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策略探讨

2017-04-21 09:52房恺歌杨晓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过程考核方法创新教学创新

房恺歌++杨晓丽

【摘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高度,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的几个方面大胆进行教学创新与实践,主要措施是: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创新,考核方式创新等。

【关键词】教学创新 实践教学 过程考核 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40-01

关于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运用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开展网上教学;运用网络考试系统实施成绩考评;运用计算机交互系统进行交流辅导;以精品课为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化特征,體现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增加课程的互动环节,采用启发式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体措施是:

1.教学手段创新

为了配合学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重要作用,我们不断完善网上教学体系,使网上教学循序渐进,体现现代教学改革新特点,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利用计算机网络这一新兴手段,开发一套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网络教学课件,一方面能运用网络课件的开放性和生动性,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形象;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将所有的知识要点很好地阐述清楚,实验教学尽管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但实验室也有诸如开放时间和使用人数的限制。网络多媒体CAI教学,以Internet为桥梁,突破了传统面对面教学方式的限制,将授课教室或实验室延伸到Internet所覆盖的任何一个角落,将授课对象由一小部分人扩大到了所有能访问该网络资源的群体,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采用定制式教学方式,即由教师定制任务,学生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学习时间和内容,自己掌握学习过程。

2.教学方法创新

针对课程特点,推广应用“自主、互动、探究”式教学法,以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能力素质、扩大信息量、拓宽知识面为教学目的,综合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体系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技术),采用“二小一大——小老师、小论文、大讲座”等多种教学形式,形成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新模式。主要特点为: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实现了被动学习方式向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践教学创新

早期的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和一些简单的测试实验,实验内容、要求、方法、步骤等均是按部就班,学生只是重复做一遍就算完成一次实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对做类似的实验兴趣也不大。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在实验教学方面已提出了不少的方案,其中普遍增加了综合设计的提高型实验,实验教学效果有所提高;我们通过几期的教学实践,发现此项教改效果较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该体系具有先进性。

此项改革紧密结合当今科技发展的水平,充分利用了微机这个高技术平台,既考虑了本课程的自身特点,又开创了新技术革命对传统实验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新思路。此项改革与当前国内重点中职的实验课程改革的思路相一致。

3.2 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方法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在完成基础性的必做实验后,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自己独立选择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以达到对该实验课程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之目的。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只给出要完成的功能,学生自己独立进行方案设计、编程调试并分析实验结果,教师只需进行一些总体指导。

3.3 有利于深化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

它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促进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方案多种多样,促使教师去深入考虑一些问题,这样教师投入的时间明显增多,尤其是对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进行审查,纠正在设计实验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指导学生修订实验方案。这样,教师既能指导学生,也全面掌握了实验项目的各种可能实现的方案,加深了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理解。

3.4 实验教学、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相结合。

毕业设计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一篇优秀的毕业设计则需要有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这就对毕业生的实验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一些优秀的毕业生来说,通过自己的努力,结合实验室条件,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学生来实验室。中职期间的科技创新教育即是通过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形成的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有意识的创新潜能激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创新的思想。

4.考核方式创新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确保考核严格、公平、公正,制定计算机类课程考核方法实施细则。实施情况表明,该细则促进教学效果明显。此外,还在计算机教学中大力推广网络考试系统。这是一个基于数据库和Internet的在线实时测试系统。它包括学生考试系统、教师评阅系统和题库管理系统等。它对客户端的配置要求很低,并且支持各种访问,所以该系统很适合Internet或Intra-net网络环境。同时它把大量题库、试卷、用户信息等作为数据记录的形式存储,教师很容易从数据库中随机产生一份试卷,可以在任何地点随时进行在线考试,并立即得到成绩,即时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总之,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学形式丰富多彩,鉴于自己的认识水平,只能谈一些粗浅看法和做法,但是我深感通过对计算机教学的改革,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是搞好计算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薛堂.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职教通讯.2014(09)

[2]段彩霞.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

[3]周艳艳.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点及实施路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7)

猜你喜欢
过程考核方法创新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