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纸人家 千年故事

2017-04-22 07:17林海杨红文
云南画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理手工书写

林海 杨红文

鹤庆白棉纸,因雪白如棉得名。每张纸长、宽各50厘米,薄如蝉翼,韧似锦绫,质软防蛀,吸水性强。不仅是书写用纸,还是抄写经卷、书写契约的好材料。

从前,民间曾有谚语云“安徽宣纸甲天下,鹤庆棉纸誉云南”。鹤庆手工造纸产生于唐朝,据有关史志记载,在元朝的时期,鹤庆的造纸业就遍布境内。到民国初年,有规模的造纸作坊有数十个,年产白棉纸两万斤,土纸三万斤。除供应本地外,还销往丽江、大理等周边地区和印度、缅甸等国家。

1959年大理凤仪北汤天村地藏寺发现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的写本《护国司南抄》以及宋大理时代的写本《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和元代刻本《大华严方广普贤灭罪称赞佛名宝忏》等经籍都是用鹤庆生产的白棉纸。还有丽江纳西族古老的《东巴经》写本和其他一些书籍也是用鹤庆产的白棉纸。2010年,鹤庆手工造纸已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书写用的白棉纸外,鹤庆还有包装专用的“双超”白棉纸,这种纸的厚度约为书写纸的三倍,韧性极强,不易破裂,经久耐用,是普洱茶饼的最佳包装用纸。

要将一张张潮湿的薄如蝉翼的白棉纸从厚厚的纸叠上撕下来,那手指上的感觉确实不好掌握。但那些贴纸女工却动作飞快,转眼就在墙上貼了几溜,真是不能不让人佩服。

在鹤庆龙珠村,我们寻访到一家造白棉纸的作坊。两个大水泥池子旁,六个抄纸工正忙碌着。造白棉纸最主要的材料是速生的构树树皮,将买来的构皮在水池里浸泡六、七天,然后煮制七、八个小时,捞起后加入纯碱漂洗,将黑皮洗去,此时构树皮就变成柔软的白色丝条状。然后用人工捡去其中的杂质和一些细树枝,加入一定比例的木浆,再将其打烂。

将这些原料按比例兑在水里,抄纸工就用竹藤抄纸了。抄纸是最具技巧的一道工序,据说要学一年左右才能抄出一张合格的纸。看着有趣,我便一试身手,抬着竹廉在水里晃弄了半天,也没有抄出一张像样的纸,看来这碗饭不容易吃。每天傍晚,工人要将抄好的白棉纸要用榨纸机将水分榨干,榨纸机是木制的,现在只有造土纸的人家还在用,榨干水分的白棉纸近千张叠在一起,有二十公分左右厚。放到第二天,再由贴纸工将白棉纸一张张贴到墙上晾干,干后再取下的白棉纸就很平整。要将一张张潮湿的薄如蝉翼的白棉纸从厚厚的纸叠上撕下来,那手指上的感觉确实不好掌握。但那些贴纸女工却动作飞快,转眼就在墙上贴了几溜,真是不能不让人佩服。

自东汉蔡伦造出“蔡侯纸”后,经过近两千年的演变,技术和工艺已是今非昔比。鹤庆县龙珠村的手工造纸,却还保留着它的本来面目,讲述着先人的故事。

猜你喜欢
大理手工书写
大理:梦游理想国
大理好风吹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手工剪纸
书写春天的“草”
手工DIY
珍贵的手工面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