。由于父亲的关系,婉璚从小闻其父与座客谈诗。父辈们的诗友相酬与诗艺切磋,不仅培养了葆仪对于诗学的兴趣,还使她积累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先前黄本骐劝诫女儿勿学诗,婉璚不从,后其父“偶见其草,颇有绝佳者,因为指正得失”[4]。除了父亲黄本骐,婉璚的叔父黄本骥也对她影响甚大。叔侄两人经常以诗唱和,讨论才学。另外,婉璚和其胞妹黄婉琳、中表妹唐婉珠感情融洽,经常夏夜联句,酬唱切磋,颇有雅韵。

婉璚是典型的孝子慈孙,“其母刘孺人持斋、绣佛像,以祈男。孺人痛其母早卒,亦持斋,绣所自书《心经》供佛,绝工致。云‘以资冥福”[5]。对于母亲的早逝,婉璚并未一味地哀伤自怜,反而用这样一种方式为冥界的母亲祈福。葆仪对于父亲,也是孝思不匮。其父在世,婉璚尽心行孝,其父离世,“葆仪遂无意于诗,改而学琴,其思亲,伤逝之心,尝拂拂出十指间”[6]。其对继母的孝心也令人动容,“继母杨,尝封臂以疗太君疾,葆仪感之。及杨疾,亦封臂以进”[7]。对于祖母刘太君,婉璚也是重情重义,父亲死后,已嫁的葆仪留侍祖母竟有一年。

婉璚十九岁嫁与浏阳拔贡生欧阳道济为继室,其夫前妻,“遗男、女子各一,葆仪抚之如己出”[8]。婉璚处分家事十分有礼,待翁姑、娣姒、丈夫甚至奴婢皆十分和善,深得众人欢心。婉璚在世,夫妻两人曾有诗作唱和。如拔贡有诗《豆花与葆仪分咏》“乙乙藤梢挂月痕,蛩声催遍短墙根。无端触我相思梦,秋到江南红豆村”[9],可见夫妻两人琴瑟和鸣,感情甚佳。

婉璚二十七岁病逝,邓显鹤为其撰写墓志铭。后其夫欧阳拔贡悼亡葆仪,欲将婉璚之作付梓以传,遂嘱托叔父黄本骥刊葆仪遗集为《茶香阁遗草》,其中诗162首,词39首。

二、黄婉璚诗歌内容

(一)咏物诗

古人作詩喜欢咏物,诗人往往通过所咏之物寄寓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黄婉璚多以冷静、客观的手法描述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神韵。因此她的咏物诗脱去了人为的情感寄托,显得更加自然平和。如古人写竹,通常以咏竹表达诗人清高正直的品格,但是在黄婉璚的诗中,竹子却是这样的:

荷插锄春雨,移栽草阁西。几竿生爽籁,凉飐绿云低。

她写竹,着力于竹子的自然形态,体现竹子生凉这一特性,语言简洁清丽,读之让人神清气爽。《茶香阁遗草》中,咏物诗所占比例甚大。诗中所咏之物,大都是生活常见之物,主要涉及花草虫鸟等自然景物。尤其是花草,曾反复出现在黄婉璚的诗歌中。黄婉璚的诗中百花盛开,常见之花几乎都可以从她的诗中找寻,如《牡丹》、《杏花》、《洋海棠》、《梅》、《牵牛花》、《白莲》、《白芍药》等。黄婉璚以精巧构思、冷静笔调、细腻手法,写出花的千姿百态、婀娜多姿。

(二)酬赠诗

黄婉璚的酬赠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父亲、叔父等长辈的酬赠唱和,多涉及亲情和才学;另一类是与姊妹们的唱和之辞,多涉及闺中琐事、情思。第一类如《初归欧阳氏,大人以诗见赐,和韵寄呈》:

含泪别吾父,神伤不语中。晨昏修妇职,早晚盼邮筒。檄捧猺山远,馐承子舍空。矜鞶申夙戒,敢愧旧家风。

黄婉璚出嫁时,其父黄本骐将所畜古今名人诗词送予女儿,并赠诗。黄婉璚回赠此诗,言语之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又如其写给叔父的《虎痴叔父续娶婶氏陈梅仙,诗以志庆》:

向暖花开第一枝,几生修到伴琼姿。怜香解学林和靖,始信吾家叔不痴。

此诗作于黄本骥娶妻之时,写得颇有趣味。诗中巧妙运用梅妻鹤子的典故,对叔父半开玩笑半祝福,甚是温馨。黄婉璚与姊妹们的酬赠之作,则呈现出与前一类完全不同的风貌。如《答慧仪寄怀诗》:

入夜湘云一片横,离愁枨触百感生。忽改蕉雨惊归梦,起视窗前月正明。

诗中叙写闺中情思,夹杂着淡淡的哀愁,比起前一类反而更接近女子的内心世界。

另外,由于父辈们的关系,黄婉璚与当时一些湖湘著名文士,如邓显鹤、张家渠、王金策等人也有过诗歌往来。如其写给王金策的酬赠诗《闻王香杜先生有见赐之作,时将归浏阳,寄此索之》:

闺中唐勒仰师资,摘艳居然附楚辞。我亦会熏香一瓣,鸿篇诺惠敢嫌迟。拜别重慈未忍归,从今椎髻守荆扉。夜郎西处多明月,应有新诗到大围。

这首诗一看诗名,就十分有趣。听闻先生有诗文赠予,而她又将赶回浏阳,所以寄此诗索要。她自喻闺房唐勒,在家等候师父诗文的到来。这是一个极度爱好诗文的女子,她既谦虚有礼,又自信大方,毫不忸怩。

(三)登临游览诗

黄婉璚写过不少登临游览之作,如《望岳》、《秋望》、《江亭望雨》、《洞庭秋月》、《湘江夜雨》等。在这一类诗歌中,黄婉璚脱去了闺阁女子的柔情纤巧,而略显慷慨激昂,充满阳刚之气,如她的《登定王台》:

高吟闲上定王台,黄叶纷纷堕酒杯。湘上烟凝秋色晚,归帆遥带夕阳来。

此诗以“闲”为基调,逍遥自得、欣赏秋景而悠然忘怀的意味甚浓。尤其是其用语豪迈大气,如高吟、堕酒杯、遥带等次,俨然不像出自一个女子笔下。又如她的《望岳》:

苍茫满一望,万笏排衡阳。云涌白无际,烟凝青有光。春流环九面,秀色堕三湘。绝顶梦飞上,身骑赤凤凰。

此诗描写南岳之景,构思巧妙,想象大胆,意境开阔,将南岳的春意之浓、风光之秀描写得恰到好处。

(四)日常生活诗

黄婉璚喜欢作诗,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她也喜欢用诗记录下来。如《夜坐》、《放鹤》、《读书》、《临帖》、《调琴》、《焚香》、《煮茗》、《纳凉》、《种花》、《池上观鱼》等,这一类诗歌集中体现了黄婉璚高雅的生活情趣。如《弹琴》:

薄暮滴残雨,萧然风满堂。蟬声下高树,竹影过短墙。音籁出太古,衣襟生微凉。一琴静相对,寒暑坐中忘。

整首诗写景叙事巧妙融为一体,无形之中写出了诗人宁静淡然的心境。她的另一首《松下围棋》也同样具有趣味:

松下呼童扫石枰,虬髯谡谡午风清。手谈一局消长夏,山静惟闻落子声。

同弹琴一样,下棋能使人宁静,人一旦专心于某种活动,便会忘乎所以,包括自己的存在。黄婉璚能在日常琐事中发掘生活的乐趣,体会常人难以体会的心境,可见其热爱生活、宁静淡泊、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三、黄婉璚诗歌特色

古代女性文学的感情基调多为幽怨感伤,即便是在以“秀”为特点的闺秀诗中,也出现了很大一部分柔弱哀怨的诗歌。“与清相似,秀也有其缺点,就是弱。弱是闺秀诗的通病,即通常所说的脂粉气、女郎习气”[10]。而黄婉璚的诗歌则无此弊病,其诗歌总体呈现出清丽雅致的艺术风貌。正如邓显鹤在《湘皋再致虎痴函》中所言:“葆仪诗词风格俱清丽,有风格,有气力。”[11]

(一)意象清新、色调明快

黄婉璚作诗多使用清新明丽的意象,很少描哀飒之景,抒哀伤之情。因此她诗中的景物往往清逸秀丽、宁静幽美。如“江楼寒翠”、“林驿夕阳”、“疏烟细雨”都是极为清丽自然的意象。黄婉璚善于运用明亮的颜色词增添全诗的明亮色调。如“雁落轻天外,帆悬赤岸头。烟光明极浦,暝色上层楼”(《江楼秋望》),“倒影螺峰青十二,浮光沉壁一轮秋”(《洞庭秋月》)。此外,像“轻红”、“青苍”、“绿云”、“红衣”、“翠微”等颜色词在她的诗中随处可见。《听雨》是这一方面的典型:

润物如酥响未停,一簾夜雨隔窗听。明朝添得春多少,洗出遥山朵朵青。

此诗用词清丽,秀气灵动,极具自然之美。平凡的春雨,诗人却有兴趣隔窗聆听,还生发这样的奇思妙想,不禁使人会心一笑。“青”这一颜色词的运用十分巧妙,给全诗增添了不少清新雅趣。

(二)才学入诗、更显风雅

黄婉璚“作诗似不为抒情,即使抒情也不抒哀怨之情。其诗大都呈现出一种以才学为诗的风貌”[12]。黄婉璚以才学入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写诗多用典故。其写给邓显鹤的长诗中可谓频频用典,如“惜非男儿身,敢立程门雪”,“文姬读父书,欲比自敢窃”,“副以薛涛笺,百番更劳掇”(《邓湘皋先生以斑管彩笺琴弦佛手见赠,即用先生东湖唱酬诗元韵志谢》)。其次,其诗作多写与才艺相关的内容。黄婉璚除了作诗外,也专于琴。因此以诗写琴不在少数,如《弹琴》、《听琴》、《琴话》等。才艺本就风雅,而以诗写才艺,便更添雅味。此外,她还有少部分题画诗,显得十分风雅。如她的《题画》:

遥山一发影青苍,杳霭烟岚澹夕阳。茅屋人家临水住,疏林黄叶半溪霜。

此诗描述了一幅山家秋晚图,远景与近景,光与色搭配得恰到好处。其用语古朴自然,这种不施胭脂的朴素美与王绩的《野望》有着类似的趣味。

(三)诗歌风貌—闺秀与闺秀别调

黄婉璚诗歌既有闺秀诗共有的秀和丽,又无一般闺秀诗的脂粉气和柔弱病。其大部分诗歌呈现出清丽雅致的风貌,但部分作品又洋溢着豪迈大气的阳刚之美。后一种风貌主要体现在其登临游览诗中,平日里深居闺阁的她一旦接触到雄伟壮观的大自然,便胸襟大开,豪迈之情溢于言表。大自然只是外在引线,主要还是内在的情思。黄婉璚是一个乐观女子,她的多首诗都表达了率性潇洒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使她写出大气之作的重要原因。如她的《牡丹花下放歌》“人生对酒还当歌,花前不乐当奈何。太真丽质成尘土,清平有调空摩挲。吁嗟世事真恢诡,宝贵繁华皆尔尔。眼前快意且倾尊,携杯共醉春风里”。这种及时行乐、潇洒豪迈的思想于一个闺阁女子笔下写出实属难得,可谓闺阁诗中的别调。

黄婉璚身为闺阁女子,聪慧灵秀,多才多艺,品德高尚,生前受到众多文士赏识,离世后更是受到众多文士的追悼惋惜。其诗歌虽然不出闺阁之境界,却不流于一般闺秀诗的哀艳,于清丽雅致的诗风中独具一格。能在这么短暂的年岁,有如此之成就,实属不易,何况她的文学创作非一般闺秀文人所能达到。借以邓显鹤对她的评价就是“葆仪学犹未成,年已不永,使天假以年,进而不已,非第闺阁之雄而已”[13]。

参考文献:

[1][2][3][4][5][6][7][8][9][11][13]黄婉璚.茶香阁遗草.丛书集成续编(第136册)[M].上海:上海书店,1994.

[10]宋清秀.秀——清代闺秀诗学的核心概念[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4).

[12]李敦庆.蕙质兰心第一流——清代女性文人黄婉璚诗略论[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