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课教学绽放异彩

2017-04-21 12:19蔡耐秋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历史课第二课堂课堂教学

蔡耐秋

教师是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疑惑的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教师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解答疑惑那么简单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必须要对课堂教学艺术进行改革,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一、精彩的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我在讲《中国共产党诞生》时,我这样讲;“同学们,我们每年的七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学生回答:是党的生日。“那么,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中国共产党是那一年诞生的?她诞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与以往的党派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一课”。学生的兴趣被吸引住了,急切想了解新课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活跃大胆的思维和很强的表现欲。因此,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进行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这一舞台的真正“演员”。例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时,我先展示了一幅茫茫无际的大海的图景,让学生尝试,如果你处在当时,你要去做远洋航行,应准备或具备哪些条件呢?学生很活跃,有的说要有指南针,有的说要具备天文地理知识,有的说要有航海经验、造船技术等等。我及时对学生的想法做了肯定和总结。然后我设问:那么当时为什么要进行远洋航行?远洋航行究竟要具备那些条件?远洋航行会成功吗?又将对世界产生那些影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这样,学生就有了很大的兴趣。

二、构建优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课教学的高效课堂有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个步骤,高效课堂要求既是统一的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又可根据教师情况和教学内容加以灵活运用。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做到四个基本点: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也是班集体管理的关键;集体备课与个人二次备课相结合,要根据本班、本人实际进行个人自备;精编精选练习非常重要,杜绝照搬照用现成资料,使学生陷入“题海”之苦;教师间多学习,围绕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高效课堂要求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测试等;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就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精讲就是保障课堂学习过程的顺利进展,教师发挥显性或者隐性的组织作用。不管课堂多火多激烈,教师要巧妙地调控课堂的走向,绝不能太多地偏离目标,要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点拨就是教师敏感地洞悉学生思维、情绪的态势,迅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教学艺术。巩固测试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它能及时的让我调整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才能在有效的时间之内,让学生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

三、采取问题式教学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尝试新的教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从台前转到幕后,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问题式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去应用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创新,往往在新授课的导入环节花费过长的时间,导致学生巩固和应用部分时间不够而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忽视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没有清楚地意识到教师的责任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弹跳力,自己跃过拦在学习路途上的一根根横杆。

独立自主学习是问题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让学生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现在的独立学习能力,同时也有种独立的要求,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和日益独立的过程。而新课程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并创造各种学习机会,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的能力。传统的“一刀切一锅煮”转变为独特性、个性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教学中,利用独立学习能力的转化过程,尊重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按不同的基础进行分析,让每个人学习时都能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饱”。尤其是略读内容,我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分小组学习、讨论,再进行小组指导,然后全班评议交流。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四、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在新课程标准精神指导下,深入推进落实素质教育,以人為本,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做到“五多”:多动脑、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多动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学的延伸,也是历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课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走出课堂教条式的教育,通过户外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在活动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让大家彼此增进了解,以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发挥团队精神,可以把课堂教学搞得更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是第二课堂活动最突出的优势。历史课的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让学生感兴趣,每次的活动都兴趣盎然,每个学生都乐而忘返。要让学生们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超越,不能为兴趣而兴趣。我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生存,成长为栋梁之材。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爱好和强项,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主参加自己喜欢的强项,发现自己的特长。历史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培育新苗的成长。

总之,历史课堂只有丰富多彩,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历史课第二课堂课堂教学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