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教学反思

2017-04-26 22:44何婷
青春岁月 2016年23期
关键词:音乐课教学反思高中

何婷

【摘要】音乐课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上好该门课程,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课后教学反思。师生对于音乐课良好的教与学的态度是本课程的教学保障;从多方面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本课程的教学关键;通过音乐实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本课程的教学核心。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教学反思

如何上好高中音乐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任务。音乐课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我们在每次上课之后都会进行教学反思,如果没有反思,教师的教学就仅仅是一种重复单调的工作,所以教师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一、态度决定一切

在第一节课上端正好对音樂课的学习态度是今后上好音乐课的基础。无论学习什么科目,我们都知道良好认真的态度是是学习的前提,也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老师首先自己要重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很可能会给学生以难忘的印象,会对他们产生无法估量的思想道德教化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音乐教师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自己首先是“教师”,而后才是“音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音乐教师更是如此。音乐教师的审美观首先要符合一个教师的道德审美标准,包括教师的着装打扮、语言行为,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严明的课堂纪律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本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要宽严结合,为学生精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这些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经历过中考的紧张激烈之后,高中的生活对于他们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而在高一的课程安排中有了音乐课,心中不免又有一丝轻松感,大多认为是一个不需要认真学习,可以读书看报写作业的课,这时要端正学习的风气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明确纪律是效率的保证,但同时教师态度又不能过于严厉,强调课堂纪律这一上课的最基本规章制度,在上课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特别是音乐课上不要做和音乐课无关的事情,上任何一门课都应做好相应的学习准备。我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应该静心聆听,尊重作品,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做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在分析作品时我们不光要从感性的角度对作品有最初的认识,还要能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这样我们才能完整的了解作品。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做到人人都能参与其中,才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二、培养兴趣是关键

学生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可能并不需要像其他主科要刻意培养,音乐本身就是最好的兴趣。音乐教师要大胆改革与创新,寻找学生喜欢的内容与形式,不能被教材所束缚。高中音乐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家名曲,学生对这一类作品并不熟悉,他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难以理解这些音乐的创作背景和时代所描绘的时代特征,教师与学生在音乐教学内容上就难以产生共鸣,这时我们利用学生熟知的作品,并且与本课有关的作品导入。

1、借助背景音乐营造和谐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当堂课讲解的内容,选择适当的课前曲,引起学生的注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借助多媒体技术完善、美化、升华音乐这一门艺术课,在增强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效性的同时提升音乐教育独特的感染力。改善传统教学中的枯燥,以文字、图片、影视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为媒介,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将音乐课变得生动化、形象化,将知识网络化、一体化,使学生在现代化的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改变传统高中音乐教学的独立模式为多元化模式。

3、采取范唱和范奏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与教师在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独特的民族风》一课,教师可范唱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带动学生一起说一说,唱一唱还有哪些大家熟悉的少数民族民歌,课上既动脑也动嘴,也是一种音乐实践。

4、才艺展示部分,课上发掘和课后培养,有意识尽量多地为每个学生创设展示的机会,提供展示的舞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每位同学的自身条件,不同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留有一定时间展示,可以是兴趣爱好,也可以是特长,满足其展示的欲望,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对于艺术人才尽可能让他们在音乐会上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5、创设平等、愉快、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更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程明确提出教师应转变角色,不再是知识权威的化身,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

三、培养能力是目的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以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音乐创造。将学习过程分为“欣赏、思考、实践”。欣赏教学不仅可以采用欣赏法,还可以采用诗、文、图画等多种手段促使学生联想与想象。当一个个充满灵性、充满情感、内涵丰富的不同类别的音乐作品在教师有序的教学下融入学生心灵时。音乐的重要性、音乐所触及到的历史、文化、地域特点、社会背景、甚至文学手法、心灵、综合艺术等,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打下烙印,这不是说教式的分析能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的。《亚洲传统音乐》一课中,需要学生对于亚洲区域划分要熟悉,每个地区的音乐都可以和我们国家临近地区的音乐进行联系和比较,例如,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地区的音乐,中亚、西亚和我国新疆地区的音乐,学生不难看出它们在地理,历史进程中的关系,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和其它学科相交集。

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利于人的感知、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学习《沂蒙山小调》就可以感受到劳动人民憨厚朴实的性格,更能了解到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与人民的鱼水情深。通过对民歌的学习,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各地区、各民族、各历史时期的生活特点和生产状态,更有助于塑造个人的心灵和品性,提高学生的品位和格调。学习音乐可以增加文化教育的成果。而这些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运用有极大的帮助。这也充分显示了音乐教育在人的文化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效果的。

上一节音乐课并不难,但是想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却不容易,它离不开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课堂上的精心安排,师生之间的良好配合,和学生之间经常进行信息交流,使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更好地感受音乐的乐趣,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才能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才能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参考文献】

[1] 马 青. 让音乐课插上表演的翅膀——课堂教学案例[J]. 音乐时空: 理论版, 2015,15:167-168.

[2] 马俊燕. 音乐课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03:69-73.

[3] 周晓燕.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课教学中的运用[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108-112.

[4] 梁冬玲. 浅议高中音乐课教学中的乐理教学[J]. 音乐时空, 2015,23:186-187.

[5] 宋万芳. 音乐课教学模式的思考[J]. 文学教育: 下, 2010,10:142-143.

猜你喜欢
音乐课教学反思高中
喜欢的课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