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偏远地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7-04-21 15:59汪朝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偏远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汪朝夕

【摘要】教师专业性素养,可以说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特别是当前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普遍专业性不足,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偏远地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农村教育研究提供点滴参考。

【关键词】偏远地区 农村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28-01

前言

课程改革,对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偏远地区农村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对于促进偏远地区教育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到环境及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偏远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受到多方面限制,程度较低,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还需要社会各界对偏远地区教师提高关注程度,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发展。

一、偏远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激励机制缺乏,发展动力低下

根据课题组调研,一些教师并不喜欢教师这一本职工作,仅仅是为了谋取生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的重要价值。由此,教师的专业性发展往往是被动的。而偏远地区的中学,受到落后的经济因素影响,并且地方政府教育投入有限,很大比例的经费用在学校的硬件建设方面,而教师绩效和农村乡镇津补贴等得不到落实,此方面也是教师待遇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偏远地区待遇不够完善,从而致使教师专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1.2 创新热情不高,发展受到限制

教师工作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偏远乡镇学校,学科教学是主要教学工作,甚至存在这一个任课教师,长达十年时间一直教某一个年级,可以说教师对教材非常熟悉,但是缺乏热情创新和教材研究。由于调换工作岗位的概率较低,长期的固定性工作,限制了教师思维的拓展,视野的开阔,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极为不利,从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

1.3 教育理论知识落后,专业指导不足

农村偏远地区,尽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或者政府部门指示,广泛地开展了“国培”等各种教师培训,但是绝大多数只是流于形式,教師追求的只是学分,并不是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而认真学习、反思,没有多大的实效。另外,教师培训需要一定量的资金,特别是一些非网络培训,会需要教师自己承担部分费用,从而影响了教师专业性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师专业技能无法及时完善和提升。

二、改善偏远地区教师专业素养的几点建议

2.1 关注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社会地位

偏远地区的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必须给与教师物质方面的帮助,以此来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生活质量;同时在精神方面理解教师工作,努力为教师创建和谐、良好、信任的氛围,降低教师存在的焦虑感,以此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此外,还需要继续提供更多的资金,以此来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环境。关心教师的业务生活,帮助教师订阅教师感兴趣的杂志;建立和完善教师学习资源,为偏远地区教师提供更加充足、理想的学习平台。对于学校软件和硬件方面,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教育资源。

2.2 加大校本师资培训

通过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性发展。因此,偏远地区需要改变以往的培训模式,针对本校教师提升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合适的培训,可以帮助教师完善和转变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中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以及课堂设计的研究者。通过专业培训,可以丰富和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针对课程知识加深理解,学习到更多的有效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通过培训,还有利于教师拓展自身知识视野,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掌握,提升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

2.3 调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如果教师不具有良好的专业自主意识,一方面会对教师专业地位的提升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还会影响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所以,必须促进偏远乡镇教师专业自主性的提升。当地学校,需要努力为教师创建良好的环境,比如说人事编制、课程教材、授课时数、经费来源等等,以此使教师能够认真来提升自身专业性。

2.4 教师的自身发展

首先,需要教师经常性的总结反思,促进教学创新。反思也就是,教师对于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的分析和审视,以此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偏远地区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学创造性的提升,一方面还可以让教师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品质和境界,感受到教师的存在价值。其次,教师需要找准职业定位,提升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能够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以此实现专业化发展。

三、总结

总而言之,偏远地区乡镇教师,对乡镇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必须对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长时间的坚持不懈给与肯定和赞扬。尽管他们也有自我提高的要求,但是受到种种因素影响,无法满足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性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为偏远地区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和培训机会,以此来提升教师专业性,推动当地教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荃.偏远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9):93-94

[2]叶菁.偏远地区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师,2015(23):122-122

猜你喜欢
偏远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偏远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有效性研究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偏远地区配电网容载比的算法改进模型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偏远地区使用太阳能驱动的平交道口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