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中的音乐分析

2017-04-29 12:23郭振将
好日子(下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审美音乐

摘 要: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音乐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音色是不具有形象的,也不具有语义,因此相比于其他的音乐表现手段来说不嫩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音色也是中音乐表演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仍然具有它独特的规律和意义。本文就从结合声乐专业以音乐审美的角度简单分析了音色问题。

关键词:音乐;审美;音色分析

音色即就是音质、音品,是发声体在振动的过程中由于不同频率、不同波形、以及泛音的数量和结构等特质组成的。音色,虽然仅仅是一种音乐特性和色彩的体现,但当他参与整体的音乐律动时,展现出的色彩就具有了明显的审美价值。音乐审美必须要在音色的领域更加完善,将创作、表演、欣赏等进行更加全面思考。

一、音色审美过程中的心理基础

作为音乐审美过程中的主题,分析者必须要通过对音乐的音色感受进行联想、想象和记忆、理解等等一系列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享受,也能够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分析,因此,心理活动对于音乐的鉴赏和分析,具有更加直接也更加具体的意义。音色中最为重要的要素都通过听觉传播到人们耳中,人然后再经过大脑的分析便产生了判断,这种判断不单单是对于月色特征的反应,同时也能够联系到赏析者对于发音物体的辨别,但是这种判断只是建立在先天的生理功能和后天生活 经验的积累之上,要想更加专业 评审音色,必须要具备以下两种心理素质。首先,必须要具备准确的音色听便能力,在聆听的过程中,对于各种声乐乐器的特点等因素,必须要通过听觉等其他的思维活动进行辨别,如果能够分辨出来哪些是乐器发生的,分辨出发生者的性别所唱声部、音乐类型等等,甚至是能够具体到是哪一位歌者这种心理素质的基础是将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与生理机制结合在一起的,能够更加客观的评判出音色。第二点是要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其他的音乐要素评价音色,如旋律、节奏、声调、曲式等等,参照以往的生活经验正确的选择组合进行判断的侧重点,通过想象,把音色转化为情感感让音乐释放出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例如,在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中,有许多木管乐器的使用,这能够帮助乐曲更好的展现主体,长笛在其中描写夜莺的鸣叫,单簧管模仿杜鹃、双簧管描绘鹑鸟 的鸣叫,将田园风光描绘的淋漓尽致。若是能将这些分析出来,自然会感悟到不一样的音色。

二、音色审美过程中的自然文化

在传统的文化自然观、哲学观中,都讲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之间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因此在许多乐器制作材料的选择过程中,与西方有所不同,我国材料一般选择生长在我们身边的竹子、芦苇等天然材料上,从西周时期,就有记载,对于乐器的“八音”分类中,除去“金”之外,其他的材料如石、土、丝、木、竹等材料都属于自然材料。天然材料的使用就意味着人类对于这些自然物品属性的保留和尊重,这些材料自身都带有着十分多样的独特性。例如,在二胡、板胡等胡琴类的乐器制作过程中,选用的材料大部分为红木、紫檀木、竹等,选择不同的天然燃材料能够直接决定乐器之间的音色差别。二胡主要描绘南国温婉缠绵的风情,京胡描绘的是北方高昂的激情。而西方国家常用提琴中的大提琴、小提琴以及低音、被低音提起,他们都选择了同样的材料,在音色方面,他们的材质并没有很大的本质性差异。而他们之间低音、高音、明亮、浑厚的差异主要来至于提琴的大小不同,即共鸣箱的大小不同。在音色赏析的过程中,不能忘记自然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

三、声乐演唱中的审美心理过程分析

(一)声乐演唱中审美心理以审美感知为基础

审美感知是当主体的听觉、视觉等神经系统受到刺激,会对其进行认知加工,而形成对刺激事物的整体知觉印象。声乐演唱者在演唱音乐作品时的表现力与审美个体的情绪体验之间互相作用,会产生一种同构感应,这就是声乐演唱者的审美感知。审美感知具有主观情感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感知结果也会因人而异。声乐作品首先以乐谱的形式展现于演唱者的视觉之中,演唱者将自身的音乐乐器的结构、自身情感相结合,头脑中形成对于作品的审美属性的形象,并通过专业的演唱技巧,是声乐演唱的二度艺术加工过程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更富有感情化。知觉、感觉伴随着审美活动产生,并对审美进行塑造,从而形成新的审美体验。

(二)声乐演唱中审美想象辅助审美心理的开展

审美想象是音乐审美的较为高级的阶段,经过审美主体的加工创造会形成新的审美形象,并升华到对美感的体验。审美想象离不开创造力,丰富的创造力会提升审美想象的高度。演唱者通过审美想象,可以将艺术形象进行重新整合,挖掘出更多具有审美价值的东西,从而把审美对象表现的更鲜活、更生动、更具有生命力,使作品表演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听众的审美体验也会更加强烈。

(三)审美理解提升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

审美理解是审美心理的第三个要素,审美理解是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发挥丰富的审美想象,审美主体对客体的内涵及象征意义等内部联系形成的理性认识,是一种更高级的审美心理活动。审美理解的程度决定着人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将单纯的艺术欣赏上升到更高级别的审美活动,对人在声乐演唱中的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进一步的激发声乐演唱者和聆听真的审美想象。

(四)音乐审美心理的高级体验是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人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所最求的一种高级心理体验,是人对音乐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审美客体是否符合自己对美的需要,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这种体验就是审美情感,意思是及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的态度及体验是怎样的。成功的声乐演唱,是演唱者对抽象的音响符号组成的音乐作品的形象化阐释,向听众传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演唱者演唱时的感情流露也是与作品之间产生共鸣时的体现,这种共鸣,需要演唱者在感情上对乐曲的音响符号的抽象概括和乐曲阐释之间进行调节,产生更强烈的情感体验,引发更深刻的审美性。所以,审美情感是在审美感知、想象和理解的一系列作用下产生的更高级别,更具有主体差异的心理审美享受。

总之,音色分析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活动,我们必须要清晰的意识到,音色虽然只是参与影响运动的要素之一,但是却不能单一的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创作者在表演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运用基本的审美法则,协同其他的音乐手段,演奏出更加有没得音乐篇章。

参考文献

[1]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研究﹣“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导论》[J],音乐学,2016,03:170-171.

[2]刘晓楠《王建中钢琴改编曲中的器乐模仿和演奏特色研究-以<梅花三弄>和<百鸟朝凤>为例》,[J],音乐与舞蹈学,2016,17:8-9.

[3]张宇《聲乐作品演唱过程中的审美想象及情感表达探析》,[J],黄河之声,2016,20:109.

[4]张元军《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审美想象与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5,02:155-156.

[5]覃越《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课堂素质的探析》,[J],黄河之声,2013(1).

[6]杨敬娟《浅析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6(5).

作者简介:

郭振将,1991—,山东泰安人,聊城大学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审美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