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的绘画培养

2017-04-29 12:23罗穗英
好日子(下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儿童画涂鸦创造力

罗穗英

摘 要:《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美育启发和人格塑造是儿童美术教育伊始阶段,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儿童美术教育的方向直接对孩子心理世界的形成、价值判断的确立、行为模式的养成产生较为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目前我们的幼儿美术教育缺少应有的开放性,未能充分保护并培养幼儿的创造潜能,反而呈现出一种封闭式、循环式且与其年龄不融洽的固定教育模式,大大抹煞了幼儿应有的创造力。因此,尊重并启发学前儿童创造力、遵循学前儿童情感发育的规律,引领幼儿步上开放、递进、自然的艺术道路上来;让更多的儿童艺术作品更好的展现这一时代的本真天性,实现学前儿童艺术所特有的价值。

儿童画是艺术,孩子们是天生的艺术家,儿童绘画是一种能动的自主性活动,幼儿绘画决非只是单一地乱涂乱画,更主要的潜移默化中开发了智力,激发了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知识不等于智力,重要的应是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我们要从小培养儿童的各种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等。绘画与培养这几种能力的关系都很密切。在绘画中,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记忆、比较,发 展 认知 能力,通过分析、概括、取舍发展思维能力;通过联想、虚构发展创造能力。

21 世纪是一个创新教育的时代、培养创新精神,造就创新人才,提升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已是时代发展的紧迫要求,在艺术审美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教幼儿会画画,更要用艺术的观念去引导幼儿如何表达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不同看法。首先,通过美术教育活动使幼儿的感知情感体验得到激发,其次,美术活动为幼儿更好地表达和宣泄情绪情感提供了有效地途径。幼儿的造型表现是从其内心的需要出发,通过色彩、形态等造型语言来进行表现,并将这种表现传达给观众的一种活动。观众的欣赏和赞许反馈给幼儿,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儿童对自我表现的信心、喜悦、骄傲等良好的情绪体验。反之,就会令幼儿感到自卑,难过,产生不及他人的挫败感。

学前期是人生中,创造性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创造性思维应从学前期开始抓起,尤其应从幼儿抓起,从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抓起。

儿童绘画具有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组织特性,它的可塑性强,并具有接受指导的可控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活动发挥教育的指导功能,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更有效地发挥,使绘画成为幼儿表达自我,宣泄情感的手段,给幼儿带去身心的愉悦和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促进幼儿心智和情感的发展。

一、幼儿绘画的阶段性特征

(一)涂鸦阶段

幼儿在约一岁半时期,喜欢拿到什么都会信手乱涂,“涂鸦”一词的意思是:没有预期的目的,并不企图再现什么,从中得到的只是运动兴奋所带来的快感。这种快感无论使用何种物质、涂在任何地方、涂成什么样子,都能得到。从运动兴奋所得的快感,与创作活动中的美感不能等同。一般说来,没有预期目的之涂鸦,它还不能算是绘画。

在这一阶段,如果幼儿的兴趣得到成人的鼓勵与理解,他们的行为得到正确的引导和规范,既可以保护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又可以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二)图式表现

幼儿绘画水平的高低,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别。就一般情况而言,和心理发育、知识增长是同步的。四岁以后图式表现逐渐成为主要的手段,幼儿对线条,色彩的认识和把握,也体现了幼儿的绘画能力的高低。这时的幼儿绘画作品,色彩比较单一,色调多以暖色为主,缺少层次。线条比较夸张,构图要么大到铺满整个画面,要么小到画面一角。

这一阶段,老师最重要的是丰富幼儿的想象,欣赏一些优秀的作品,鼓励幼儿的大胆创作。

(三)写实阶段

5-6岁时期的幼儿,随着年龄增长,对周围事物和环境的不断接触,对各方面信息不断接受,直接影响着他们潜能的开发。这时候绘画的象征性符号表现得更形象、更细致、更生动了。

什么才是好的儿童画作品呢?画得不一定像,但能反映孩子生活当中的感受或者体验,这样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往往是漫不经心或者是一边画一边手舞足蹈、喋喋不休的。孩子看起来不认真、不仔细,但其实这个时候是他画画的最佳状态,他已经走入自己的境界了。孩子画画会凭着满腔的热情去创作,他不会按照我们所讲的画得像不像的这种画法和画理去创作。这种无规则、无技巧、只想着玩的画,才是真正的儿童画。

对孩子来说,没有画法的方法其实是最好的方法,没有技巧要求的技巧反倒是最好的技巧,不留痕迹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猜你喜欢
儿童画涂鸦创造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意涂鸦
创意涂鸦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儿童画作品展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涂鸦等
奇妙光涂鸦
《儿童画为什么不能追求画得太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