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分层次教学的解决方案

2017-04-26 17:10赵萍
科技资讯 2017年6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会计专业高职

赵萍

摘 要:关于分层次教学的利弊,一直存在争议。对于高职会计教育,如何分层次能解决教育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文章从会计专业分层次教学的意义及层次的划分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配套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贡献力量,为该专业学生就业提高竞争力。

关键词:会计专业 分层次教学 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147-02

1 分层次教学缘起

分层次教学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来开展教学、管理,进行差异化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

早在18世纪末,英国就出现了分层次教学的雏形:老师只教授年龄较大的学生,再由其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去教年龄较小的学生。被称为“导生制”[1]。按照年龄和学业成绩分层是分层次教学最早期的探索。19世纪末期,美、德两国也陆续开始推广分层次教学,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比如活动分团制,永久分组制,促进班,速进班等等,分层标准进一步多样化,可按智商、兴趣、发展方向来划分,并且出现了校际分层,校内分层以及班内分层等多种形式。20世纪中后期,分层次教学迎来了最繁荣的阶段,美国有超过八成以上的被调查学校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分层次教学的组织形式。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也开始了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和大范围推广。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投身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验,以上海为出发点,迅速蔓延,到90年代则有大量中小学已经实施了这种教学形式,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行分层次教学的院校并不太多。

2 分层次教学悖论

在分层次教学形式应用发展的100个年头里,始终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声音:赞同和反对。赞同者认为,分层教学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着眼于差异,有针对性地为低能力的学生量身定制了小步速的学习计划,同时为高能力的学生提供了大步速机会,丰富了他们的学习资源,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反对者则认为,分层次教学对于那些低能力的学生则有失公平,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一方面分层会对低能力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他们在比较之下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同样落后的孩子们中间,缺少优秀同伴的榜样和熏陶,他们与高能力孩子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近年来一些研究结论表明:按能力分组不是促进学习的最好途径。也有专家指出取消分层不能保证教学成功,任务的设计和课堂环境的营造才是关键性因素。至此,分层与否,众说不一。

3 高职会计专业分层次教學的意义

3.1 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特殊要求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致使作为高等教育末端层次的高职教育吸纳了多种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学习能力突出、学习志向远大,但高考发挥失常的“本科边缘生”,也有聪明好学,但家境困难,为了及早就业而来的“穷学生”,更有基础薄弱、懒惰散漫、不学无术,只为混文凭的“后进生”。良莠不齐的学生构成直接造成了高职课堂教学及考核的难以开展,讲得太深太多,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讲得太少太浅,学习好的吃不饱。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必然造成部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3.2 会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高职院校的使命是面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对于会计专业来说,输出可以直接上岗就业的会计人才是追求的目标。然而,虽然每个经济组织都需要会计人员,但各组织需要的数量很少,并且不同岗位和行业对会计知识与技能各有侧重。因此,单纯的一个培养标准必然造成大量会计毕业生无法直接就业或者不能专业对口就业,造成供需不匹配。采用分层次教学,将大量会计学生在具备通用会计技能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划分为不同的专攻方向,改善人才供给结构,从而化整为零,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服务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4 层次划分的设计

尽管对分层教学的言论褒贬不一,但笔者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应用,扬长避短,达到教育公平和效率兼顾。

4.1 层次的划分只关乎需求和意愿,无关等级和地位

有关层次的划分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第一,高职教育处于高等学历教育的最底层,尤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职教育吸纳学生的跨度越来越大,而高职教育又以培养动手应用能力为重心,这就使学生在面向未来的思考上必然分成两大阵营:升本或就业。第二,从会计岗位的“宽需求,窄容纳”上来看,各行各业都需要会计,但每个企业对会计的需求数量较少,且需求面不均。因此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意愿将会计教学按岗位需求进行划分,扩大校企合作的接触面与粘合力。第三,额外精英教育训练营。无论哪种形式的分层次教学,都以学生的自愿报名为前提开展,层次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符合不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的规划等差异。将层次教学作为会计专业的亮点和特色进行招生前期的宣传,家长可参与其中,从本质上认识到分层次教学的针对性、适用性、高效性以及精英训练营的激励作用和对校企合作的有效推动,从而有效解除心中的顾虑,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4.2 双向选择,资源匹配

首先,按照需求和意愿进行教学层次的划分,每个层次内部都存在着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存在着学习劲头不足,根据某种其他想法选择而来的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层次与层次之间就不存在明显的优劣差异,教师也可根据个人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偏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层次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跟传统的分班授课没有什么差别。

其次,如果学校开展精英教育训练营,势必是小范围的“特殊教育”,那么受到受教育群体比较狭窄的影响,担任授课任务的教师群体也必然与学生对等,只有少数教师才能担此“大任”,需要通过个人努力与公平竞争来实现。此时会存在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综合学生的意见,教师的意愿、热情、能力,择优而用。大家机会均等,不存在有失公平的问题。

而且,教师被授予精英训练讲师的荣誉,同时也要不遗余力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与之匹配,从而保证教学效率最高,效率与公平兼顾。

第三,在精英教育的师资选择上,也可以考虑共同分工合作。一门课程可按章节内容或课程形式分别由多个老师来教授,教师们组成助学团队,学生们分成钻研小组,师生共同努力,充分扬长避短,保证课程精深适度,效果显著。

4.3 开放式教学模式

分层次教学实施以后,需要逐渐开放各层次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各取所需,自由、充分吸收全部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成长变化与需求,在转换期内调整个人方向,或者以某一方向为主兼顾多个层次的学习与训练。

学校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课堂的开放性。

首先,教学时间、地点和课程的要求开放。学生在保证个人主修层次的学习之外,可以根据自身空余时间来合理安排到哪些班级去进行附加学习,需要做好哪些知识准备和用具准备。学生可制定额外的学习计划。

其次,教学内容和参考书籍公开。建立课程公共平台,每个层次下每个学科的教学课件和参考书目都可以在公共平台下载,或可在校园图书馆查阅,方便学生获取。

第三,授課过程视频化、碎片化、公开化。学生可获得全部课程的教学活动视频,按照授课活动进程在课外自学并且反复演练。碎片化的教学视频方便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开放式的考核内容和考评方式,学生可获取教师的办公地址、手机号、微信号等通讯信息,也可加入层次内部学习交流群、学习互助组织,实现校内资源的完全共享。

经过开放式教学形式的设计,表面上虽然分层教学,但实际上学生可以学习到任何想学的内容,参与全部的学习活动,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5 分层次教学的配套实施方案

5.1 做好组织、制度、管理上的保障

分层次教学是一次超越传统的较大程度上的变革,学校需要从组织、制度、管理上做好规划安排,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以及检验标准。分层前做好宣传和动员,打消学生、家长、教师等的顾虑,科学分配教学资源,制定分层、走班管理条例,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划分,建立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及日常事务管理等制度,确保教学顺利开展。

5.2 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师队伍的培养

分层次教学实施以后,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授课内容短时间内要有大幅度的调整,向纵深发展,因此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除了鼓励教师不断自我学习、充电、进修之外,学校可以聘请资深专家来校集中培训,教师再向下传授,即在学校内部师生之间分层教学,多请院校名家和企业精英一起举办研讨会,创造较多的与名师、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开拓眼界。同时,为了快速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可以大量聘请校外有经验的专家教授、财务主管、会计主管作为校内师资的补充,构建多元化教师团队。

5.3 分层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有了教学层次以后,人才培养目标就会更加明晰。一个层次就是一个小的方向,按层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详细定位不同层次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应形成的职业素养等,明确其就业方向;建设课程体系,保证通识教育、基础知识技能的完整性,同时增加某一专业方向的深度和精度,避免知识重复;制定教学大纲,形成教学计划和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授课形式,突出各层次的需求差异和兴趣差异。基础差的层次放慢速度,边查缺补漏,边循序渐进;能力强的层次布置更多的拔高内容,引领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采用适用的方法来塑造学生、激发学生,用较短的时间实现对专业能力的深度培养与挖掘,从而在会计专业内部实现“差异化”教育,有效提高人才的适用性,疏通拥堵的就业渠道,减轻学生就业时的内部竞争。

5.4 分层次形成诊断性激励机制

以疏代堵,无论对于教师的考评还是对学生的评价,恰到好处的疏导都会胜过层层施加压力。引导教师和学生心甘情愿去做,而不是强迫其必须做。因此,应该将激励机制贯穿在各层次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对教师激励,教师对学生激励。于学生而言,可在层次间设立不同奖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努力钻研的精神,在通识教育方面尤为可用;也可在各层次内部,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励办法,鼓励学生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延展专业深度与广度,在专业教育方面更为实用。另外,科学公正的考评体制也必须做到全员参与,多指标综合,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评价的权威性,让人心服口服。师生共同努力,专业建设自然过硬。

参考文献

[1] 王爱军.分层次教学发展与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1(8):65-66.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会计专业高职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