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2017-04-21 10:29林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课件微课信息技术

林梅

【中图分类号】G434;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51-01

在信息化社会中,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资源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微课应运而生。与传统教学和教研模式相比较,微课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我通过对微课理念的学习,对基于微课理念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做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究,试图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一、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界定的微课概念:微课,就是微型视频课程,又名微课程,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讲授的知识,而是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造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自主学习将是未来学习的发展方向,如果将这种以微视频为核心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引入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去,以此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应该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教学尝试。

二、基于微课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教学离不开网络教室,所以微课的使用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是很容易实现的,但如何利用微课开展自主学习教学,下面就以《数据的查询》一课为例,探讨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实现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1、创建微课资源

(1)制作微视频

制作微视频的形式有很多种,在《数据的查询》一课中提供的微视频是以“PPT+Camtasia Studio+讲授+演示”的形式制作的,时长4分55秒。

制作微视频时,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素材可以来自网络资源,素材应用时应根据需要进行处理,比如,编辑处理图片等需要Photoshop、ACDSee、Flash等软件,编辑处理音频、视频需要CoolEdit、Premiere、Camtasis Studio等软件。微视频不一定要自己制作,也可以直接利用网络上一些高质量的微课资源进行教学。

(2)制作微课件、微练习、学习任务单

微课件是方便在录制视频时讲解使用,也有些操作性的知识不需要微课件,一般微课件可以使用PPT制作;微练习是和微课配套的课内或课外练习,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学习任务单类似于学案,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引导、提示和总结作用。

2、学生课堂上学习微课

本节课的自主学习探究是在课堂中进行的。我课前将微课资源(微视频、微课件、微练习、学习任务单)一并放在局域网中共享,上课开始,首先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共享的微课资源开展自主学习,落实学习任务单,完成微练习。学生要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必须打开微视频自主学习,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对操作的要点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观看,直到能独立的完成整个操作。

3、回归课堂,总结、提升

通过我的实时观察,还有学生提交的学习任务单情况,设计课堂活动。第一步,演练。大部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我通过网络教学软件展示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设计了1到2个任务请学生现场演示,并适时地提出我在观察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第二步,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我进行补充,对频繁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和强调。第三步,提升。本节课我还设置了一个拓展任务,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将知识迁移,灵活运用,以达到深化知识的目的。最后学生根据学习情况记载下学习心得或学习困惑。

以上几个环节构成了基于微课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整个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微课这种新的学习资源实现自主学习,感受成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基于微课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教学效果

1、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微课教学,是先学后练,学,是自主学习;练,是课堂实践。它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去完成学习任务,它可以按照自己的步骤、节奏进行随时随地的、多次重复的学习。比如《数据的查询》一课,设计查询条件时,很多学生只关注要输入查询条件,而忽略了条件的设置规则,再换一个条件时可能又不会设置了,有些学生即使老师讲解一两遍也可能仍然无法理解;但利用微课教学,就可以在微视频中配一些文字等加以说明。这样他们通过自己就能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大的提高。使信息技术课堂更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氛围。

2、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学科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明显,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没有办法照顾到每一学生,当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很难及时地得到帮助。而微课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微课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知识点分散,重要的部分每一个知识点都做成一个独立的微视频资源,其中的难点内容部分还可以细分为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学习能力弱、速度慢的学生可以从难度较低的基础部分开始学习,而学习能力强、速度快的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提高部分,更有针对性的展开深入学习。这样大大减少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形成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弥补个体差异、培优补差的目的,实现了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综上所述,利用微课开展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教学,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學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但基于微课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教学还只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局部实施,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课程都适合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教学,如何选择适合自主学习的课题、进一步完善微课资源及如何科学的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等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3]高凌峰.“微课”在自主学习课堂模式中的应用.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

[4]郭云振.微课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15(32)

[5]吴孝容. 基于“微课和自主学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7)

猜你喜欢
课件微课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